正在加载图片...
将上述两个内力分量引起的应力分布叠加,便得到由荷载引起的链环直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 如图3-10e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横截面上的A、B二处分别承受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其值分别为 xm=1(Fx)+oxm(M2)=7.07+70.7=778MPa xm=(Fx)-0xm(Mz2)=707-70.7=-636MPa 2.计算中性轴到形心之间的距离 令FNx和M2引起的正应力之和为零,即 FM M(yo 0 A 其中,yo为中性轴到形心的距离(图3-1le)。于是,由上式解得 Fx24×800×md =0.6×10-3m=0.6mm M.A64×12×103ml 本题解题过程:先计算杆件的内力,然后针对各个基本变形计算杆件对应的应力,最后利用叠加原 理计算某点的应力值。利用中性轴上正应力为零,以确定中性轴的位置。 例题32图3-11a所示矩形截面梁截面宽度b=90mm,高度h=l80mmo梁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 分别受有水平力FP1和铅垂力FP。若已知Fp1=800N,FP=1650N,=1m,试求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并 指出其作用位置。 M (a) (b) 解:1.为求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必须分析FP1和FP2所产生的弯矩在何处取最大值。不难看出, 两个力均在固定端处产生最大弯矩,其作用方向如图3-1b所示。其中Mm由FP1引起,Mm由Fp2引 起,计算最大弯矩 Yax 2FD1×l ×800×1=-1600Nm M.m=-F2×l=1650×1=-1650Nm 2.计算最大拉、压应力 对于矩形截面,Mmx作用下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发生在AD边和CB边:在Mmax作用下, 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发生在AC边和BD边。在图3-11b中,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作用点分 别用"+"和”-”表示。于是 点A11 将上述两个内力分量引起的应力分布叠加,便得到由荷载引起的链环直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 如图 3-10e 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横截面上的 A、B 二处分别承受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其值分别为 x max = x (FNx ) + x max (M Z ) = 7.07 + 70.7 = 77.8MPa +    x max = x (FNx ) − x max (M Z ) = 7.07 − 70.7 = −63.6MPa −    2. 计算中性轴到形心之间的距离 令 FNx 和 Mz引起的正应力之和为零,即 0 ( ) 0 = − = + z Nx z x I M y A F  其中,y0 为中性轴到形心的距离(图 3-11e)。于是,由上式解得 m d d M A F I y z Nx z 3 3 2 4 0 0.6 10 64 12 10 4 800 − =      = =   =0.6mm 本题解题过程:先计算杆件的内力,然后针对各个基本变形计算杆件对应的应力,最后利用叠加原 理计算某点的应力值。利用中性轴上正应力为零,以确定中性轴的位置。 例题 3-2 图 3-11a 所示矩形截面梁,截面宽度 b=90mm,高度 h=180mmo 梁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 分别受有水平力 FP1 和铅垂力 FP2。若已知 FP1=800N,FP2=1650N,l=1m,试求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并 指出其作用位置。 解:1. 为求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必须分析 FP1 和 FP2 所产生的弯矩在何处取最大值。不难看出, 两个力均在固定端处产生最大弯矩,其作用方向如图 3-11b 所示。其中 My max 由 FP1 引起,Mz max 由 Fp2 引 起,计算最大弯矩 M y max = −2FP1 l = −28001 = −1600Nm M z max = −FP2 l =16501 = −1650Nm 2. 计算最大拉、压应力 对于矩形截面,My max 作用下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发生在 AD 边和 CB 边;在 Mz max 作用下, 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发生在 AC 边和 BD 边。在图 3-11b 中,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作用点分 别用"+"和"-"表示。于是 点 A: 图 3-11 (a) (b)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