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8 计算机网络技术 2.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e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多项式编 码。CC码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k+1个比特的待发送信息,后一部分是r个比特的 冗余码。由于前一部分是实际要传送的内容,因此是固定不变的,CC码的产生关键在于 后一部分冗余码的计算。 计算中主要用到两个多项式:f(x)和G(x)。其中,f(x)是一个k阶多项式,其系数是 待发送的k+1个比特序列:G(x)是一个r阶的生成多项式,由发收双方预先约定。 例如,设实际要发送的信息序列是1010001101(十个比特,k=9),则以它们作为f(x) 的系数,得到对应的9阶多项式为 f(x)=1·x40x+1·x2+0x+0x+0x+1x+1·x40x1 =x+x2+x3+x2+1。 再假设发收双方预先约定了一个5阶(5)的生成多项式 G(x)=x+x+x2+1=1·x+1·x+0·x+1·x2+0·x+1,则其系数序列为110101。 CRC码的产生方法如下: a)生成r个比特的冗余码 用模2除法进行xf(x)/G(x)运算,得余式R(x),其系数即是冗余码。 例如,x5f(x)=x+x+x+x'+x5,对应的二进制序列为101000110100000,也就是f(x) 信息序列向左移动r=5位,低位补0。 x5f(x)/G(x)=(101000110100000)/(110101),得余数为01110,也就是冗余码, 对应的余式R(x)=0·x+x+x2+x+0·x°(注意:若G(x)为r阶,则R(x)对应的比特序列长 度为r)。 注意,模2除法在做减法时不借位,相当于在进行异或运算。上述多项式的除法过程 如下: 1101010110 110101)101000110100000 110101 0111011 110101 00111010 110101 00111110 110101 00101100 110101 0110010 110101 01110余数,即校验序列(=5位,r也是Gx) 的阶)。8 计算机网络技术 2. 循环冗余校验码 CRC 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e Redundancy Check,简称 CRC)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多项式编 码。CRC 码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 k+1 个比特的待发送信息,后一部分是 r 个比特的 冗余码。由于前一部分是实际要传送的内容,因此是固定不变的,CRC 码的产生关键在于 后一部分冗余码的计算。 计算中主要用到两个多项式:f(x)和 G(x)。其中,f(x)是一个 k 阶多项式,其系数是 待发送的 k+1 个比特序列;G(x)是一个 r 阶的生成多项式,由发收双方预先约定。 例如,设实际要发送的信息序列是 1010001101(十个比特,k=9),则以它们作为 f(x) 的系数,得到对应的 9 阶多项式为 f(x)=1·x 9 +0·x 8 +1·x 7 +0·x 6 +0·x 5 +0·x 4 +1·x 3 +1·x 2 +0·x+1 =x9 + x7 + x3 + x2 +1。 再假设发收双方预先约定了一个 5 阶 ( r=5 )的生成多项式 G(x)=x5 +x4 +x2 +1=1·x 5 +1·x 4 +0·x 3 +1·x 2 +0·x+1,则其系数序列为 110101。 CRC 码的产生方法如下: a) 生成 r 个比特的冗余码 用模 2 除法进行 x r f(x)/G(x)运算,得余式 R(x),其系数即是冗余码。 例如,x 5 f(x)=x14+x12+x8 +x7 +x5 ,对应的二进制序列为 101000110100000,也就是 f(x) 信息序列向左移动 r=5 位,低位补 0。 x 5 f(x)/ G(x)= (101000110100000)/(110101),得余数为 01110,也就是冗余码, 对应的余式 R(x)=0﹒x 4 +x3 +x2 +x+0﹒x 0 (注意:若 G(x)为 r 阶,则 R(x)对应的比特序列长 度为 r)。 注意,模 2 除法在做减法时不借位,相当于在进行异或运算。上述多项式的除法过程 如下: 1 1 0 1 0 1 0 1 1 0 1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0 0 1 1 1 0 1 0 1 1 0 1 0 1 0 0 1 1 1 1 1 0 1 1 0 1 0 1 0 0 1 0 1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0 1 0 1 1 0 1 0 1 0 1 1 1 0 余数,即校验序列(r=5 位,r 也是 G(x) 的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