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0.、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 权问题而引起的,它于1740一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奥皇查理六世于1740年10 月20日死后无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依据1713年《国制诏书》承袭父位。查理六世 死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 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捷克、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俄国从 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由此而爆发了长达8年之 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年12月,普鲁士国和奥地利 展开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普军突然而迅猛的袭击,使兵力薄弱的奥军猝不及防。双方于 1741年进行了莫尔维茨会战,会战之后,普鲁士得到了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萨克森 的帮助,奥地利则得到了英国、荷兰和俄国的帮助。交战各方经过大战之后,1748年签订 《亚琛和约》。根据和约,玛利亚·特莉萨的继承权得到了承认: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大部领土 让给普鲁士:法国将马德拉斯和敦克尔克工事让给英国。评价:《亚琛和约》的签订,只不 过是“七年战争”爆发前的一次休战,并没有解决欧洲列强间固有的矛盾。 11、亚眠条约::1802年3月27日,法国及其盟国西班牙、荷兰同英国在法国北部的亚眠签 订的和约。它标志着第二次反法联盟的最后破产。主要内容有:英国近年来占领的殖民地除 保留荷兰属地外,归还法国及其盟国:英国退出它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的所有港口和岛屿, 并专门规定,英国应从马耳他撤军由法、英、俄、奥、普、西6国保证马耳他的独立和中立: 法国则同意从那不勒斯、罗马和厄尔巴岛撤军,埃及归还奥斯曼帝国。双方都承认爱奥尼亚 七岛共和国。该和约是拿破仑统治时期英、法长期战争中的一次暂时休战,也是英、法两国 在1793~1814年的战争中所缔结的唯一和约。双方虽然都作了让步,但都没有认真履行自 己承担的条约义务。1803年5月,英、法之间又恢复了战争状态。 12、门罗主义: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 称“门罗主义”。它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19世纪20年代欧洲的“神圣同盟” 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为它插手拉美事务提供了时机。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 在致国会咨文中宣称: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欧洲列强不得 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 对美国的敌对行为。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实际上,宣布拉丁美洲属于美国 的势力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讲,门罗主义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沦为欧洲 列强的殖民地的作用。但是门罗主义在运用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其侵略性,因此也可视为美国 侵略拉丁美洲的一种政策。 13、克里米亚战争:性质:1853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是一场非正义侵略 战争。主要原因是沙俄与英法之间在近东争霸,尤其是争夺君士但丁堡和黑海两海峡控制权。 在英法的纵勇下,1853年9月26日,土耳其对俄宣战,但其舰队很快被俄全歼:1854年英 法对俄宣战,奥地利也敌视俄国,俄最终战败。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沙俄专制和农奴制 度的腐朽无能,加快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正意味着沙皇专制制度和 农奴制度的崩溃,从而促成了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 次大国争霸战争,将所有欧洲大国都直接、间接地卷了进去。欧洲政治格局也暂时由英、俄 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的均势。维也纳体系,由于未能阻止大国战争的重新爆发,也走 到了尽头。 14、圣斯特凡诺条约(圣斯特法诺条约)1878:1877年4月,俄国正式对土耳其宣战。俄 土战争开始。俄国与奥匈签订了《布达佩斯条约》,因而同年6月开始,俄军就渡过多瑙河, 越过巴尔千山脉。1871年1月,俄军直逼君士坦丁堡城下。土耳其被迫于1月31日与俄国 签订停战协定。英、奥对海峡出现的新局势极为不满。在英、奥抗议和武力威胁下,俄国只 得把军队驻扎在离君士坦丁堡10公里的小镇圣斯特法诺。因为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而实现10.、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 权问题而引起的,它于 1740—1748 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奥皇查理六世于 1740 年 10 月 20 日死后无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依据 1713 年《国制诏书》承袭父位。查理六世 死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 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捷克、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俄国从 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由此而爆发了长达 8 年之 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 年 12 月,普鲁士国和奥地利 展开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普军突然而迅猛的袭击,使兵力薄弱的奥军猝不及防。双方于 1741 年进行了莫尔维茨会战,会战之后,普鲁士得到了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萨克森 的帮助,奥地利则得到了英国、荷兰和俄国的帮助。交战各方经过大战之后,1748 年签订 《亚琛和约》。根据和约,玛利亚•特莉萨的继承权得到了承认;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大部领土 让给普鲁士;法国将马德拉斯和敦克尔克工事让给英国。评价:《亚琛和约》的签订,只不 过是“七年战争”爆发前的一次休战,并没有解决欧洲列强间固有的矛盾。 11、亚眠条约::1802 年 3 月 27 日,法国及其盟国西班牙、荷兰同英国在法国北部的亚眠签 订的和约。它标志着第二次反法联盟的最后破产。主要内容有:英国近年来占领的殖民地除 保留荷兰属地外,归还法国及其盟国;英国退出它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的所有港口和岛屿, 并专门规定,英国应从马耳他撤军由法、英、俄、奥、普、西 6 国保证马耳他的独立和中立; 法国则同意从那不勒斯、罗马和厄尔巴岛撤军,埃及归还奥斯曼帝国。双方都承认爱奥尼亚 七岛共和国。该和约是拿破仑统治时期英、法长期战争中的一次暂时休战,也是英、法两国 在 1793~1814 年的战争中所缔结的唯一和约。双方虽然都作了让步,但都没有认真履行自 己承担的条约义务。1803 年 5 月,英、法之间又恢复了战争状态。 12、门罗主义:1823 年 12 月 2 日美国总统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 称“门罗主义”。它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19 世纪 20 年代欧洲的“神圣同盟” 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为它插手拉美事务提供了时机。1823 年 12 月 2 日,门罗总统 在致国会咨文中宣称: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欧洲列强不得 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 对美国的敌对行为。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实际上,宣布拉丁美洲属于美国 的势力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讲,门罗主义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沦为欧洲 列强的殖民地的作用。但是门罗主义在运用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其侵略性,因此也可视为美国 侵略拉丁美洲的一种政策。 13、克里米亚战争:性质:1853 至 1856 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是一场非正义侵略 战争。主要原因是沙俄与英法之间在近东争霸,尤其是争夺君士但丁堡和黑海两海峡控制权。 在英法的纵勇下,1853 年 9 月 26 日,土耳其对俄宣战,但其舰队很快被俄全歼;1854 年英 法对俄宣战,奥地利也敌视俄国,俄最终战败。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沙俄专制和农奴制 度的腐朽无能,加快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正意味着沙皇专制制度和 农奴制度的崩溃,从而促成了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 次大国争霸战争,将所有欧洲大国都直接、间接地卷了进去。欧洲政治格局也暂时由英、俄 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的均势。维也纳体系,由于未能阻止大国战争的重新爆发,也走 到了尽头。 14、圣斯特凡诺条约(圣斯特法诺条约)1878:1877 年 4 月,俄国正式对土耳其宣战。俄 土战争开始。俄国与奥匈签订了《布达佩斯条约》,因而同年 6 月开始,俄军就渡过多瑙河, 越过巴尔干山脉。1871 年 1 月,俄军直逼君士坦丁堡城下。土耳其被迫于 1 月 31 日与俄国 签订停战协定。英、奥对海峡出现的新局势极为不满。在英、奥抗议和武力威胁下,俄国只 得把军队驻扎在离君士坦丁堡 10 公里的小镇圣斯特法诺。因为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而实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