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64近代中驾的中外葡资典肆题 命時的財瓶疗165 and Disposal of the Maritime and Native Customs Revenue since the Revolution 安格聯之後的代理總稅務司易執士(Arthur Edwards),更進一步命合華 of 1911:With an Account of the Loan Services Administered by the Inspector 籍幫辦陶樂均翻譯此書,而箱成《民國以來關稅紀實》(上海:總稅務司署 General of Customs(上海:總稅務司署統造冊處,1925)· 造冊處,1927年10月),易之序文中指出: 魏爾特時任安格聯之總司錄事司(Personal Secretary),>1925年11月 此音英文初版·為海盟總暑最音之一·原保非费品·於民国十四年之秋刊 14日,就是關稅自主會議的開幕後三遇,完成此書。安格聯在前言中說到: 成…後圆年除,原斋增订既竟,重付剞同?於本年春初出版·而二五附加 「對我而言,我想要在此付藷文字,也篇將來存證,將中國政府批准給我的 税爲華府會暖所规定者·南方各埠中大半通於是時阴始微放·奥論遵集中 存放權·以從事保管以海關稅收做爲抵押的國際和國家的債務款項。」此 於與隔税有隔之各問题,本暑因將是言笑文增订本公游天下,以便潜心中 時,這本書只是並未公開,只是留耠海關內部参考使用。18然而一年多後, 国隔税者之研求务。 北伐軍一路攻占武漢,南北再度分裂。1911年海關結餘恐爵革命黨截留的間 雷此音英文初版较青之際,本暑即授將全音泽漢·務期正难·以應一般人 題再度發生,而且此時問題更最重,因爲海硼結餘已在存放在安格聯名下的 士之需要·颜有稽柜原因,未克早日出言·乃某教種报纸及脖站已我有是 各地外國銀行中,如果國民黨想要截留,必須向外國银行開刀,若國民黨旗 音泽文·察其内容,或断章取表·而刷萌殊多未营,或率泽全文而谬误不 向外國銀行開刀,不僅海霸結餘不足以支付外債和赔款,此舉势必造成中國 堪辛请,盖隔税問题·覆膜已基,而位赔各款又皆帝有票門性贸,殊非局 的外債信用完全崩潰。所以1927年1月,安格聯南下和武漢國民政府的代理 外人所易了解也。代理總税務司藏恐正式泽本不早出版则世人將爲私人泽 外交部長陳友仁交涉,因眦犯了北洋政府大忌,於1月底,安格聯被免職已 本所婆,或致永墮五里霉中,放急將泽稿分卷付刊,陸赞發售,以蔬最者 無法挽回。20所以安格聯决定將此書出版,21並在其被免職的前一日(1927年 先悉屑快之望。 1月31日),在前言中說到:「我本來只想把這本書當成機密参考用…但是 代理德税務司甚願中華全国智藏階级於此音出版後·咸能晚然於国内盟税 在近來不同事件亟膊變而海關也牵涉其中,因此我决定以特藏模式重新出 之微收情形及其用途也。” 版此書並公諸於世·」 到底易氏所說之「断章取義」及「謬誤不堪卒證」是否焉旗呢?若以 18此書未在市面上流通+藏於上海市福常,金卷范:Q275-1-2811。 19 Chihyun Chang,Government.Natonalism,and Imperialism in China:The Marinme Customs (現代評論》之(關税會議特别增刊〉(以下简稱(增刊〉)中的文章,即可得 Service and its Chinese Saf,London:Routledge,2012,pp.75-77. 知·易氏的批部,可說相當中肯,因僞當時「中華全國智藏陪級」確實不瞭 20安格兽的免藏案,见Chihyun Chang,Government,Nationalism,and Imperialism in China, 75,79·及唐洛幸,《北泽政府时期海阳總税務可安格聘之初步研完》,《中研院近代史 研克所集刊》,期24(下)(1995.06),页573-601·Eugene Byrne,.“The Dismissal of Sir Francis Aglen as Inspector of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1927,Leeds East Asia 22易机士之序文+《民图以桑固税纪赏》·《民图以来阳税起赏》分卷1卷2·卷1属原書的第 Pape30(1995,pp.1-48? 一章和第二章,收入張妍、源燕京蜗,《民因史料荒刊》(郎州:大象出版社,2009)之 2l此言在1966年被New York:Paragon Book Gallery再版。 第410母,但是逆未有卷2?164 近代中國的中外衝突與肆應 革命時期的財政秩序 165 and Disposal of the Maritime and Native Customs Revenue since the Revolution of 1911: With an Account of the Loan Services Administered by the Inspector General of Customs (上海:總稅務司署統造冊處,1925)。 魏爾特時任安格聯之總司錄事司(Personal Secretary),於1925年11月 14日,就是關稅自主會議的開幕後三週,完成此書。安格聯在前言中說到: 「對我而言,我想要在此付諸文字,也為將來存證,將中國政府批准給我的 存放權,以從事保管以海關稅收做為抵押的國際和國家的債務款項。」此 時,這本書只是並未公開,只是留給海關內部參考使用。18然而一年多後, 北伐軍一路攻占武漢,南北再度分裂。1911年海關結餘恐為革命黨截留的問 題再度發生,而且此時問題更嚴重,因為海關結餘已在存放在安格聯名下的 各地外國銀行中,如果國民黨想要截留,必須向外國銀行開刀,若國民黨真 向外國銀行開刀,不僅海關結餘不足以支付外債和賠款,此舉勢必造成中國 的外債信用完全崩潰。所以1927年1月,安格聯南下和武漢國民政府的代理 外交部長陳友仁交涉,19因此犯了北洋政府大忌,於1月底,安格聯被免職已 無法挽回。20所以安格聯決定將此書出版,21並在其被免職的前一日(1927年 1月31日),在前言中說到:「我本來只想把這本書當成機密參考用……但是 在近來不同事件亟劇轉變而海關也牽涉其中,因此我決定以特藏模式重新出 版此書並公諸於世。」 18 此書未在市面上流通,藏於上海市檔館,案卷號:Q275-1-2811。 19 Chihyun Chang, Government, Nationalism, and Imperialism in China: 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its Chinese Staff , London: Routledge, 2012, pp. 75-77. 20 安格聯的免職案,見Chihyun Chang, Government, Nationalism, and Imperialism in China, 75-79,及唐啟華,〈北洋政府時期海關總稅務司安格聯之初步研究〉,《中研院近代史 研究所集刊》,期24(下)(1995.06),頁573-601。Eugene Byrne, “The Dismissal of Sir Francis Aglen as Inspector of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1927,”Leeds East Asia Paper, 30 (1995), pp. 1-48。 21 此書在1966年被New York: Paragon Book Gallery再版。 安格聯之後的代理總稅務司易紈士(Arthur Edwards),更進一步命令華 籍幫辦陶樂均翻譯此書,而編成《民國以來關稅紀實》(上海:總稅務司署 造冊處,1927年10月),易之序文中指出: 此書英文初版,為海關總署叢書之一,原係非賣品,於民國十四年之秋刊 成…後閱年餘,原書增訂既竟,重付剞劂。於本年春初出版,而二五附加 稅為華府會議所規定者,南方各埠中大半適於是時開始徵收,輿論遂集中 於與關稅有關之各問題,本署因將是書英文增訂本公諸天下,以便潛心中 國關稅者之研求焉。 當此書英文初版殺青之際,本署即擬將全書譯漢,務期正確,以應一般人 士之需要,顧有種種原因,未克早日出書,乃某數種報紙及雜誌已載有是 書譯文,察其內容,或斷章取義,而刪節殊多未當,或率譯全文而謬誤不 堪卒讀,蓋關稅問題,複雜已甚,而債賠各款又皆帶有專門性質,殊非局 外人所易了解也。代理總稅務司誠恐正式譯本不早出版則世人將為私人譯 本所誤,或致永墮五里霧中,故急將譯稿分卷付刊,陸續發售,以議議者 先覩為快之望。 代理總稅務司甚願中華全國智識階級於此書出版後,咸能曉然於國內關稅 之徵收情形及其用途也。22 到底易氏所說之「斷章取義」及「謬誤不堪卒讀」是否為真呢?若以 《現代評論》之〈關稅會議特別增刊〉(以下簡稱〈增刊〉)中的文章,即可得 知,易氏的批評,可說相當中肯,因為當時「中華全國智識階級」確實不瞭 22 易紈士之序文,《民國以來關稅紀實》。《民國以來關稅紀實》分卷1卷2,卷1為原書的第 一章和第二章,收入張妍、孫燕京編,《民國史料叢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之 第410冊,但是並未有卷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