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实骏指导书 郭莹唐洪祥编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奥验教学中心 2012年10月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郭 莹 唐洪祥 编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 2012 年 10 月
前言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针对土木水利学院各个专业开设的68学时“土力学“理论 课程中设置有12个学时的试验课程学时,目前分别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压缩试 验、直剪试验和三轴演示试验。该试验课程需要配套的试验指导书。 另外,为了满足试验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必要在试验课程中设置一定学时、能够在更 多种试验项目中选择的试验课程内容和试验项目,也需要配套的、全面的试验指导书,不 仅有利于学生在理论课基础上掌握更详细的土工试验技术,也有利于学生课外预习。目前 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试验方法,为了满足多种类型大 学生创新试验计划项目进行试验创新研究的需要,也需要更加详细而全面的各种试验项目 指导书。 为了满足上述试验教学改革的需要,特编制“土力学试验指导书”。鉴于不同专业土工 试验依据的规程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土力学“课程面向土木、水利所有专业学生而开设, 因此,本试验指导书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一1999,及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工实验规程》SL237一1999编制而成。为了显示本试验指导书的 权威性,也便于回溯、查找,本指导书的试验过程编号依然保持与“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及 “土工实验规程”一致。为了方便阅读,将原标准中附录表编在各章之中:标准中有些错 误进行更正后加了“编者注”。为了保持与理论课程的有机联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掌握每一种试验项目,在每一个试验项目之前,添加了试验项目的基本地位与基本概念, 便于学生学习、参考。 为了满足试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需求,试验指导书详细汇编了标准中与本科教学直接 相关的试验项目共7个,包括了详细试验设备、试验方法和试验过程。本书所列试验项目 全部包含在“土力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之中,详细实验原理请参照《土力学》教材。 本试验指导书由郭莹、唐洪祥编制。 感谢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和士木水利学院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感谢岩土工程研究所的 支持与帮助。感谢研究生王跃新和王超在指导书编制过程中的协助。 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2年10月
-2- 前 言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针对土木水利学院各个专业开设的 68 学时“土力学”理论 课程中设置有 12 个学时的试验课程学时,目前分别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压缩试 验、直剪试验和三轴演示试验。该试验课程需要配套的试验指导书。 另外,为了满足试验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必要在试验课程中设置一定学时、能够在更 多种试验项目中选择的试验课程内容和试验项目,也需要配套的、全面的试验指导书,不 仅有利于学生在理论课基础上掌握更详细的土工试验技术,也有利于学生课外预习。目前 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试验方法,为了满足多种类型大 学生创新试验计划项目进行试验创新研究的需要,也需要更加详细而全面的各种试验项目 指导书。 为了满足上述试验教学改革的需要,特编制“土力学试验指导书”。鉴于不同专业土工 试验依据的规程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土力学”课程面向土木、水利所有专业学生而开设, 因此,本试验指导书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及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工实验规程》SL 237—1999 编制而成。为了显示本试验指导书的 权威性,也便于回溯、查找,本指导书的试验过程编号依然保持与“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及 “土工实验规程”一致。为了方便阅读,将原标准中附录表编在各章之中;标准中有些错 误进行更正后加了“编者注”。为了保持与理论课程的有机联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掌握每一种试验项目,在每一个试验项目之前,添加了试验项目的基本地位与基本概念, 便于学生学习、参考。 为了满足试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需求,试验指导书详细汇编了标准中与本科教学直接 相关的试验项目共 7 个,包括了详细试验设备、试验方法和试验过程。本书所列试验项目 全部包含在“土力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之中,详细实验原理请参照《土力学》教材。 本试验指导书由郭莹、唐洪祥编制。 感谢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和土木水利学院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感谢岩土工程研究所的 支持与帮助。感谢研究生王跃新和王超在指导书编制过程中的协助。 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2 年 10 月
目 录 第一章含水率试验. 第二章密度试验 第三章界限含水率试验 .5 第四章固结试验… 8 第五章三轴压缩试验。1仍 第六章直接剪切试验 …27 第七章无粘性土休止角实验 .31 参考文献。 .33 3
-3- 目 录 第一章 含水率试验..................................................................................................................... 1 第二章 密度试验......................................................................................................................... 3 第三章 界限含水率试验............................................................................................................. 5 第四章 固结试验......................................................................................................................... 8 第五章 三轴压缩试验............................................................................................................... 13 第六章 直接剪切试验............................................................................................................... 27 第七章 无粘性土休止角实验................................................................................................... 31 参考文献..................................................................................................................................... 33 I
第一章含水率试验 “土力学”课程中在“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一章中“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节涉及这部分内容,含水率是土体的基本试验指标之一,该指标只能通过试验测定。与士 粒比重、天然密度合称为土的直接试验指标,是确定土的其他物理指标的重要基础试验指 标。在界限含水率试验中也需要利用该方法测定土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含水率。 含水率的定义是土中水的含量与土粒质量的比值,常以百分数表示。是描述土体的干 湿和软硬物理性质的指标 含水率试验有多种试验方法,这里采用的是烘干法。 关于含水率试验在“土工试验方法标准”4中做出详细规定。摘录如下。 4含水率试验 4.0.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粗粒土、细粒土、有机质土和冻土。 4.0.2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热烘箱:应能控制温度为105~110℃。 2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0.1g。 4.0.3含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取具有代表性试样15~30g或用环刀中的试样,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 土为50g,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 2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110℃恒温下烘至恒量。烘干时间对粘土、 粉土不得少于8h,对砂土不得少于6,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 在65~70℃的恒温下烘至恒重。 3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称盒加干土质量, 准确至0.01g。 4.0.4试样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 =-1x10 (4.0.4) m 式中m一干土质量(g): 一湿土质量(g)。 4.0.5对层状和网状构造的冻土含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用四分法切取200~500g 试样(视冻土结构均匀程度而定,结构均匀少取,反之多取)放入塘瓷盘中,称盘和试样 质量,准确至0.1g。 待冻土试样融化后,调成均匀糊状(土太湿时,多余的水分让其自然蒸发或用吸球吸 出,但不得将土粒带出:土太干时,可适当加水),称土糊和盘质量,准确至0.g。从糊 -1-
-1- 第一章 含水率试验 “土力学”课程中在“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一章中“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一 节涉及这部分内容,含水率是土体的基本试验指标之一,该指标只能通过试验测定。与土 粒比重、天然密度合称为土的直接试验指标,是确定土的其他物理指标的重要基础试验指 标。在界限含水率试验中也需要利用该方法测定土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含水率。 含水率的定义是土中水的含量与土粒质量的比值,常以百分数表示。是描述土体的干 湿和软硬物理性质的指标。 含水率试验有多种试验方法,这里采用的是烘干法。 关于含水率试验在“土工试验方法标准”4 中做出详细规定。摘录如下。 4 含水率试验 4.0.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粗粒土、细粒土、有机质土和冻土。 4.0.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热烘箱:应能控制温度为 105~110o C。 2 天平:称量 200g,最小分度值 0.01g;称量 1000g,最小分度值 0.1g。 4.0.3 含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取具有代表性试样 15~30g 或用环刀中的试样,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 土为 50g,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 0.01g。 2 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 105~110o C 恒温下烘至恒量。烘干时间对粘土、 粉土不得少于 8h,对砂土不得少于 6h,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 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 在 65~70o C 的恒温下烘至恒重。 3 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称盒加干土质量, 准确至 0.01g。 4.0.4 试样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 0.1%。 0 0 d 1 100 m w m = −× (4.0.4) 式中 md——干土质量(g); m0——湿土质量(g)。 4.0.5 对层状和网状构造的冻土含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用四分法切取 200~500g 试样(视冻土结构均匀程度而定,结构均匀少取,反之多取)放入搪瓷盘中,称盘和试样 质量,准确至 0.1g。 待冻土试样融化后,调成均匀糊状(土太湿时,多余的水分让其自然蒸发或用吸球吸 出,但不得将土粒带出;土太干时,可适当加水),称土糊和盘质量,准确至 0.1g。从糊
状土中取样测定含水率,其试验步骤和计算按本标准第4.0.3、4.0.4条进行。 4.0.6层状和网状冻土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 w= 41+0.01w,)-1x100 (4.0.6) m2 式中一含水率(%): m11 冻土试样质量(g): -糊状试样质量(g): 一糊状试样的含水率(%)。 4.0.7本试验必须对两个试样进行平行测定,测定的差值:当含水率小于40%时为1%:当 含水率等于、大于40%时为2%。取两个测值的平均值,以百分数表示。 4.0.8含水率试验的记录格式如表4.0.8所示。 表4.0.8含水事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 试验者 工程编号 计算者 试验日期 校核者」 盒质量 盒加湿十 盒加干土 湿土质量 干土质量 含水率平均含水 试样编号 (g 质量(g) 质量(g %)
-2- 状土中取样测定含水率,其试验步骤和计算按本标准第 4.0.3、4.0.4 条进行。 4.0.6 层状和网状冻土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 0.1%。 ( ) 1 h 2 1 0.01 1 100 m w w m = + −× (4.0.6) 式中 w——含水率(%); m1——冻土试样质量(g); m2——糊状试样质量(g); wh——糊状试样的含水率(%)。 4.0.7 本试验必须对两个试样进行平行测定,测定的差值:当含水率小于 40%时为 1%;当 含水率等于、大于 40%时为 2%。取两个测值的平均值,以百分数表示。 4.0.8 含水率试验的记录格式如表 4.0.8 所示。 表 4.0.8 含水率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 试验者 工程编号 计算者 试验日期 校核者 试样编号 盒号 盒质量 (g) 盒加湿土 质量(g) 盒加干土 质量(g) 湿土质量 (g) 干土质量 (g) 含水率 (%) 平均含水 率(%)
第二章密度试验 “土力学”课程中在“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一章中“士的物理性质指标”一 节涉及这部分内容,密度也是土体的基本试验指标之一,只能通过试验测定,和土粒比重、 含水率合称为士的直接试验指标。是确定土的其他物理指标的重要基础试验指标。土体天 然状态下为非饱和状态,测定的密度常称为湿密度,在天然状态下为饱和状态,测定的密 度即为物和密度。 密度的定义是土体的质量与土体的体积的比值,即单位土体体积中土的质量,以g/cm 为单位。是描述土体的轻重、松密等物理性质的指标。 密度试验有多种试验方法:环刀法、灌水法和灌砂法是常用的试验方法,这里仅摘录 适用于细粒土的环刀法和适用于野外密度试验的灌水法。 关于密度试验的两种试验方法在“土工试验方法标准”5中做出详细规定。摘录如下。 5密度试验 5.1环刀法 5.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5.12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 2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5.13环刀法测定密度,应按本标准第3.1.4条2款的步骤进行。 5.1.4试样的湿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A= (5.1.4) 式中pw一试样的湿密度(gcm3),准确到0.01gcm3。 5.15试样的干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D Pa=1+0.01wo (515) 5.1.6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取两次测值的平 均值。 5.1.7环刀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表5.1.7
-3- 第二章 密度试验 “土力学”课程中在“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一章中“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一 节涉及这部分内容,密度也是土体的基本试验指标之一,只能通过试验测定,和土粒比重、 含水率合称为土的直接试验指标。是确定土的其他物理指标的重要基础试验指标。土体天 然状态下为非饱和状态,测定的密度常称为湿密度,在天然状态下为饱和状态,测定的密 度即为饱和密度。 密度的定义是土体的质量与土体的体积的比值,即单位土体体积中土的质量,以 g/cm3 为单位。是描述土体的轻重、松密等物理性质的指标。 密度试验有多种试验方法:环刀法、灌水法和灌砂法是常用的试验方法,这里仅摘录 适用于细粒土的环刀法和适用于野外密度试验的灌水法。 关于密度试验的两种试验方法在“土工试验方法标准”5 中做出详细规定。摘录如下。 5 密度试验 5.1 环刀法 5.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5.1.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环刀:内径 61.8mm 和 79.8mm,高 20mm。 2 天平:称量 500g,最小分度值 0.1g;称量 200g,最小分度值 0.01g。 5.1.3 环刀法测定密度,应按本标准第 3.1.4 条 2 款的步骤进行。 5.1.4 试样的湿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0 0 m V ρ = (5.1.4) 式中 ρ0——试样的湿密度(g/cm3 ),准确到 0.01 g/cm3 。 5.1.5 试样的干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0 d 0 1 0.01w ρ ρ = + (5.1.5) 5.1.6 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 0.03g/cm3 ,取两次测值的平 均值。 5.1.7 环刀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表 5.1.7
表5.17密度试验记录(环刀法) 工程名称 试验者 工程编号 计算者」 试验日期 校核者」 试样 试样体积 湿密度 试样含水干密度 编号 环刀号 湿士质量 平均干密度 (g) (cm') (gfem') 率%) (glem') (glem')
-4- 表 5.1.7 密度试验记录(环刀法) 工程名称 试验者 工程编号 计算者 试验日期 校核者 试样 编号 环刀号 湿土质量 (g) 试样体积 (cm3 ) 湿密度 (g/cm3 ) 试样含水 率(%) 干密度 (g/cm3 ) 平均干密度 (g/cm3 )
第三章界限含水率试验 “土力学”课程中在“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一章中“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节涉及这部分内容。土体是三相介质,由固体颗粒、水和气所组成,尽管决定土体性质的 是固体颗粒,但是水对土体特别是细颗粒土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含水率的变化土体可能 呈现固态、半固态、可塑态和流态,其中的分界含水率即为界限含水率,其中区别半固态 与可塑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塑限,区别可塑态与流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塑限和液限 能够通过试验方法测定。 由液限和塑限能觞确定塑性指数,讲而讲行细粒十的分类定名。根据天然含水率和液 限、塑限能够确定土体的液性指数,进而能够判定粘性土的稠度状态,即软硬程度,因此 液限和塑限是进行粘性土的分类定名和物理状态评价的重要指标。 界限含水率试验一般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此外也可以采用碟式仪测定液限,配 套采用搓条法测定塑限,前者目前应用得更加普遍。 关于界限含水率试验在“土工试验方法标准”8中做出详细规定。摘录如下。 8界限含水率试验 8.1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8.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8.12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图8.12):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 关和试样杯。圆锥仪质量为76g,锥角为30°:读数 显示宜采用光电式、游标式和百分表式:试样杯内 径为40mm,高度为30mm。 2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8.13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 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 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0.5mm筛。 2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士样 250g:采用风干试样时,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士 样200g,将试样放在橡皮板上用纯水将土样调成均 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图8.12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示意图 3将制备的试样充分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 1一显示屏:2一电藏铁:3带标尺的圆锥仪 填样时不应留有空隙,对较干的试样应充分搓揉, 4一试样杯:5控制开关:6开降座 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面。 父
-5- 第三章 界限含水率试验 “土力学”课程中在“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一章中“土的物理状态指标”一 节涉及这部分内容。土体是三相介质,由固体颗粒、水和气所组成,尽管决定土体性质的 是固体颗粒,但是水对土体特别是细颗粒土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含水率的变化土体可能 呈现固态、半固态、可塑态和流态,其中的分界含水率即为界限含水率,其中区别半固态 与可塑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塑限,区别可塑态与流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塑限和液限 能够通过试验方法测定。 由液限和塑限能够确定塑性指数,进而进行细粒土的分类定名。根据天然含水率和液 限、塑限能够确定土体的液性指数,进而能够判定粘性土的稠度状态,即软硬程度,因此 液限和塑限是进行粘性土的分类定名和物理状态评价的重要指标。 界限含水率试验一般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此外也可以采用碟式仪测定液限,配 套采用搓条法测定塑限,前者目前应用得更加普遍。 关于界限含水率试验在“土工试验方法标准”8 中做出详细规定。摘录如下。 8 界限含水率试验 8.1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8.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 0.5mm 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 5%的土。 8.1.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图 8.1.2):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 关和试样杯。圆锥仪质量为 76g,锥角为 30o ;读数 显示宜采用光电式、游标式和百分表式;试样杯内 径为 40mm,高度为 30mm。 2 天平:称量 200g,最小分度值 0.01g。 8.1.3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 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 0.5mm 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 0.5mm 筛。 2 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 250g;采用风干试样时,取 0.5mm 筛下的代表性土 样 200g,将试样放在橡皮板上用纯水将土样调成均 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3 将制备的试样充分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 填样时不应留有空隙,对较干的试样应充分搓揉, 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面。 图 8.1.2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示意图 1—显示屏;2—电磁铁;3—带标尺的圆锥仪; 4—试样杯;5—控制开关;6—升降座
4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 磁铁吸住圆锥。 5调节零点,将屏幕上的标尺调在零位,调整升降座、使圆锥尖接触试样表面,指示 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5s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显示在屏幕上),取出试样杯, 挖去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锥体附近的试样不少于10g,放入称量盒内,测定含水率。 6将全部试样再加水或吹干并调匀,重复本条3至5款的步骤分别测定第二点、第三 点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及相应的含水率。液塑限联合测定点应不少于三点。 注:圆推入土深度宜为3-4mm,7-9mm,1517mm。 8.1.4试样的含水率应按本标准式(4.0.4)计算。 8.1.5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图 8.15),三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如图中A线。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时,通过高含水率的点 和其余两点连成二条直线,在下沉为2mm处查得相应的2个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 值小于2%时,应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点连一直线如图B线,当两个含水 率的差值大于、等于2%时,重做试验。 8.1.6在含水率与圆锥下沉深度的关系图(见本标准图8.1.5)上查得下沉深度为17mm所 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10mm所 对应的含水率为l0mm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 2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取值以百分数表示, 准确至0.1%。 817塑性指数应按下式计算: Ip=WL-Wp (8.1.7) 式中 塑性指数 WI- -液限(%): 一塑限(%)。 818液性指数应按下式计算: 1-地- (8.1.8) 1。 式中上—液性指数,计算至0.01。 图8.1.5圆惟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 819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表 8.1.9 6
-6- 4 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 磁铁吸住圆锥。 5 调节零点,将屏幕上的标尺调在零位,调整升降座、使圆锥尖接触试样表面,指示 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 5s 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显示在屏幕上),取出试样杯, 挖去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锥体附近的试样不少于 10g,放入称量盒内,测定含水率。 6 将全部试样再加水或吹干并调匀,重复本条 3 至 5 款的步骤分别测定第二点、第三 点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及相应的含水率。液塑限联合测定点应不少于三点。 注:圆锥入土深度宜为 3~4mm,7~9mm,15~17mm。 8.1.4 试样的含水率应按本标准式(4.0.4)计算。 8.1.5 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图 8.1.5),三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如图中 A 线。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时,通过高含水率的点 和其余两点连成二条直线,在下沉为 2mm 处查得相应的 2 个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 值小于 2%时,应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点连一直线如图 B 线,当两个含水 率的差值大于、等于 2%时,应重做试验。 8.1.6 在含水率与圆锥下沉深度的关系图(见本标准图 8.1.5)上查得下沉深度为 17mm 所 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 10mm 所 对应的含水率为 10mm 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 2mm 所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取值以百分数表示, 准确至 0.1%。 8.1.7 塑性指数应按下式计算: P LP I ww = − (8.1.7) 式中 IP——塑性指数; wL——液限(%); wP——塑限(%)。 8.1.8 液性指数应按下式计算: 0 P L P w w I I − = (8.1.8) 式中 IL——液性指数,计算至 0.01。 8.1.9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表 8.1.9。 图 8.1.5 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
表8.1.9界限含水率试验记录(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工程名称 试验者」 工程编号 计算者 试验日期 校核者 湿土质量 干土质量 含水率 液限 塑限 塑性 调惟下沉深度 % % 9% 指数 (mm) 号 (1) (2) (3=121x (4) (5) (64H5) 100
-7- 表 8.1.9 界限含水率试验记录(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工程名称 试验者 工程编号 计算者 试验日期 校核者 试样编号 圆锥下沉深度 (mm) 盒 号 湿土质量 (g) 干土质量 (g) 含水率 (%) 液限 (%) 塑限 (%) 塑性 指数 (1) (2) (3)=[(1)/(2)-1]× 100 (4) (5)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