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运输成本可以解释空间市场整合中的交易成本吗? 大,据已有研究估计可能达到8-10%(何安华等,2013)。另外,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都有损耗。 本文估算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损耗率。 5)保障结果。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居民个体层面的营养与健康,即所有人获得足够的食物 居民的营养摄入水平不是均质的,通常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当膳食热量摄入长期低于最低需求就会 出现营养不良问题。最低膳食热量需求因人种、年龄、性别、体重、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根据 国际粮农组织报告,平均而言,中国人日均最低热量需求的参考值为1910千卡。目前,中国尚缺 乏营养不良发生率的系统调査和统计数据。本文根据膳食热量供给水平以及热量分配不均衡状况估 计膳食热量摄入不足人口的比例,用以衡量营养不良发生率 6)稳定性(脆弱性)。粮食安全是可靠还是脆弱,首先取决于国内粮食供给是否稳定。我们 认为,可以从储备、自给和减缓产出波动三个方面来加强粮食供给的稳定性。收储和储备的投放是 平抑市场波动的主要工具,因此储备率对市场稳定性和粮食安全都是重要指标。提高自给自足水平, 就等于把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国际上衡量粮食自给水平的通用指标是谷物自给率,中国更常 用的是包括谷物、大豆和薯类在内的广义粮食自给率。为综合反映中国总体的粮食自给水平,本文 同时使用谷物自给率和粮食自给率指标。减缓产出波动是供给稳定性的基础,本文用总产波动率来 衡量产出波动。另外,市场波动的直接体现是价格波动,我们选取国内价格波动率指标来衡量粮食 市场的稳定性。 (7)可持续性。多数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关注的是当前生产和供给,缺乏对未来可持续性的考 虑,忽视了当前生产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在可持续问题日益突显的今天,有必要将可持续 性纳入粮食安全的评价体系中。具体来说,我们考虑了资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三个 方面。在资源可持续性方面,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面临的最大压力在于耕地和水资源短缺,考虑到 数据可得性,我们选取人均耕地作为这方面的代表性指标。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农业生产的影响比 较广泛,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与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及畜禽粪污排放相关的面源污染。鉴于农药成 分复杂、畜禽粪污排放数据缺乏,我们选取了化肥施用量作为代表指标。经济可持续性方面,主要 是农业和粮食生产必须有合适的投入产出回报,确保农民有从事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根据经 验,农产品出售价格(生产者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从事 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使用农业投入产出相对价格变化作为代表指标 (8)政府调控。政府对粮食安全的支持和调控,体现在生产、分配、储备、运销、技术研发与 推广等多个环节,采用的措施也多种多样,如补助、补贴、配送服务、物质支持、技术支持、税费 减免等,在其中选一两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政府对粮食安全的支持与调控难免有失全面。鉴于支持 与调控的力度总体上体现在财政投入上,我们选择广义的政府财政支农指标:用人均财政支农水平 衡量粮食调控和支持的能力,用财政支农投入占农业产值比重衡量调控和支持的强度。 以上8个方面的指标共同构成了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Fao,MethodologyfortheMeasurementofFoodDeprivationUpdatingtheMinimumdIetaryEnergyRequirements(http:// www.fao.org/fileadmin/templates/ess/documents/foodsecuritystatistics/'metadata/undemourishmentmethodologypdf Rome, October, 2008) 数据主要包括谷物和大豆运输成本可以解释空间市场整合中的交易成本吗? - 18 - 大,据已有研究估计可能达到8-10%(何安华等,2013)。另外,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都有损耗。 本文估算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损耗率。 (5)保障结果。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居民个体层面的营养与健康,即所有人获得足够的食物。 居民的营养摄入水平不是均质的,通常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当膳食热量摄入长期低于最低需求就会 出现营养不良问题。最低膳食热量需求因人种、年龄、性别、体重、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根据 国际粮农组织报告①,平均而言,中国人日均最低热量需求的参考值为1910千卡。目前,中国尚缺 乏营养不良发生率的系统调查和统计数据。本文根据膳食热量供给水平以及热量分配不均衡状况估 计膳食热量摄入不足人口的比例,用以衡量营养不良发生率。 (6)稳定性(脆弱性)。粮食安全是可靠还是脆弱,首先取决于国内粮食供给是否稳定。我们 认为,可以从储备、自给和减缓产出波动三个方面来加强粮食供给的稳定性。收储和储备的投放是 平抑市场波动的主要工具,因此储备率对市场稳定性和粮食安全都是重要指标。提高自给自足水平, 就等于把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国际上衡量粮食自给水平的通用指标是谷物自给率,中国更常 用的是包括谷物、大豆和薯类在内的广义粮食自给率。为综合反映中国总体的粮食自给水平,本文 同时使用谷物自给率和粮食自给率指标②。减缓产出波动是供给稳定性的基础,本文用总产波动率来 衡量产出波动。另外,市场波动的直接体现是价格波动,我们选取国内价格波动率指标来衡量粮食 市场的稳定性。 (7)可持续性。多数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关注的是当前生产和供给,缺乏对未来可持续性的考 虑,忽视了当前生产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在可持续问题日益突显的今天,有必要将可持续 性纳入粮食安全的评价体系中。具体来说,我们考虑了资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三个 方面。在资源可持续性方面,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面临的最大压力在于耕地和水资源短缺,考虑到 数据可得性,我们选取人均耕地作为这方面的代表性指标。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农业生产的影响比 较广泛,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与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及畜禽粪污排放相关的面源污染。鉴于农药成 分复杂、畜禽粪污排放数据缺乏,我们选取了化肥施用量作为代表指标。经济可持续性方面,主要 是农业和粮食生产必须有合适的投入产出回报,确保农民有从事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根据经 验,农产品出售价格(生产者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从事 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使用农业投入产出相对价格变化作为代表指标。 (8)政府调控。政府对粮食安全的支持和调控,体现在生产、分配、储备、运销、技术研发与 推广等多个环节,采用的措施也多种多样,如补助、补贴、配送服务、物质支持、技术支持、税费 减免等,在其中选一两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政府对粮食安全的支持与调控难免有失全面。鉴于支持 与调控的力度总体上体现在财政投入上,我们选择广义的政府财政支农指标:用人均财政支农水平 衡量粮食调控和支持的能力,用财政支农投入占农业产值比重衡量调控和支持的强度。 以上8个方面的指标共同构成了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① Fao, Methodology for the Measurement of Food Deprivation: Updating the Minimum Dietary Energy Requirements (http:// www.fao.org/fileadmin/templates/ess/documents/food_security_statistics/metadata/Undernourishment_methodology.pdf, Rome, October, 2008). ②数据主要包括谷物和大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