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七次讨论问题 016/11/1 第一组 1、细菌内基团移位? 答:传递系统的磷酸基团转移到被运载的葡萄糖上,形成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也即营养物质进 入胞内的过程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2、有没有同时可以利用光能化学能的细菌? 答:同时利用不会有,但是在不同环境中细菌利用的能源会发生改变,如红螺菌目的细菌可。 3、有没有自养和异养的共生体系?地衣? 答:可以这样看,地衣是自养的蓝藻与异养的真菌共生而成。 第二组 1、从微生物到动物的进化,从摄取多种营养到单一营养,有什么意义? 答:动物营养单一化了吗?比较的范围不一样。 微生物种类多,所以从群体角度讲,微生物多样性更大,营养方式和营养也更多样化。而动物 在进化树上就很窄,所以多样性差,营养也就单一。 2、天然培养基为什么成分不确定? 答:因为成分复杂,无法测定准确,而且还受来源影响。 3、微生物适应渗透压特性的作用机制? 答:通过调节胞内分子数量,如PB和异染粒的形成,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但是不是无限制, 否则会细胞死亡。 4、基团移位有什么优势? 答:用于转移一些特定的营养物。主要用于运送各种糖类(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N-乙酰葡 糖胺等),核苷酸,丁酸和腺嘌呤等物质。 第三组: l、嗜盐/嗜温菌一定要高盐环境/高温环境么? 答:是的。比一般菌要求更高的盐浓度和温度,才能生长 2、微生物代谢的优先顺序?ED途径的意义在哪? 答:优先利用容易利用的营养物,比如葡萄糖效应 ED途径是一些没有EMP途径的菌的一种替代途径,但是更简单,关键是看该菌有没有关键的 KDG醛缩酶,如果有,就可以进行ED途径。反之,则不可以。 3、为何不能大概确定天然培养基的成分范围,用以优化合成培养基配方。 答:大概是可以的,只是不能精确。比如玉米浆,酵母粉,蛋白胨都有主要成分 4、基团移位仅存在于微生物么? 答:应该是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5、是否有一个培养基可以让所有的微生物可以良好生长?地球? 答:没有。地球不是培养基第七次 讨论问题 2016/11/1 第一组: 1、细菌内基团移位? 答:传递系统的磷酸基团转移到被运载的葡萄糖上,形成葡萄糖—6 磷酸葡萄糖,也即营养物质进 入胞内的过程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2、有没有同时可以利用光能化学能的细菌? 答:同时利用不会有,但是在不同环境中细菌利用的能源会发生改变,如红螺菌目的细菌可。 3、有没有自养和异养的共生体系?地衣? 答:可以这样看,地衣是自养的蓝藻与异养的真菌共生而成。 第二组: 1、 从微生物到动物的进化,从摄取多种营养到单一营养,有什么意义? 答:动物营养单一化了吗?比较的范围不一样。 微生物种类多,所以从群体角度讲,微生物多样性更大,营养方式和营养也更多样化。而动物 在进化树上就很窄,所以多样性差,营养也就单一。 2、 天然培养基为什么成分不确定? 答:因为成分复杂,无法测定准确,而且还受来源影响。 3、 微生物适应渗透压特性的作用机制? 答:通过调节胞内分子数量,如 PHB 和异染粒的形成,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但是不是无限制, 否则会细胞死亡。 4、 基团移位有什么优势? 答:用于转移一些特定的营养物。主要用于运送各种糖类(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 N-乙酰葡 糖胺等),核苷酸,丁酸和腺嘌呤等物质。 第三组: 1、 嗜盐/嗜温菌一定要高盐环境/高温环境么? 答:是的。比一般菌要求更高的盐浓度和温度,才能生长。 2、 微生物代谢的优先顺序?ED 途径的意义在哪? 答:优先利用容易利用的营养物,比如葡萄糖效应。 ED 途径是一些没有 EMP 途径的菌的一种替代途径,但是更简单,关键是看该菌有没有关键的 KDPG 醛缩酶,如果有,就可以进行 ED 途径。反之,则不可以。 3、 为何不能大概确定天然培养基的成分范围,用以优化合成培养基配方。 答:大概是可以的,只是不能精确。比如玉米浆,酵母粉,蛋白胨都有主要成分。 4、 基团移位仅存在于微生物么? 答:应该是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5、 是否有一个培养基可以让所有的微生物可以良好生长?地球? 答:没有。地球不是培养基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