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根据地(解放区)农村社区,实行的文化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斯民主主义文化是发展以共产主义 思想为指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就是它必须反对 帝国主义的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并应有自己的民族形式。所谓科学的,就是它必须 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谜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际一致。所谓大众 的,就是它应为全民族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动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三、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征 自进入季节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里,中国的农业因性质并没有改变,农村的社会 经济结构从总体上说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见一斑。 (一)地权高度集中且经营极为分散 以封建地主占有为核心的士地制度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基础,这个土地制度的具体形式虽然随 历代封建王朝的更迭而几经变化,但作为一种根本制度到近代中国仍未改变。就是在辛亥革命后, 封建土地制度仍在沿袭,所不同的是大量国有土地(如屯田、垦田、职分田、荒田等)落人地主、官 僚、军阀以及富农手中,土地集中更为明显。到20世纪40年代,全国土地占有的一般情况是:占衣 村户数5%左右的地主占有耕地40%~50%以上;占农村户数3%一5%的富农占有耕地15% 20%;而占农村户数90%的贫农、雇农、中农等总共仅占有耕地的20%~40%。①与此同时,发展 土地经营却极为分散。据黄宗智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尽管华北平原地区的经营农场水平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但家庭式农场即租种小块土地的小农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耕地面积的84%~90%仍属 小规模家庭式农场。①土地使用分散,不能形成农业生产规模,使劳动者的耗费多、产出少,而且 拥有土地的地主和富农通过碎分土地,以弹性地租对农民进行苛刻盘剥,地租率一般达50%,甚至 高达80%以上。农业生产的大多数收益都转化为地租,农民所得的份额很小,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甚至连温饱也很难达到,没有能力对农业进行投资,因而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土地条件越来越 坏。 (二)自然经济的解体很不充分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自然经济结构,核心是小农经济为 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也就是男耕女织的结合。由于生产力发展迟缓,这种自然经济结构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特别牢固,家庭手工业始终没有摆脱农业副业的性质,其生产过程也没有 与农业相脱离。农民习惯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不仅追求着自耕自食,也在小农经济范围内追求着 自纺、自织、自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破坏农村自然经济的同时,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 展。但是,中国农村自然经济解体很不充分,封建主义在农村继续居于优势地位,特别是小块土地 经营的继续存在,使日益贫困的农民仍能进行着以自给性为主的生产,从而顽强地抵抗着商品经济 的侵蚀。 (三)宗法血缘体系在广大农村并未解体 在中国封建社会,家庭是最为密切的血缘群体,家族(或宗族)是扩大了的家庭、制度化了的血缘 关系。因此,传统农村社会结构是围绕家族或宗族展开和组织起来的,人伦和血缘制度也就成为农根据地(解放区)农村社区,实行的文化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斯民主主义文化是发展以共产主义 思想为指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就是它必须反对 帝国主义的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并应有自己的民族形式。所谓科学的,就是它必须 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际一致。所谓大众 的,就是它应为全民族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动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三、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征 自进入季节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里,中国的农业国性质并没有改变,农村的社会 经济结构从总体上说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见一斑。 (一) 地权高度集中且经营极为分散 以封建地主占有为核心的土地制度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基础,这个土地制度的具体形式虽然随 历代封建王朝的更迭而几经变化,但作为一种根本制度到近代中国仍未改变。就是在辛亥革命后, 封建土地制度仍在沿袭,所不同的是大量国有土地(如屯田、垦田、职分田、荒田等)落人地主、官 僚、军阀以及富农手中,土地集中更为明显。到20世纪40年代,全国土地占有的一般情况是:占农 村户数5%左右的地主占有耕地40%~50%以上;占农村户数3%一5%的富农占有耕地15%一 20%;而占农村户数90%的贫农、雇农、中农等总共仅占有耕地的20%~40%。①与此同时,发展 土地经营却极为分散。据黄宗智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尽管华北平原地区的经营农场水平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但家庭式农场即租种小块土地的小农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耕地面积的84%~90%仍属 小规模家庭式农场。①土地使用分散,不能形成农业生产规模,使劳动者的耗费多、产出少,而且 拥有土地的地主和富农通过碎分土地,以弹性地租对农民进行苛刻盘剥,地租率一般达50%,甚至 高达80%以上。农业生产的大多数收益都转化为地租,农民所得的份额很小,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甚至连温饱也很难达到,没有能力对农业进行投资,因而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土地条件越来越 坏。 (二) 自然经济的解体很不充分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自然经济结构,核心是小农经济为 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也就是男耕女织的结合。由于生产力发展迟缓,这种自然经济结构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特别牢固,家庭手工业始终没有摆脱农业副业的性质,其生产过程也没有 与农业相脱离。农民习惯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不仅追求着自耕自食,也在小农经济范围内追求着 自纺、自织、自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破坏农村自然经济的同时,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 展。但是,中国农村自然经济解体很不充分,封建主义在农村继续居于优势地位,特别是小块土地 经营的继续存在,使日益贫困的农民仍能进行着以自给性为主的生产,从而顽强地抵抗着商品经济 的侵蚀。 (三) 宗法血缘体系在广大农村并未解体 在中国封建社会,家庭是最为密切的血缘群体,家族(或宗族)是扩大了的家庭、制度化了的血缘 关系。因此,传统农村社会结构是围绕家族或宗族展开和组织起来的,人伦和血缘制度也就成为农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