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筑材料 实验讲义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 道路工程实验室 2012年4月
0 道路建筑材料 实验讲义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 道路工程实验室 2012 年 4 月
目 录 实验教学大纲 1学时、学分 2.实验教学目的 3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5考核方式 6.使用教材、主要参考书 附:尖物核肉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模板 实验指导书 (一)沥青材料实验 实验1-】沥青针入度试验 7页 实验12沥青延度试验 10页 实验13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13页 (二)沥青混合料实验 实验21粗、细集料的筛析试验 16页 2.1.1粗集料的筛析试验 16页 2.1.2细集料的筛析试验 19页 213旷粉的箭分试验 实验2-2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221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备 2.2.2沥青混合料物理指标测定 27页 2.2.3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30页 2.2.4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33页
1 目 录 实验教学大纲 1.学时、学分 2 页 2.实验教学目的 2 页 3.主要仪器设备 3 页 4. 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4 页 5.考核方式 4 页 6. 使用教材、主要参考书 4 页 附 1 实验评分标准表 5 页 附 2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模板 6 页 实验指导书 (一)沥青材料实验 实验 1-1 沥青针入度试验 7 页 实验 1-2 沥青延度试验 10 页 实验 1-3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13 页 (二)沥青混合料实验 实验 2-1 粗、细集料的筛析试验 16 页 2.1.1 粗集料的筛析试验 16 页 2.1.2 细集料的筛析试验 19 页 2.1.3. 矿粉的筛分试验 22 页 实验 2-2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23 页 2.2.1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备 24 页 2.2.2 沥青混合料物理指标测定 27 页 2.2.3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30 页 2.2.4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33 页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道路建筑材料 英文名称:Paving Building Materials 是否独立设课:否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类 实验课程性质:必修 实验项目数:4 必做实验项目数:3 选做实验项目数:1 开放实验项目数:4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数:1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12 课程总学分:2.0 实验学分:0.5 二、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水泥试验 1通过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水泥胶砂试件强度试验,熟悉其 实验和单项评定方法。 2掌握水泥合格评定方法。 3熟悉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二)混凝土综合性试验 1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和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拌和物试验、强度实验,掌握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基本方法和混凝土基本性质、性能评价方法: 2.通过该综合设计型实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1.通过沥青三大指标实验,熟知沥青的条件温度、条件粘度及沥青材料的感温性。 2.掌握沥青三大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沥青标号的划分
2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道路建筑材料 英文名称:Paving Building Materials 是否独立设课: 否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类 实验课程性质: 必修 实验项目数:4 必做实验项目数:3 选做实验项目数:1 开放实验项目数:4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数:1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 32 实验学时:12 课程总学分: 2.0 实验学分:0.5 二、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水泥试验 1.通过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水泥胶砂试件强度试验,熟悉其 实验和单项评定方法。 2.掌握水泥合格评定方法。 3.熟悉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二)混凝土综合性试验 1.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和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拌和物试验、强度实验,掌握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基本方法和混凝土基本性质、性能评价方法; 2.通过该综合设计型实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1. 通过沥青三大指标实验,熟知沥青的条件温度、条件粘度及沥青材料的感温性。 2. 掌握沥青三大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沥青标号的划分
3.熟悉沥青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质和技术标淮。 (四)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实验(综合设计型) 1.学生通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实验,掌握沥青混合料的试件制备方法:掌握沥青混合 料的物理常数、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和残留稳定度的测定方法。 2.通过该综合设计型实验,掌握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矿质混合料级配设计和 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设计):掌握道路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及技术要求,了解材料路用性 能的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 三、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设备名称 对应实验项目 数量 备注 1 浙青针入度试验仪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2 调温调速沥青延度测定仪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3 沥青软化点试验仪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1 4 净浆搅拌机 5 胶砂搅拌机 6 水泥稠度测定仪 7 压力实验机 8 混凝土电通量测定仪 9 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 10 20升全自动混合料拌和机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11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大功率电动脱膜机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13 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主机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3 3. 熟悉沥青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四)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实验(综合设计型) 1. 学生通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实验,掌握沥青混合料的试件制备方法;掌握沥青混合 料的物理常数、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和残留稳定度的测定方法。 2. 通过该综合设计型实验,掌握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矿质混合料级配设计和 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设计);掌握道路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及技术要求,了解材料路用性 能的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 三、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实验设备名称 对应实验项目 数量 备注 1 沥青针入度试验仪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1 2 调温调速沥青延度测定仪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1 3 沥青软化点试验仪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1 4 净浆搅拌机 5 胶砂搅拌机 6 水泥稠度测定仪 7 压力实验机 8 混凝土电通量测定仪 9 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 10 20 升全自动混合料拌和机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1 11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1 12 大功率电动脱膜机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1 13 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主机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1
四、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学时实哈实哈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面向专 分配要求 类型 人 业编号 备注 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 水泥试验 间、安定性、水泥胶砂试 3 必做验证型 4 件强度 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 沥青三大指标试 6 必做验证型 4 和软化点试验 设计型 3 混凝土综合试验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和 物试验、强度实验 3 必做综合型 4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 筛析试验:沥青混合料的 试件制备、物理指标试验 4选做 设计型 试验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综合型 4 5 车辙实验 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动 设计型 急定度 选做 综合型 4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 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的电通 透性试验方法及因 量、氯离子渗透系数 选做 设计型 素分析 综合型 注:适用专业、年级:1、交通工程、二年级。 五、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按照规定格式文本撰写。 2、考核方式: (1)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出勤情况、过程管理、撰写实验报告。 (2)实验课考核成绩确定,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等。按照出勤情况、过程 管理、实验报告综合评定。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为20%-30%。 六、使用教材、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1)王宝民潘宝峰钟阳.道路建筑材料.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年。 2、主要参考书: (1)李立寒张南鹭.道路建筑材料.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实验教学大纲制订者:王宝民王抒红 审定者:陈静云王立久 建设工程学部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 建材实验室 道路实验室 二零一二年四月
4 四、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分配 实验 要求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面向专 业编号 备注 1 水泥试验 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 间、安定性、水泥胶砂试 件强度 3 必做 验证型 4 1 2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 和软化点试验 6 必做 验证型 4 1 3 混凝土综合试验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和 物试验、强度实验 3 必做 设计型 综合型 4 1 4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 试验 筛析试验;沥青混合料的 试件制备、物理指标试验、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4 选做 设计型 综合型 4 1 5 车辙实验 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动 稳定度 2 选做 设计型 综合型 4 1 6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 透性试验方法及因 素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的电通 量、氯离子渗透系数 2 选做 设计型 综合型 4 1 注:适用专业、年级:1、交通工程、二年级。 五、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按照规定格式文本撰写。 2、考核方式: (1)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出勤情况、过程管理、撰写实验报告。 (2)实验课考核成绩确定,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等。按照出勤情况、过程 管理、实验报告综合评定。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为 20%-30%。 六、使用教材、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1)王宝民 潘宝峰 钟阳.道路建筑材料.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9 年。 2、主要参考书: (1)李立寒 张南鹭.道路建筑材料.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年。 实验教学大纲制订者:王宝民 王抒红 审定者:陈静云 王立久 建设工程学部 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 建材 实验室 道路 实验室 二零一二 年 四 月
附1实验评分标准表 项目 分值 要求 实验预习 5 1.1预习报告撰写 10 对实验预习题日进行充分准备 12问题的理解掌握 思考准备实验项目,积极回答实验过程中的问愿 实验操作 2.1实聆态度 5 认真,勤劳,不迟到早退 22团队贡献度 10 积极参与、能进行良好的分工,协作,组织实施 23实险操作 10良好的实验动手和操作能力 2.4创造性 10 能对实验结果或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桥,并有相应处理办法 实验报告 3.1报告撰写规范 实验报告格式规范,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说 明书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 32实验描述 各部分内容完整无缺。包括实验愿目、目的、分析、方案方法、测量计算、步 骤过程、及实验时间、组织分工等,撰写的每一部分注明主要完成人。 实验原始数据汇总详实准确、分析处理过程清晰、实验结果描述完整准确,对 3.3实聆数据 实验结要有检验、或误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讲行检验。 3.4实验结论及分析 验结果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评价分析、提出结论性和政进性意见。归纳的结 轮科学严密:完成所有实验题目规定的内容 3.5实验过程中通到的问 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避进行,分析总结 题及分析、对策 3.6实验收获 包括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分析、对策:汇报过程中对问趣的解答,心 得体会
5 附 1 实验评分标准表 项目 分值 要求 实验预习 15 1.1 预习报告撰写 10 对实验预习题目进行充分准备 1.2 问题的理解掌握 5 思考准备实验项目,积极回答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实验操作 35 2.1 实验态度 5 认真,勤劳,不迟到早退 2.2 团队贡献度 10 积极参与、能进行良好的分工,协作,组织实施 2.3 实验操作 10 良好的实验动手和操作能力 2.4 创造性 10 能对实验结果或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相应处理办法 实验报告 50 3.1 报告撰写规范 5 实验报告格式规范,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说 明书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 3.2 实验描述 10 各部分内容完整无缺。包括实验题目、目的、分析、方案方法、测量计算、步 骤过程、及实验时间、组织分工等,撰写的每一部分注明主要完成人。 3.3 实验数据 10 实验原始数据汇总详实准确、分析处理过程清晰、实验结果描述完整准确,对 实验结果有检验、或误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检验。 3.4 实验结论及分析 15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评价分析、提出结论性和改进性意见。归纳的结 论科学严密;完成所有实验题目规定的内容 3.5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及分析、对策 5 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3.6 实验收获 5 包括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分析、对策;汇报过程中对问题的解答,心 得体会
附2实验报告格式内容模板 (报告正文) 实验题目名称标题黑体三号加粗) 组长:XXX心(宋体小四) 组员:XXX:XXX (小标恋黑体小四号加粗:正文宋体小四,行间距1.25倍:图表标题宋体五号) 实验目的 该实验研究的任务目标 背景意义 阐述本实验项目研究的背景,及其价值意义。 实验任务分解 针对实验题目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任务分解,将实验项目拆分成几个小的实 验内容单元。 实验原理 说明本实验的实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 1)实验介绍及其工作原理、运行时程: 2)分析该实验涉及的参量及其之间关系: 3)需要的实验条件及实验工况设计,即实验需要控制的参数: 4)实验需要测量的参数: 实验步骤 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 原始数据记录(数据整理及误差分析) 对实验原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数据计算,及测量误差分析 实验数据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结果,对所进行的实验研究问题进行分析。 实验结论及展望 对实验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收获与体会 含干扰因素讨论
6 附 2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模板 (报告正文) 实验题目名称(标题黑体三号加粗) 组长:XXXX (宋体小四) 组员:XXX ;XXX (小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正文宋体小四,行间距 1.25 倍;图表标题宋体五号) 实验目的 该实验研究的任务目标 背景意义 阐述本实验项目研究的背景,及其价值意义。 实验任务分解 针对实验题目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任务分解,将实验项目拆分成几个小的实 验内容单元。 实验原理 说明本实验的实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 1) 实验介绍及其工作原理、运行过程; 2) 分析该实验涉及的参量及其之间关系; 3) 需要的实验条件及实验工况设计,即实验需要控制的参数; 4) 实验需要测量的参数; 实验步骤 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 原始数据记录(数据整理及误差分析) 对实验原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数据计算,及测量误差分析 实验数据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结果,对所进行的实验研究问题进行分析。 实验结论及展望 对实验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收获与体会 含干扰因素讨论
实验1-1沥青针入度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 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贯入时间5s,以0.1mm 计。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 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 均匀的样品 针入度指数PI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宜在15℃、25℃、30℃等3个或3个以 上温度条件下测定针入度后按规定的方法计算得到,若30℃时的针入度值过大,可采用5℃ 代替。 当量软化占T。m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8O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浙青的高温稳定性 当量胞点T12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二实验设备(仪具)与材料 2.1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入深度准确至 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 另附50g±0.05g祛码 只 试验时总质 100g±0.05g 当采用其它试验条件时,应在试 结果中 。化 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仪器设有 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针连杆易于装拆,以使检查其质量。仪器还设有可 自由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 情况。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各项要求与此项相同,温度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针入度值采 用位移计测定, 并能 示或记录 且应对自 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 为提高测试精 度,不同温度的针入度试验宜采用自动针入度仪进行。 2.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60,表面粗糙度Ra02um-0.3um 针及针杆总质量2.5g士0.05g,针杆上应打印有号码标志,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筒),以 免碰撞针尖,每根针必须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并定期进行检验。 2.3盛样皿:金属制, 圆柱形平底。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 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 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200~350):对针入度大于350的试 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试样体积不少于125mL。 2.4恒温水槽:容量不少于1L,控温的准确度为0.1℃。水槽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架,位 于水面下不得少于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处。 2.5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1L,深度不少于80mm。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 样皿稳定 2.6温度计:0℃一50℃,分度为0.1℃。 2.7秒表:分度0.ls。 28盛样皿盖: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 2.9溶剂:三氯乙烯等。 2.10其它: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锅等。 三方法与步骤 3.1准备工作
7 实验 1-1 沥青针入度试验 一 实验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 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 25 ℃,荷重 100g,贯入时间 5s,以 0.1mm 计。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针入度指数 PI 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宜在 15 ℃、25℃、 30℃等 3 个或 3 个以 上温度条件下测定针入度后按规定的方法计算得到,若 30℃时的针入度值过大,可采用 5℃ 代替。 当量软化点 T800 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 800 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 当量脆点 T1.2 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 1.2 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二 实验设备(仪具)与材料 2.1 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入深度准确至 0. 1mm 的仪器均可使用。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 50g±0.05g,另附 50g±0.05g 祛码 一只,试验时总质量为 100g±0.05g。当采用其它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仪器 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仪器设有 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针连杆易于装拆,以便检查其质量。仪器还设有可 自由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 情况。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各项要求与此项相同,温度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针入度值采 用位移计测定,并能自动显示或记录,且应对自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为提高测试精密 度,不同温度的针入度试验宜采用自动针入度仪进行。 2.2 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 HRC54~60,表面粗糙度 Ra0.2μm~0.3μm, 针及针杆总质量 2. 5g 士 0.05g,针杆上应打印有号码标志,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筒),以 免碰撞针尖,每根针必须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并定期进行检验。 2.3 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小盛样皿的内径 55mm,深 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 于 200);大盛样皿内径 70mm,深 45mm(适用于针入度 200~350);对针入度大于 350 的试 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 60mm,试样体积不少于 I25mL。 2.4 恒温水槽:容量不少于 1L,控温的准确度为 0.1℃。水槽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架,位 于水面下不得少于 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于 50mm 处。 2.5 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 1L,深度不少于 80mm。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 样皿稳定。 2.6 温度计:0℃~50℃,分度为 0.1℃。 2.7 秒表:分度 0.ls。 2.8 盛样皿盖: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 2.9 溶剂:三氯乙烯等。 2.10 其它: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锅等。 三 方法与步骤 3. 1 准备工作
3.11按规定的方法准备试样。 3.1.2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要求的试验温度25℃,或15℃,30℃(5℃)…等, 保持稳定。 3.13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 并盖上盛样皿,以 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1h~5h(小盛样皿)、1.5h~2h(大 盛样皿)或2h一2.5h(特殊盛样皿)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1h~1.5h(小 盛样皿)、1.5h2h(大试样皿)或2h~2.5h(特殊盛样皿). 314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它外来物.无明品 用三氯乙烯或其它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拭干。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用螺丝固紧。按 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祛码。 32试验步骤 3.2.1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 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 322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 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 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 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3.2.3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 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注:当采用自动针 变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入试样同时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 3.2.4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准确 至0.5(0.1mm)。 3.2.5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 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 度。每次试验应换 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搭净,再 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3.2.6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 样中,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327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的方法在15℃、25℃、30℃(或5℃)3个或3个以 上(必要时增加10℃,20℃等)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四结果整理 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下列允许偏差范围内时,计算3 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0.1m为单位。 针入度 允许差值 0-49 2 50-149 150~249 12 250-500 20 当试验值不符合此要求时,应重新进行。 当试验结果小于50(0.1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2(0.1m),复现性试验的
8 3.1.1 按规定的方法准备试样。 3.1.2 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要求的试验温度 25℃,或 15℃,30℃(5℃)…等, 保持稳定。 3.1.3 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 10mm,并盖上盛样皿,以 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 15℃~30℃室温中冷却 1h~5h(小盛样皿)、1. 5h~2h(大 盛样皿)或 2h~2.5h(特殊盛样皿)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 1h~1.5h(小 盛样皿)、1. 5h~2h(大试样皿)或 2h~2.5h(特殊盛样皿)。 3.1.4 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它外来物,无明显 摩擦。用三氯乙烯或其它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拭干。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用螺丝固紧。按 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祛码。 3.2 试验步骤 3.2.1 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 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 10mm。 3.2.2 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 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 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3.2.3 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 5s 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 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注:当采用自动针入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入试样同时开始,至 5s 时自动停止。 3.2.4 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准确 至 0.5(0.1mm)。 3.2.5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 3 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 10mm。 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 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 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3.2.6 测定针入度大于 200 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 3 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 样中,直至 3 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3.2.7 测定针入度指数 PI 时,按同样的方法在 15℃、25℃、30℃(或 5℃)3 个或 3 个以 上(必要时增加 10℃,20℃等)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四 结果整理 同一试样 3 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下列允许偏差范围内时,计算 3 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 0.1mm 为单位。 针入度 允许差值 0~49 2 50~149 4 150~249 12 250~500 20 当试验值不符合此要求时,应重新进行。 1. 当试验结果小于 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 2(0.1mm),复现性试验的
允许差为4(0.1m). 2.当试验结果等于或大于50(0.1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4%,复现 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8% 五试验记录 沥青针入度试验记录表 试样编号 试样名称 指针读数 试验温度 试验时间 试验荷载 平均针入度 试验次封 标准针穿标准针穿 (℃) (s) (N) 针入度Pa(0.1m) 入前 入后 3 淮确度 校核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试验日期 六.实验结果分析 )对实验原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数据计算,及测量误差分析 2)通过实验数据结果,对所进行的实验研究问题进行分析。 七.实验心得和体会 对实验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9 允许差为 4(0.1mm)。 2. 当试验结果等于或大于 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 4%,复现 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 8%。 五 试验记录 沥青针入度试验记录表 试样编号 试样名称 试验次数 试验温度 (℃) 试验时间 (s) 试验荷载 (N) 指针读数 平均针入度 Pen(0.1mm) 标准针穿 入前 标准针穿 入后 针入度 1 2 3 准确度 校核 试验者_____________ 计算者___________ 校核者___________ 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 六.实验结果分析 1) 对实验原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数据计算,及测量误差分析 2) 通过实验数据结果,对所进行的实验研究问题进行分析。 七.实验心得和体会 对实验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