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根据完整的本科生培养计划,完成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学习并修满规 定的学分,具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毕业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具有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团队合作意识。 2.掌握数学、物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运用物理学 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解释或理解物理规律。 3.了解物理学前沿和发展动态,新技术中的物理思想,熟悉物理学新发现、新理论、 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4.掌握必要的电子技术,能运用计算机基本原理和运用相关技术解决科研或管理问题 的能力。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英语),具有应用英语阅读、写作、交流和沟通能力。 6.了解一门或以上其它学科基础知识和方法原理。 7.具有课题调研、设计、数据处理和学术交流能力。 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专业核心课程(用于学位授予) 普通型: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理论力学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一入、数学物理方法。 国际型:普通物理1(力学、波动)(英文)、普通物理Ⅱ(电磁与光)(英文)、现代物 理学(英文)、热学(英文)理论力学(英文)、光学(英文)电动力学(英文)、量子力 学(英文)、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英文)、固体物理(一)(英文)、数学物理方法(英文)。 五、主要实践环节 普通物理实验(一)、普通物理实验(二)、普通物理实验(三)、近代物理实验、专业 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六、学分要求和学位授予 课程模块 课程性质 学分(普通型 学分(国际型》 通识选修课程 “文学与艺术”类 “文学与艺术”类 课程不少于2学分10课程不少于2学分10 基础培养 新生研讨课程 ≤4 ≤4 公共基础课程 64 64 专业核心课程 59 60 专业培养 专业选修课程 26 总学分 160 160 本专业学制4年,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在允许学习年限内,学生必须修满本专 44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根据完整的本科生培养计划,完成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学习并修满规 定的学分,具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毕业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具有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团队合作意识。 2.掌握数学、物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具有运用物理学 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解释或理解物理规律。 3.了解物理学前沿和发展动态,新技术中的物理思想,熟悉物理学新发现、新理论、 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4.掌握必要的电子技术,能运用计算机基本原理和运用相关技术解决科研或管理问题 的能力。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英语),具有应用英语阅读、写作、交流和沟通能力。 6.了解一门或以上其它学科基础知识和方法原理。 7.具有课题调研、设计、数据处理和学术交流能力。 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专业核心课程(用于学位授予) 普通型: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理论力学、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一)、数学物理方法。 国际型:普通物理 I(力学、波动)(英文)、普通物理 II(电磁与光)(英文)、现代物 理学(英文)、热学(英文)、理论力学(英文)、光学(英文)、电动力学(英文)、量子力 学(英文)、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英文)、固体物理(一)(英文)、数学物理方法(英文)。 五、主要实践环节 普通物理实验(一)、普通物理实验(二)、普通物理实验(三)、近代物理实验、专业 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六、学分要求和学位授予 课程模块 课程性质 学分(普通型) 学分(国际型) 基础培养 通识选修课程 “文学与艺术”类 课程不少于 2 学分 10 “文学与艺术”类 课程不少于 2 学分 10 新生研讨课程 ≤4 ≤4 公共基础课程 64 64 专业培养 专业核心课程 59 60 专业选修课程 27 26 总学分 160 160 本专业学制 4 年,允许学习年限为 3~6 年。在允许学习年限内,学生必须修满本专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