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光束1、2的光程差: δ=mCAB+BC)-n'AD+2 Ab= BC AD=AC Sini=2e. tg r sini ∴=2me-2 n e. SInr. sin+A CoS I 考虑到 n sini=nsinr 经整理得δ=2 ne cos r+ 或 8=2evn'-n'sin'i+=8(i) 明纹(i)=kλ,k=1,2,3, 暗纹()=(2k+ k′=0,1, 当k(或k)定时,i也定,即倾角相同的光线对应同条干涉 条纹一等倾条纹。 条纹特点 (1)形状:条纹是一系列同心圆环(在透镜焦平面上) (2)条纹间隔分布内疏外密。 (3)条纹级次分布:干涉条纹级次越高,条纹半径越小 (4)膜厚变化时条纹的移动:由第k级明纹公式,若k一定,当e ↑时,必须i↑→rk↑。即膜厚变大的过程中,不断有条纹从 中间“冒”出来。12 光束 1、2 的光程差: 2 ( )   = n AB + BC − n  AD + r e AB BC cos = = AD = AC sini = 2etg rsini ∴ cos 2 2 sin sin cos 2   +    = − r n e r i r ne 考虑到 n sini = nsin r 经整理得 2 2 cos   = ne r + 或 ( ) 2 2 sin 2 2 2 e n n i  i   = − + = 明纹  (i) = k, k =1,2,3, … 暗纹 ( ) , 2 ( ) 2 1   i = k + k = 0 , 1, 2 … 当k (或 k )一定时,i 也一定,即倾角i 相同的光线对应同一条干涉 条纹─等倾条纹。 条纹特点: (1)形状: 条纹是一系列同心圆环(在透镜焦平面上) (2)条纹间隔分布内疏外密。 (3)条纹级次分布:干涉条纹级次越高,条纹半径越小。 (4)膜厚变化时条纹的移动:由第 k 级明纹公式,若 k 一定,当 e ↑时,必须 i↑→ k r ↑。即: 膜厚变大的过程中,不断有条纹从 中间 “冒”出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