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98 第二部分底层物理网络 China-pub.com 载 超过100米。 100Base-FX的标准电缆类型是内径为62.5um、外经为125um的多模光缆。光缆仅需一对光 纤:一路用于发送,一路用于接收。100Base-FX可将站点与服务器的最大距离增加到185米,服 务器和工作站之间(无集线器)的最大距离增加到约400米:而使用单模光纤时可达2公里。表 6-3给出了快速以太网3种不同的物理层标准。 表6-3快谏以太网3种物理层标准 100Base-TX 100Base-FX 100Base-T4 支持全双工 是 否 电缕对数 两对双鲛线 一对光纤 四对双纹线 电缆类型 UTP Cat 5.STP Type1 多模/单模光纤 UTPCat3 最大距离 100m 200m,2km 100m 接口类型 RJ.45或DB9 MIC.ST.SC RJ-45 快速以太网集线器的工作方式类似于802.3集线器。它的所有端口也构成一个冲突域,在某 一时刻只有一个站点可以发送数据。快速以太网支持Class I和ClassⅡ两种类型的集线器。Class 1集线器延时比较大,该种类型的集线器首先将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再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往其他端口。ClassI集线器支持各种介质类型的端口,但一个冲突域 只能配置一个Class I集线器。ClassⅡ集线器的延时比Class I集线器小,它可直接转发电信号。 ClassⅡ集线器只能支持100Base-T类型的端口,一个冲突域只能配置两个ClassⅡ集线器。 快速以太网也可以使用交换式集线器,即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它的工作原理也类似于802.3 交换机,在此不再讨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的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均可同时支持I0Mbps和1 00Mbpsf的端口。这 是由于交换机一般都有缓冲存储器,可以在不同速率的端口之间进行速率匹配。 6.3千兆位以太网 千兆位以太网是近期推出的高速局域网技术,以适应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它在局域网 组网技术上与ATM形成竞争格局。千兆位以太网是EEE802.3以太网标准的扩展,编号为802.3z, 其数据传输率为1000Mbps(即1Gbps,因此也称吉比特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基本保留了原以 太网MAC层CSMA/CD协议,但它对CSMA/CD协议进行了一些改动,增加了一些新的特性。为 节省标准制定时间,千兆位以太网的物理层没有重新设计新协议,而是“嫁接”了ANSIX3T11 的光纤通道(Fiber Channel,FC)的物理层协议(FC标准中关于物理介质和接口的FC-O和关于 编码解码的FC-1这两部分)。传输介质可以采用:①阻抗为150欧姆的屏蔽双绞线(STP),其标 准为1000Base-CX,传输距离为25m;②5类非屏蔽双绞线,其标准为1000Base-T,传输距离为 100m;③使用短波长光源的1000Base-SX标准,该物理层标准支持62.5um和s0um两种直径的多 模光纤,传输距离分别为440m和550m;④使用长波长光源的1000Base-LX标准,该物理层标准 支持62.5μm和50μm两种直径的多模光纤和直径为5um的单模光纤,传输距离分别为250m 550m和3km。表6-4给出了千兆位以太网传输介质与距离的关系。超过1 0 0米。 1 0 0 B a s e - F X的标准电缆类型是内径为 6 2 . 5 µ m 、外经为1 2 5 µ m 的多模光缆。光缆仅需一对光 纤:一路用于发送,一路用于接收。 1 0 0 B a s e - F X可将站点与服务器的最大距离增加到 1 8 5米,服 务器和工作站之间(无集线器)的最大距离增加到约 4 0 0米;而使用单模光纤时可达 2公里。表 6 - 3给出了快速以太网3种不同的物理层标准。 表6-3 快速以太网3种物理层标准 1 0 0 B a s e - T X 1 0 0 B a s e - F X 1 0 0 B a s e - T 4 支持全双工 是 是 否 电缆对数 两对双绞线 一对光纤 四对双绞线 电缆类型 UTP Cat 5,STP Type 1 多模/单模光纤 UTP Cat 3 最大距离 1 0 0 m 2 0 0 m,2 k m 1 0 0 m 接口类型 R J - 4 5或D B 9 M I C,S T,S C R J - 4 5 快速以太网集线器的工作方式类似于 8 0 2 . 3集线器。它的所有端口也构成一个冲突域,在某 一时刻只有一个站点可以发送数据。快速以太网支持 Class I和Class II两种类型的集线器。C l a s s I集线器延时比较大,该种类型的集线器首先将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再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往其他端口。 Class I集线器支持各种介质类型的端口,但一个冲突域 只能配置一个 Class I集线器。Class II集线器的延时比 Class I集线器小,它可直接转发电信号。 Class II集线器只能支持1 0 0 B a s e - T类型的端口,一个冲突域只能配置两个 Class II集线器。 快速以太网也可以使用交换式集线器,即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它的工作原理也类似于 8 0 2 . 3 交换机,在此不再讨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的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均可同时支持 1 0 M b p s和1 0 0 M b p s的端口。这 是由于交换机一般都有缓冲存储器,可以在不同速率的端口之间进行速率匹配。 6.3 千兆位以太网 千兆位以太网是近期推出的高速局域网技术,以适应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它在局域网 组网技术上与AT M形成竞争格局。千兆位以太网是 I E E E 8 0 2 . 3以太网标准的扩展,编号为8 0 2 . 3 z, 其数据传输率为1 0 0 0 M b p s(即1 G b p s,因此也称吉比特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基本保留了原以 太网M A C层C S M A / C D协议,但它对C S M A / C D协议进行了一些改动,增加了一些新的特性。为 节省标准制定时间,千兆位以太网的物理层没有重新设计新协议,而是“嫁接”了 ANSI X3T11 的光纤通道(Fiber Channel,F C)的物理层协议(F C标准中关于物理介质和接口的 F C - 0和关于 编码解码的F C - 1这两部分)。传输介质可以采用:①阻抗为 1 5 0欧姆的屏蔽双绞线( S T P),其标 准为1 0 0 0 B a s e - C X,传输距离为2 5 m;②5类非屏蔽双绞线,其标准为 1 0 0 0 B a s e - T,传输距离为 1 0 0 m;③使用短波长光源的 1 0 0 0 B a s e - S X标准,该物理层标准支持 6 2 . 5 µ m 和5 0 µ m 两种直径的多 模光纤,传输距离分别为 4 4 0 m和5 5 0 m;④使用长波长光源的 1 0 0 0 B a s e - L X标准,该物理层标准 支持6 2 . 5 µ m 和5 0 µ m 两种直径的多模光纤和直径为 5 µ m 的单模光纤,传输距离分别为 2 5 0 m、 5 5 0 m和3 k m。表6 - 4给出了千兆位以太网传输介质与距离的关系。 98第第第二部分第底层物理网络 下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