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胡适与中西文化》 课程计划(2017-2018第1学期) 前言胡适是谁(1周) 第一讲“誉满天下,谤亦随之”(2周) 第一节“提倡新文化的闯将,维护旧礼教的楷模” 第二节但开风气不为师 阅读:胡适《四十自述》:易竹贤《胡适传》 问题: 1、如何理解胡适身上的矛盾性? 第二讲胡适何以成为胡适(3-4周) 第一节中西文化之浸润 第二节中西文化思想之发展历程 阅读:胡适:《胡适口述自传》、《介绍我的思想》:唐德刚《胡适杂忆》:罗志田:《再造文 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一一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 问题: 1、 如何理解胡适将留学作为“为他日国人导师之预备”? 2、 如何评价唐德刚对胡适为代表的“庚款留学生”批评? 第三讲“中国文艺复兴之父”?(5-7周) 第一节“首举文学革命义旗” 第二节以白话文为正宗“重写“文学史 第三节第三节引介西洋文学名著为新文学之“模范” 阅读:胡适《白话文学史》:《易卜生主义》、《文学改良刍议》、《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 设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易卜生主义》、《终身大事》、《尝试集》 问题: 1、如何评价胡适的“文学进化论”? 2、如何评价胡适的“双线文学”观? 3、胡适为什么提倡“易卜生主义”?胡适对易卜生的推崇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现代 话剧产生哪些影响? 4、胡适认为中国文学的方法不完备,不能做新文学的模范,必须“多多的翻译西洋的 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你对此有何认识? 第四讲将小说纳入学术研究第一人(8-11周) 第一节融合中西传统的方法论背景 第二节古典小说研究现代学术范式的建立 第三节从考证出发的古典小说研究方法1 《胡适与中西文化》 课程计划(2017-2018 第 1 学期) 前言 胡适是谁(1 周) 第一讲 “誉满天下,谤亦随之” (2 周) 第一节 “提倡新文化的闯将,维护旧礼教的楷模” 第二节 但开风气不为师 阅读:胡适《四十自述》;易竹贤《胡适传》 问题: 1、如何理解胡适身上的矛盾性? 第二讲 胡适何以成为胡适(3-4 周) 第一节 中西文化之浸润 第二节 中西文化思想之发展历程 阅读:胡适:《胡适口述自传》、《介绍我的思想》;唐德刚《胡适杂忆》;罗志田:《再造文 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 问题: 1、 如何理解胡适将留学作为“为他日国人导师之预备”? 2、 如何评价唐德刚对胡适为代表的“庚款留学生”批评? 第三讲 “中国文艺复兴之父”? (5-7 周) 第一节“首举文学革命义旗” 第二节 以白话文为正宗“重写“文学史 第三节 第三节 引介西洋文学名著为新文学之“模范” 阅读:胡适《白话文学史》;《易卜生主义》、《文学改良刍议》、《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 设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易卜生主义》、《终身大事》、《尝试集》 问题: 1、 如何评价胡适的“文学进化论”? 2、 如何评价胡适的“双线文学”观? 3、 胡适为什么提倡“易卜生主义”?胡适对易卜生的推崇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现代 话剧产生哪些影响? 4、 胡适认为中国文学的方法不完备,不能做新文学的模范,必须“多多的翻译西洋的 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你对此有何认识? 第四讲 将小说纳入学术研究第一人(8-11 周) 第一节 融合中西传统的方法论背景 第二节 古典小说研究现代学术范式的建立 第三节 从考证出发的古典小说研究方法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