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有机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 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物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 活用专业: 程 开课学期: 春季 总学时: 72学时 总学分: 45 预修课程(编 基础化学(060106) 号): 本课程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基础理论课程。课程系统讲授 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来源和制备、结构、性能、应用以及有关 理论和方法学。 鲁崇贤杜洪光主编,《有机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建议教材: 2003年. 1.袁履冰主编,《有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2.邢其毅徐瑞秋周政裴伟伟编著,《基础有机化学》(第三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 3.John Memurry著,《有机化学基础》(英文版原书第四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T.W.Graham Solomons,Craig B.Fryhle,(Organic Chemistry)(seventh edition),New York:John Wiley Sons,Inc.,2000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有机化学教学使学生: 1.掌握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官能团基本反 应和制备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学。 2.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范围、学科归属、与邻近学科的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应 用领域、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3.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系统命名法命名,对于至少含有23个官能团包括立体异构的较复 杂化合物能够顺利分类和命名。了解和熟悉有机化合物习惯命名法和衍生物命名法。 4.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成键规律、结构(构造、构型和构象)特点和理论。 5.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应用及其变化规律 6.了解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紫外光谱和质谱的原理、谱图特征和应用。 7.掌握常见有机官能团的反应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有机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 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 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 程 开课学期: 春季 总 学 时: 72学时 总 学 分: 4.5 预修课程(编 号): 基础化学(060106)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基础理论课程。课程系统讲授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来源和制备、结构、性能、应用以及有关 理论和方法学。 建议教材: 鲁崇贤 杜洪光主编,《有机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年。 参 考 书: 1. 袁履冰主编,《有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2. 邢其毅 徐瑞秋 周政 裴伟伟编著,《基础有机化学》(第三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John Mcmurry著,《有机化学基础》(英文版 原书第四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4.T.W.Graham Solomons,Craig B. Fryhle,《Organic Chemistry》(seventh edition),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Inc. ,2000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有机化学教学使学生: 1.掌握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官能团基本反 应和制备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学。 2.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范围、学科归属、与邻近学科的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应 用领域、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3.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系统命名法命名,对于至少含有2~3个官能团包括立体异构的较复 杂化合物能够顺利分类和命名。了解和熟悉有机化合物习惯命名法和衍生物命名法。 4.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成键规律、结构(构造、构型和构象)特点和理论。 5.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应用及其变化规律 6.了解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紫外光谱和质谱的原理、谱图特征和应用。 7.掌握常见有机官能团的反应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