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4.1.5固结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固结容器内放置护环、透水板和薄型滤纸,将带有试样的环刀装入护环内,放上 导环、试样上依次放上薄型滤纸、透水板和加压上盖,并将固结容器置于加压框架正中, 使加压上盖与加压框架中心对准,安装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 注:滤纸和透水板的湿度应接近试样的湿度。 2施加1kP的预压力使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件之间接触,将百分表或传感器调整到 零位或测读初读数。 3确定需要施加的各级压力,压力等级宜为12.5、25、50、100、200、400、800、1600 3200kPa。第一级压力的大小应视土的软硬程度而定,宜用12.5、25或50kPa。最后一级 压力应大于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只需测定压缩系数时,最大压力不小于400kP。 4需要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初始段的荷重率应小于1,可采用0.5或0.25, 施加的压力应使测得的~g即曲线下端出现直线段。对超固结土,应进行卸压、再加压 来评价其再压缩特性。 5对于饱和试样,施加第一级压力后应立即向水槽中注水浸没试样。非饱和试样进行 压缩试验时,需用湿棉纱围住加压板周围。 6需要测定沉降速率、固结系数时,施加每一级压力后宜按下列时间顺序测记试样的 高度变化。时间为6s、15s、1min、2minl5s、4min、6minl5s、9min、12minl5s、16min、 20minl5s、25min、30minl5s、36min、42minl5s、49min、64min、100min,200min、 400min 23h、24h,至稳定为止。不需要测定沉降速率时,则施加每级压力后24h测定试验高度变 化作为稳定标准,只需测定压缩系数的试样,施加每级压力后,每小时变形达0.01mm时, 测定试样高度变化作为稳定标准。按此步骤逐级加压至试验结束。 注:测定沉降速率仅适用饱和土 7需要进行回弹试验时,可在某级压力下固结稳定后退压,直至退到要求的压力,每 次退压至24h后测定试样的回弹量 8试验结束后吸去容器中的水,迅速拆除仪器各部件,取出整块试块,测定含水率。 14.1.6试样的初始孔隙比,应按下式计算: 6,-0+,G卫.-1 (14.1.6) Po 式中e 一试样的初始孔隙比。 14.L.7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稳定后的单位沉降量,应按下式计算: s.∑4x10 (14.1.7) h 式中S一某级压力下的单位沉降量(mmm): ho- 一试样初始高度(mm): ∑△h一某级压力下试样固结稳定后的总变形量(mm)(等于该级压力下固结稳 定读数减去仪器变形量): -9- -9- 14.1.5 固结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在固结容器内放置护环、透水板和薄型滤纸,将带有试样的环刀装入护环内,放上 导环、试样上依次放上薄型滤纸、透水板和加压上盖,并将固结容器置于加压框架正中, 使加压上盖与加压框架中心对准,安装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 注:滤纸和透水板的湿度应接近试样的湿度。 2 施加 1kPa 的预压力使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件之间接触,将百分表或传感器调整到 零位或测读初读数。 3 确定需要施加的各级压力,压力等级宜为 12.5、25、50、100、200、400、800、1600、 3200kPa。第一级压力的大小应视土的软硬程度而定,宜用 12.5、25 或 50kPa。最后一级 压力应大于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只需测定压缩系数时,最大压力不小于 400kPa。 4 需要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初始段的荷重率应小于 1,可采用 0.5 或 0.25, 施加的压力应使测得的 e~logp 曲线下端出现直线段。对超固结土,应进行卸压、再加压 来评价其再压缩特性。 5 对于饱和试样,施加第一级压力后应立即向水槽中注水浸没试样。非饱和试样进行 压缩试验时,需用湿棉纱围住加压板周围。 6 需要测定沉降速率、固结系数时,施加每一级压力后宜按下列时间顺序测记试样的 高度变化。时间为 6s、15s、1min、2min15s、4min、6min15s、9min、12min15s、16min、 20min15s、25min、30min15s、36min、42min15s、49min、64min、100min、200min、400min、 23h、24h,至稳定为止。不需要测定沉降速率时,则施加每级压力后 24h 测定试验高度变 化作为稳定标准,只需测定压缩系数的试样,施加每级压力后,每小时变形达 0.01mm 时, 测定试样高度变化作为稳定标准。按此步骤逐级加压至试验结束。 注:测定沉降速率仅适用饱和土。 7 需要进行回弹试验时,可在某级压力下固结稳定后退压,直至退到要求的压力,每 次退压至 24h 后测定试样的回弹量。 8 试验结束后吸去容器中的水,迅速拆除仪器各部件,取出整块试块,测定含水率。 14.1.6 试样的初始孔隙比,应按下式计算: 0 sw 0 0 (1 ) 1 w G e ρ ρ + = − (14.1.6) 式中 e0——试样的初始孔隙比。 14.1.7 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稳定后的单位沉降量,应按下式计算: 3 0 10 i i h S h ∆ = × ∑ (14.1.7) 式中 Si——某级压力下的单位沉降量(mm/m); h0——试样初始高度(mm); i ∑∆h ——某级压力下试样固结稳定后的总变形量(mm)(等于该级压力下固结稳 定读数减去仪器变形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