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期末复习(2) 第七章: 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1、有效核电荷(p!8 2、原子半径(pl19) 3、电离能(I)(p19 4、电子亲合能(Y)(p12) 5、电负性(x)(p124) 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x↑,吸引电子能力越大 6、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7、原子价(pl125) 第八章: 价键理论(电子配对法)(p129) 1、共价键的类型 σ键和π键(根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而分类)。单键:σ键:双键:一个σ键,一个π 键:叁键:一个σ键,两个π键。σ键的重叠程度比π键大,∴π键不如σ键牢固。 2、键参数(p134) (1)键长(1)(用X射线法 成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的(平均)距离。两个原子共价半径之和=键长。键长越短,键能越 大,共价键越牢固。 (2)键能(EB 衡量共价键强弱的物理量。多原子分子,指的是平均键能 3)键角(0) 键角指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键长和键角确定,分子构型就确定了 、分子间力 1、分子间力(范德华力)(p144) (1)取向力(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2)诱导力 发生在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及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3)色散力(一切分子之间) 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色散力;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色散力、诱导力;极性分子之间 存在: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 (4)分子间作用力的特性 i)是一种短程力,作用范围:300-500pm,因此,只有当分子之间距离很近时,才有分子 间作用力。当距离很远时,这种力消失 ii)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分子间力实质为静电引力) iv)强度为化学键的l/l0~1/100。 v)除μ很大的分子(如H2O)外,分子间作用力以色散力为主。 (5)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p145) 氢键 1、氢键的强度和性质1 期末复习(2) 第七章: 一、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1、有效核电荷(p118) 2、原子半径(p119) 3、电离能(I)(p119) 4、电子亲合能(Y)(p122) 5、电负性(χ)(p124) 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χ↑,吸引电子能力越大。 6、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7、原子价(p125) 第八章: 一、价键理论(电子配对法)(p129) 1、共价键的类型 σ 键和 π 键(根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而分类)。单键:σ 键;双键:一个 σ 键,一个 π 键;叁键:一个 σ 键,两个 π 键。σ 键的重叠程度比 π 键大,∴π 键不如 σ 键牢固。 2、键参数(p134) (1)键长(l)(用 X 射线法) 成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的(平均)距离。两个原子共价半径之和=键长。键长越短,键能越 大,共价键越牢固。 (2)键能(EB) 衡量共价键强弱的物理量。多原子分子,指的是平均键能: (3)键角(θ) 键角指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键长和键角确定,分子构型就确定了。 二、分子间力 1、分子间力(范德华力)(p144) (1)取向力(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2)诱导力 发生在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及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3)色散力(一切分子之间) 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色散力;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色散力、诱导力;极性分子之间 存在: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 (4)分子间作用力的特性 ⅱ)是一种短程力,作用范围:300-500pm,因此,只有当分子之间距离很近时,才有分子 间作用力。当距离很远时,这种力消失。 ⅲ)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分子间力实质为静电引力) ⅳ)强度为化学键的 1/10~1/100。 ⅴ)除 μ 很大的分子(如 H2O)外,分子间作用力以色散力为主。 (5)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p145) 三、氢键 1、氢键的强度和性质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