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这里我们将介绍作为公共选择理论最基本概念的经济人,它的含义以及它对公共福利的 影响。 2·1-1经济人的含义 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一样,公共选择理论也以“自利”为出发点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它 的分析出发点是:人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方面,任何个人,不论他是购买商品的消费者 还是提供商品的生产者,或者是某一政治团体的领袖,他的行为动机都是自利的,时刻关心 的是他的个人利益:另一方面,在行动上,他又是理性的,能够最充分地利用他所能得到的, 关于所处环境的信息,诸如价格、品质等,来最大化自身利益。这种理性的自利主义者,就 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经济人,经济人只是~种理论上的抽象,现实生活中有时也能见到真正 大公无私的非自利主义者,或极为自利却很不理性的人。但那只是个例,并不具有普遍性。 一般的经济个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者,一类是生产者。作为消费者,他的经济 人行为特点是,在特定的预算约束下,选择所应消费的物品的品种与数量,使自己所管到的 满足程度最大。这里的预算约束主要是有限的收入,使我们不可能什么都买,只能选择那些 对我们最有用、最必需的,这两个“最”实际上就是说我们会选购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满足的 商品。经济市场上的经济人 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由于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我们所面临的决策类型也不同:一种 是在自由市场和百货商店采购物品,或到劳务市场雇佣木工和保姆时,作为消费者的决策 另一种是我们作为生产组织的一员,譬如企业中的工人或技术人员等,对自己所从事的具体 工作以及工作的努力程度作出的决策;还有一种是作为生产的组织者,特别是一个企业的最 高领导者,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作的决策。虽然这些决策类型没有囊括所有可能的类型, 但却代表了经济生活中最有特色的三类。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它们的特点。 2·2-1作为消费者的经济人 让我们先回想一下自己在百货大楼的消费行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并不是见什 么就买什么,而是要经过一番挑选、比较,同时掂量一下口袋里的钞票,最后有选择地买回 那些我们认为最值得购买并且又买得起的商品。这种消费者的选择行为,仔细划分一下,是 由三部分组成的: (1)目标一一极大化自身效用,即满足程度。俗话说:“货比三家”。作为消费者,总 是希望买到最满意的商品。 (2)供选方案——可能买到的商品的种类与质量。由于面临着竞争性的市场,消费者 个人的购买力相对整个市场的供给规模来说,极其微小。消费者个体无力改变市场的供给状 况,只能是有什么买什么,在可能买到的物品中作最优选择罢了。 (3)环境约束一一主要指由收入决定的预算约束。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就拿电视机 的消费来说,十年前,一家有台黑白电视机就觉得挺满意的了;过两年彩电流行,买了台国 产的,刚开始看着蛮带劲,过些日子又觉得不如进口的直角屏幕过瘤:现在呢,不仅要买进 口名牌的,还必须是超大屏幕的“画王”,再配上放像机,摄像机等等。……然而世界上的资 源再丰富,也有个限度。以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人类无限的贪欲,这便构成了一对矛盾。幸好 市场上的商品都标有价格,我们只好量力而行了 消费者的选择决策,就是根据自身的购买能力,在所有可能买到的物品中,购买那种消 费者认为是最佳的品种与数量组合,以达到使自己获得最大程度满足的目的。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具有两方面特点 其一,它只是出于消费者的自利动机。消费者在个人选择时不仅不会,而且也很难意识这里我们将介绍作为公共选择理论最基本概念的经济人,它的含义以及它对公共福利的 影响。 2·1-1 经济人的含义 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一样,公共选择理论也以“自利”为出发点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它 的分析出发点是:人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方面,任何个人,不论他是购买商品的消费者, 还是提供商品的生产者,或者是某一政治团体的领袖,他的行为动机都是自利的,时刻关心 的是他的个人利益;另一方面,在行动上,他又是理性的,能够最充分地利用他所能得到的, 关于所处环境的信息,诸如价格、品质等,来最大化自身利益。这种理性的自利主义者,就 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经济人,经济人只是~种理论上的抽象,现实生活中有时也能见到真正 大公无私的非自利主义者,或极为自利却很不理性的人。但那只是个例,并不具有普遍性。 一般的经济个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者,一类是生产者。作为消费者,他的经济 人行为特点是,在特定的预算约束下,选择所应消费的物品的品种与数量,使自己所管到的 满足程度最大。这里的预算约束主要是有限的收入,使我们不可能什么都买,只能选择那些 对我们最有用、最必需的,这两个“最”实际上就是说我们会选购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满足的 商品。经济市场上的经济人 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由于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我们所面临的决策类型也不同:一种 是在自由市场和百货商店采购物品,或到劳务市场雇佣木工和保姆时,作为消费者的决策; 另一种是我们作为生产组织的一员,譬如企业中的工人或技术人员等,对自己所从事的具体 工作以及工作的努力程度作出的决策;还有一种是作为生产的组织者,特别是一个企业的最 高领导者,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作的决策。虽然这些决策类型没有囊括所有可能的类型, 但却代表了经济生活中最有特色的三类。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它们的特点。 2·2-1 作为消费者的经济人 让我们先回想一下自己在百货大楼的消费行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并不是见什 么就买什么,而是要经过一番挑选、比较,同时掂量一下口袋里的钞票,最后有选择地买回 那些我们认为最值得购买并且又买得起的商品。这种消费者的选择行为,仔细划分一下,是 由三部分组成的: (1)目标——极大化自身效用,即满足程度。俗话说:“货比三家”。作为消费者,总 是希望买到最满意的商品。 (2)供选方案——可能买到的商品的种类与质量。由于面临着竞争性的市场,消费者 个人的购买力相对整个市场的供给规模来说,极其微小。消费者个体无力改变市场的供给状 况,只能是有什么买什么,在可能买到的物品中作最优选择罢了。 (3)环境约束——主要指由收入决定的预算约束。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就拿电视机 的消费来说,十年前,一家有台黑白电视机就觉得挺满意的了;过两年彩电流行,买了台国 产的,刚开始看着蛮带劲,过些日子又觉得不如进口的直角屏幕过瘤;现在呢,不仅要买进 口名牌的,还必须是超大屏幕的“画王”,再配上放像机,摄像机等等。……然而世界上的资 源再丰富,也有个限度。以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人类无限的贪欲,这便构成了一对矛盾。幸好 市场上的商品都标有价格,我们只好量力而行了。 消费者的选择决策,就是根据自身的购买能力,在所有可能买到的物品中,购买那种消 费者认为是最佳的品种与数量组合,以达到使自己获得最大程度满足的目的。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具有两方面特点: 其一,它只是出于消费者的自利动机。消费者在个人选择时不仅不会,而且也很难意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