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3期马鹏,等:油菜-水稻轮作模式下油菜季氮肥投入与水稻季氮肥运筹对杂交籼稻光合生产力及产量的影响25 作基肥施用,基肥在移栽前1天施入,分蘖肥于移用量,分别于倒4叶和倒2叶期施用。油菜收获后 栽后第7天施用,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相同施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如表1所示。 表1油菜收获后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 Table 1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paddy soil after harvesting rape 氮肥投入有机质/gkg)全氮/gkg)碱解氮/mgkg3)速效磷(mgkg)速效钾mgkg)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rganic matter Total nitrogen Available nitrogen Available phosphorus Available potassium 常规施氮 12847a 65.86a Conventional nitroger fertilizer application 减量施氮 1.65b 117.36b 2503b 61.32b 6.15a Reduced nitrogen er application 列数据后的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L I)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LSD method) 供试水稻品种为‘F优498’,该品种属籼型边行保护行,其余杂交稻植株均单打单收,晒干后 三系杂交水稻,抗逆性强,耐热性较弱,产量较高。折算成容许含水量13,5%记为实收产量 采用旱育秧,于2018年4月17日播种,5月23日1.4相关参数计算 人工移栽,单株种植,株行距为33cm×16.7cm,其 光合势=1/2(S1+S2)(12-t1), 他田间管理措施与当地高产栽培技术相同。 式中,S、S2分别为拔节期及齐穗期测定的叶面积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1、2分别为拔节期及齐穗期测定叶面积的时间 1.3.1土壞基础理化性质油菜收获后利用五点 茎鞘物质输出率=(齐穗期茎鞘干质量-成熟期 采样法收集土壤样品,取0-20cm耕层土壤带回实茎鞘干质量y齐穗期茎鞘干质量×100%, 验室于阴凉通风处风干,磨细过筛后置于干燥处保 茎鞘物质转换率=(齐穗期茎鞘干质量-成熟期 存。土壤pH用电位法测定,水土质量比为25:1;茎鞘干质量γ籽粒干质量×100%。 有机质含量用K2Cn2Oy-H2SO4稀释热法测定;全15数据分析 氮含量采用FOSS-8400凯氏定氮仪测定;速效磷含 采用 Microsoft excel2016统计数据,采用DPS 量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含量采用火焰光7.0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用LSD法分析不同处理 度法测定。 在P<005水平的差异显著性,采用 Origin90软件 1.3.2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于齐穗期、齐作图 穗后15d的09:00-11:00使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 2结果与分析 统L-6400(美国L-COR公司生产)测定剑叶净光 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每个处理取5片21油菜季减量施氮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生长基本一致的叶片进行测定,重复3次 常规施氮处理油菜的平均产量为2.59thm-2, 1.33叶面积各小区分别于拔节期和齐穗期选减量施氮处理油菜的平均产量为222thm2,比常 择生长基本一致的植株3株,用叶面积仪CL-203测规施氮处理显著减产1428%,说明减量施氮会降低 定拔节期叶面积和齐穗期高效叶面积,并计算叶面油菜产量。 积指数,其中高效叶面积为有效茎蘖上3叶的总22油菜季减量施氮与水稻季氮肥运筹对杂交籼 面积 稻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的影响 1.34杂交稻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于拔节期、 由表2可知,油菜季施氮量对杂交稻拔节期和 齐穗期和成熟期取田间长势基本一致的植株3株,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的影响不显著,水稻季 分茎、叶片和穗3部分于105℃杀青30min,75℃氮肥运筹影响显著,二者交互效应的影响也达到显 烘干72h至恒质量,称取各部分干质量,计算茎鞘著水平。相对于常规施氮,减量施氮处理杂交稻拔 物质输出率和转化率。 节期叶面积指数增加561%,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 1.3.5测产与考种杂交稻成熟时,每个小区除去拔节期至齐穗期光合势分别增加8.57%和2.90%。作基肥施用,基肥在移栽前 1 天施入,分蘖肥于移 栽后第 7 天施用,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相同施 用量,分别于倒 4 叶和倒 2 叶期施用。油菜收获后 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如表 1 所示。 供试水稻品种为‘F 优 498’,该品种属籼型 三系杂交水稻,抗逆性强,耐热性较弱,产量较高。 采用旱育秧,于 2018 年 4 月 17 日播种,5 月 23 日 人工移栽,单株种植,株行距为 33.3 cm×16.7 cm,其 他田间管理措施与当地高产栽培技术相同。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土壤基础理化性质 油菜收获后利用五点 采样法收集土壤样品,取 0~20 cm 耕层土壤带回实 验室于阴凉通风处风干,磨细过筛后置于干燥处保 存。土壤 pH 用电位法测定,水土质量比为 2.5∶1; 有机质含量采用 K2Cr2O7 -H2SO4 稀释热法测定;全 氮含量采用 FOSS-8400 凯氏定氮仪测定;速效磷含 量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含量采用火焰光 度法测定。 1.3.2    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 分别于齐穗期、齐 穗后 15 d 的 09:00—11:00 使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 统 LI-6400(美国 LI-COR 公司生产) 测定剑叶净光 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每个处理取 5 片 生长基本一致的叶片进行测定,重复 3 次。 1.3.3    叶面积 各小区分别于拔节期和齐穗期选 择生长基本一致的植株 3 株,用叶面积仪 CI-203 测 定拔节期叶面积和齐穗期高效叶面积,并计算叶面 积指数,其中高效叶面积为有效茎蘖上 3 叶的总 面积。 1.3.4    杂交稻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于拔节期、 齐穗期和成熟期取田间长势基本一致的植株 3 株, 分茎、叶片和穗 3 部分于 105 ℃ 杀青 30 min,75 ℃ 烘干 72 h 至恒质量,称取各部分干质量,计算茎鞘 物质输出率和转化率。 1.3.5    测产与考种 杂交稻成熟时,每个小区除去 边行保护行,其余杂交稻植株均单打单收,晒干后 折算成容许含水量 13.5% 记为实收产量。 1.4 相关参数计算 光合势 = 1/2(S 1 +S 2)(t2 −t1), 式中,S1、S2 分别为拔节期及齐穗期测定的叶面积; t1、t2 分别为拔节期及齐穗期测定叶面积的时间。 茎鞘物质输出率=(齐穗期茎鞘干质量−成熟期 茎鞘干质量)/齐穗期茎鞘干质量×100%, 茎鞘物质转换率=(齐穗期茎鞘干质量−成熟期 茎鞘干质量)/籽粒干质量×100%。 1.5 数据分析 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16 统计数据,采用 DPS 7.05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用 LSD 法分析不同处理 在 P<0.05 水平的差异显著性,采用 Origin 9.0 软件 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季减量施氮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常规施氮处理油菜的平均产量为 2.59 t·hm−2 , 减量施氮处理油菜的平均产量为 2.22 t·hm−2,比常 规施氮处理显著减产 14.28%,说明减量施氮会降低 油菜产量。 2.2 油菜季减量施氮与水稻季氮肥运筹对杂交籼 稻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的影响 由表 2 可知,油菜季施氮量对杂交稻拔节期和 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的影响不显著,水稻季 氮肥运筹影响显著,二者交互效应的影响也达到显 著水平。相对于常规施氮,减量施氮处理杂交稻拔 节期叶面积指数增加 5.61%,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 拔节期至齐穗期光合势分别增加 8.57% 和 2.90%。 表 1 油菜收获后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1) Table 1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paddy soil after harvesting rape 氮肥投入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有机质/(g·kg−1) Organic matter 全氮/(g·kg−1) Total nitrogen 碱解氮/(mg·kg−1) Available nitrogen 速效磷/(mg·kg−1) Available phosphorus 速效钾/(mg·kg−1) Available potassium pH 常规施氮 Conventional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29.39a 1.87a 128.47a 26.20a 65.86a 6.19a 减量施氮 Reduced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27.03b 1.65b 117.36b 25.03b 61.32b 6.15a 1)同列数据后的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LSD法) 1)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LSD method)   第 3 期 马 鹏,等:油菜−水稻轮作模式下油菜季氮肥投入与水稻季氮肥运筹对杂交籼稻光合生产力及产量的影响 2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