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形态结构:中等大小G杆菌,多数有周鞭毛,致病菌多有菌毛 沙门菌属的鞭毛(光镜,放大1000倍)沙门菌属的鞭毛(电镜,放大16000倍) 志贺菌的菌毛(电镜,放大16000倍)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1)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化反应活跃。 (2)常用SS琼脂、伊红美蓝(EMB)琼脂、中国蓝(CB)培养基等肠道选择性培养基鉴别肠 道杆菌。 ①非致病菌:分解乳糖产酸,形成的菌落带色 ②致病菌:不分解乳糖,形成无色较小菌落。 3.抗原构造 (1)O抗原:菌体抗原,为胞壁脂多糖,l00℃数小时不被破坏。菌体抗原外露,为H-O变异。 (2)H抗原:存在于鞭毛中的蛋白质,不耐热,60℃30min破坏 (3)K抗原:位于O抗原外,多糖类物质,阻抑O凝集 (4)共同抗原(ECA):存在于肠杆菌科细菌表面,为氨基糖聚合物 4.抵抗力:不强 第一节埃希菌属 1.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在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上菌落带色。典型大肠杆菌IMVC试验为十1. 形态结构:中等大小G—杆菌,多数有周鞭毛,致病菌多有菌毛。 沙门菌属的鞭毛(光镜,放大1000倍) 沙门菌属的鞭毛(电镜,放大16 000倍) 志贺菌的菌毛(电镜,放大16 000倍) 2.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1)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化反应活跃。 (2)常用SS琼脂、伊红美蓝(EMB)琼脂、中国蓝(CB)培养基等肠道选择性培养基鉴别肠 道杆菌。 ① 非致病菌:分解乳糖产酸,形成的菌落带色。 ② 致病菌:不分解乳糖,形成无色较小菌落。 3.抗原构造 (1)O抗原:菌体抗原,为胞壁脂多糖,100℃数小时不被破坏。菌体抗原外露,为H—O变异。 (2)H抗原:存在于鞭毛中的蛋白质,不耐热,60℃30min破坏。 (3)K抗原:位于O抗原外,多糖类物质,阻抑O凝集。 (4)共同抗原(ECA):存在于肠杆菌科细菌表面,为氨基糖聚合物。 4.抵抗力:不强。 第一节 埃希菌属 1. 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在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上菌落带色。典型大肠杆菌IMViC试验为++-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