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重症监护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重症监护治疗病房(oυ)的设置与管理:掌握重症监护各技术的适应证、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为监测病 人做好心里护理及有创监测病人的术后护理。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ICU的设置与管理 识记 1.ICU模式及规模。 2.ICU的基本功能、服务对象 (二)心电监护 1.心电监护的概念及适应证。 2.心电监护仪的连接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3.心电监护监测要点 4.常见心电危象的识别与处理 1.心电监护的意义。 2.模拟导联心电图的形成原理。 3.心电监护仪的报警设置和故障处理。 简单应用 能正确使用监护仪并及时预报危象的发生。 (三)血流动力学监测 识记 1.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范畴 2.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适应证。 3.心率监测、血压监测、心输出量测定及漂浮导管的临床意义。 4.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概念及适应证 5.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压法的概念及优点 6.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 7.漂浮导管的适应证。 8.中心静脉压监测和漂浮导管应用的并发症及其管理。 1.影响血压的因素。 2.中心静脉压的组成成分 3.漂浮导管应用的基本原理 4.有创的温度稀释法测定心排出量的原理 5.漂浮导管的监测方法。 简单应用 能对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进行正确有效的管理。 (四)呼吸监测 1.呼吸功能监测的主要指标及其途径 2.肺容量的常用监测指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3.肺通气功能的常用监测指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4.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 5.呼气末CO2监测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 1.常见的异常呼吸类型。 2.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原理及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3.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的原理 4.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在呼吸监测中的作用及其管理 简单应用 能对床旁呼吸监测设备实施正确的管理。 (五)脑功能监测 识记 1.正常人平卧时颅内压的正常值 2.颅内压监测的适应证 3.颅内压监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影响颅内压的各种因素。 简单应用 能正确管理颅内压监测系统 (六)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识记 1.血液气体分析各项参数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抽取动脉血气的途径、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液气体分析各项参数测定的原理 能为单纯型酸碱失衡、复合型酸碱失衡的病人做出正确判断 三、教学方法重症监护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的设置与管理;掌握重症监护各技术的适应证、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为监测病 人做好心里护理及有创监测病人的术后护理。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一)ICU的设置与管理 识记: 1.ICU模式及规模。 2.ICU的基本功能、服务对象。 (二)心电监护 识记 1.心电监护的概念及适应证。 2.心电监护仪的连接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3.心电监护监测要点。 4.常见心电危象的识别与处理。 领会: 1.心电监护的意义。 2.模拟导联心电图的形成原理。 3.心电监护仪的报警设置和故障处理。 简单应用 能正确使用监护仪并及时预报危象的发生。 (三)血流动力学监测 识记: 1.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范畴。 2.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适应证。 3.心率监测、血压监测、心输出量测定及漂浮导管的临床意义。 4.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概念及适应证。 5.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压法的概念及优点。 6.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 7.漂浮导管的适应证。 8.中心静脉压监测和漂浮导管应用的并发症及其管理。 领会: 1.影响血压的因素。 2.中心静脉压的组成成分。 3.漂浮导管应用的基本原理。 4.有创的温度稀释法测定心排出量的原理。 5.漂浮导管的监测方法。 简单应用: 能对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进行正确有效的管理。 (四)呼吸监测 识记: 1.呼吸功能监测的主要指标及其途径。 2.肺容量的常用监测指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3.肺通气功能的常用监测指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4.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 5.呼气末CO2监测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 领会: 1.常见的异常呼吸类型。 2.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原理及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3.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的原理。 4.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在呼吸监测中的作用及其管理。 简单应用: 能对床旁呼吸监测设备实施正确的管理。 (五)脑功能监测 识记: 1.正常人平卧时颅内压的正常值。 2.颅内压监测的适应证。 3.颅内压监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领会: 影响颅内压的各种因素。 简单应用: 能正确管理颅内压监测系统。 (六)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识记: 1.血液气体分析各项参数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抽取动脉血气的途径、方法及注意事项。 领会: 血液气体分析各项参数测定的原理。 简单应用: 能为单纯型酸碱失衡、复合型酸碱失衡的病人做出正确判断。 三、教学方法 讲授。 急救 基本 作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