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习题课、课堂讨论(或自学)、上机课 容 内 容 53矩形截面非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531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53,2大、小偏心受压破坏的设计判别(界限偏心距) 533截面设计 534截面承载力复核 54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541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542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设计判别 543截面设计 544截面承载力复核 54.5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曲线 55I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551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552截面设计 553截面承载力复核 5.8偏心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 581截面形式及尺寸 582材料 58.3纵向钢筋 259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9.1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 592矩形截面小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593矩形截面大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594截面设计 595截面承载力复核 第6章构件斜截面承载力(8) 61概述 62受弯构件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 621无腹筋简支梁的受剪性能 622有腹筋简支梁的受剪性能 623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63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04 63.1计算原则 632仅配有箍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633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634公式的适用范围 636板类构件的受剪承载力 64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设计计算 64.1计算截面的确定 观看受弯构件斜截面试验录像 642设计计算 643计算例题 说明:(1)周学时包括本周讲课、实验(或上机)、习题、课堂讨论、自学等课内学时。(2)讲课、实验(或上机)、习题、课堂讨论、自学等, 均应填写每次课时的内容。(3)各周之间,划线隔开。(4)本表一式三份:任课教师、教研室、院(系、部)各一份(开学第一周内交)。 第3页第 3 页 周 次 周 学 时 讲 课 习题课、课堂讨论(或自学)、上机课 学 时 内 容 学 时 内 容 5.3 矩形截面非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5.3.1 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2 5.3.2 大、小偏心受压破坏的设计判别(界限偏心距) 5.3.3 截面设计 5.3.4 截面承载力复核 5.4 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5.4.1 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5.4.2 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设计判别 5.4.3 截面设计 2 5.4.4 截面承载力复核 5.4.5 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曲线 5.5 I 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5.5.1 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5.5.2 截面设计 9 4 5.5.3 截面承载力复核 5.8 偏心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 5.8.1 截面形式及尺寸 5.8.2 材料 5.8.3 纵向钢筋 2 5.9 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9.1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 5.9.2 矩形截面小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5.9.3 矩形截面大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5.9.4 截面设计 5.9.5 截面承载力复核 第 6 章 构件斜截面承载力(8) 6.1 概述 6.2 受弯构件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 2 6.2.1 无腹筋简支梁的受剪性能 6.2.2 有腹筋简支梁的受剪性能 6.2.3 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6.3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0 4 6.3.1 计算原则 6.3.2 仅配有箍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6.3.3 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6.3.4 公式的适用范围 2 6.3.6 板类构件的受剪承载力 6.4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设计计算 6.4.1 计算截面的确定 观看受弯构件斜截面试验录像 6.4.2 设计计算 6.4.3 计算例题 说明:(1)周学时包括本周讲课、实验(或上机)、习题、课堂讨论、自学等课内学时。(2)讲课、实验(或上机)、习题、课堂讨论、自学等, 均应填写每次课时的内容。(3)各周之间,划线隔开。(4)本表一式三份:任课教师、教研室、院(系、部)各一份(开学第一周内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