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多方面不同,但是在务实这一点上却彼此一致。在反驳名家辩论的过程中,这两家 沿着大致相同的思想路线,发展了知识论的和逻辑学的理论,以保卫常识。这些理 论,在墨家则见之于“墨经”、在儒家则见之于《荀子》的《正名》篇。荀子是先 秦时期最大的儒家之一,我们将在第十三章讲到他。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 ‘墨经”中的知识论,是一种素朴的实在论。它认为。人有认识能力,它是“ 所以知也,而不必知”(《经说上》)。就是说,人都有所以知的能力,但是仅有这 种能力,还未必就有知识。这是因为,要有知识,则认识能力还必须与认识对象接 触。“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同上),就是说,认识能力接触了认识对象 ,能够得到它的形象,才成为知识。除了认识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听觉器官 ,还有思维的器官:心,它叫做“(知心)”(无此字:ocr),“(知心)也者 以其知论物”(同上)。换句话说,通过感官传人的外界事物印象,还要心加以解释 墨经”还对于知识进行了分类。按知识的来源,把知识分为三类:一类是来 自认识者亲身经验:一类是来自权威的传授(即得自传闻或文献):一类是来自推论 的知识(即得自演绎,以已知推未知)。又按认识的各种对象,把知识分为四类:名多方面不同,但是在务实这一点上却彼此一致。在反驳名家辩论的过程中,这两家 沿着大致相同的思想路线,发展了知识论的和逻辑学的理论,以保卫常识。这些理 论,在墨家则见之于“墨经”、在儒家则见之于《荀子》的《正名》篇。荀子是先 秦时期最大的儒家之一,我们将在第十三章讲到他。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 “墨经”中的知识论,是一种素朴的实在论。它认为。人有认识能力,它是“ 所以知也,而不必知”(《经说上》)。就是说,人都有所以知的能力,但是仅有这 种能力,还未必就有知识。这是因为,要有知识,则认识能力还必须与认识对象接 触。“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同上),就是说,认识能力接触了认识对象 ,能够得到它的形象,才成为知识。除了认识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听觉器官 ,还有思维的器官:心,它叫做“(知心)”(无此字:ocr),“(知心)也者, 以其知论物”(同上)。换句话说,通过感官传人的外界事物印象,还要心加以解释 。 “墨经”还对于知识进行了分类。按知识的来源,把知识分为三类:一类是来 自认识者亲身经验;一类是来自权威的传授(即得自传闻或文献);一类是来自推论 的知识(即得自演绎,以已知推未知)。又按认识的各种对象,把知识分为四类: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