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牧草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环节要求学生从课堂到田间,由田间再回到课 堂的循环往复学习方式,使理论知识在螺旋中升华,这是学好本课程的基本方法。教学实习目的在 于:通过本实习,使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为将来 从事的科研、生产、推广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实习方式 课程结束后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牧草标本区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教学实习,根据 不同的实习内容分小组进行,实地操作。 三、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牧草饲科作物物候期观察(上课期间分散进行) (二)栽培牧草植物学特征观察与鉴别 (1天) (三)牧草饲料作物根系观测 (0.5天) (四)牧草饲用价值田间评定 (0.5天) (五)牧草草层结构测定 (1天) (六)牧草田间产量测定 (0.5天) (七)田间管理 (05天) (八)牧草的无性繁殖技术 (0.5天) (九)田间考核 (0.5天) 四、实习基本要求 (一)牧草饲料作物物候期观察 1、要求 ()使学生掌握牧草各物候期的特点,熟悉牧草生长发育的进程:区别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物候期 的不同表述,掌握不同物候期观测的重点和标志,记录进入不同物候期的日期。 2、重点、难点 重点:区别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物候期的不同表述 难点:掌握不同物候期观测的重点和标志 3、说明: 观测2-3种典型牧草的物候期,记录进入不同物候期的日期,熟悉观测方法和各物候期的典型发 育特征。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材料: 豆科、禾本科牧草,放大镜,肥料,锄头等。 (二)栽培牧草植物学特征观测与鉴别 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牧草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环节要求学生从课堂到田间,由田间再回到课 堂的循环往复学习方式,使理论知识在螺旋中升华,这是学好本课程的基本方法。教学实习目的在 于:通过本实习,使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为将来 从事的科研、生产、推广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实习方式 课程结束后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牧草标本区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教学实习,根据 不同的实习内容分小组进行,实地操作。 三、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牧草饲料作物物候期观察 (上课期间分散进行) (二)栽培牧草植物学特征观察与鉴别 (1天) (三)牧草饲料作物根系观测 (0.5天) (四)牧草饲用价值田间评定 (0.5天) (五)牧草草层结构测定 (1天) (六)牧草田间产量测定 (0.5天) (七)田间管理 (0.5天) (八)牧草的无性繁殖技术 (0.5天) (九)田间考核 (0.5天) 四、实习基本要求 (一)牧草饲料作物物候期观察 1、要求 (1) 使学生掌握牧草各物候期的特点,熟悉牧草生长发育的进程;区别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物候期 的不同表述,掌握不同物候期观测的重点和标志,记录进入不同物候期的日期。 2、重点、难点 重点:区别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物候期的不同表述 难点:掌握不同物候期观测的重点和标志 3、说明: 观测2-3种典型牧草的物候期,记录进入不同物候期的日期,熟悉观测方法和各物候期的典型发 育特征。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材料: 豆科、禾本科牧草,放大镜,肥料,锄头等。 (二)栽培牧草植物学特征观测与鉴别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