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编选自然会有编选者的思想意图寄寓其中,多少表现出编选者的识力、态度。这部三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的编 撰也有着明确的目的,这在《例言》中说得很明白: 我国文学理论遗产极为丰富,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专书,有见于各种书籍中的单篇诗、文和笔记。这大 量的资料,庞杂而又分散,过去还没有做过系统的整理工作。为了继承并发扬传统,从中吸取其有用的东西,从而 建立新的我们自己的文学理论体系,本书配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教学,选辑了有关这方面的作品若干篇, 供大学中文系教学及一般文学理论千部自学之用。 建立新的我们自己的文学理论体系”,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文学理论建设的中心任务,这部《中国历代文论 选》,也是围绕这个中心任务而满足当前文论教学的需要 正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本书的编选,特别强调理论性建设。《例言》开宗明义说 本书所选,以理论性的作品为限,形式方面,不拘一格。入选各篇,取其能够阐明某一种文学思想和主张,在文学 理论的发展历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其摭拾前言,陈陈相因,无真知灼见,或评述某一作家,诠次某一作品 偏重于知识介绍,或漫谈欣赏,无关宏旨,概不选录。另有一种情况,如徐陵的《玉台新咏》、欧阳炯的《花间集 序》,从选集本身来看,都鲜明地表达了选者的文学主张,然而这类的序言却以締章绘句为工,并未阐明任何理 论,凡此之类,也不入选 毎篇正文大都是反映某一时期或某一流派的文学思想和主张,或者从理论上提出了新的问题,或者较全面地总结了 前人的意见 可以看出,本书的编选标准,是以文章的理论性为标准的,入选的是真正代表时代理论髙度、有所建树的文论著 郭绍虞先生主编这套《中国历代文论选》,不是仅把它当作批评史资料长编,而是有着明确的史的意识,是通过材 料的取舍,对前人文论思想的阐释,来勾勒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面貌。从他解释编选历代文论选与文学批评史的关系 的一段话中,可窥见其通过史料编选来构架批评史框架的良苦用心: 讲到选材,历代文论选是文学批评史的姊妺篇,适当相互配合,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应当注意到不必机械地配 合的一面。文论选是有关文学理论文章的选集,而文学批评史则是文学理论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二者之间是有同也 有异的。就它同的方面讲,则这种理论都是从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可以受以前或当时创作实践的影 响,也可以影响到当时或以后的创作实践。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文论选和文学批评史都要注意这一点,所 以是可以配合的。就异的方面讲,理论和理论史虽同一内容,而一横一纵,所注意的问题毕竟不同,有些在文学批 评史上属次要的问题,在文论选方面却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问题,这些也是经常遇到的。因此,我们选文以配合批 评史为主,而不求机械地配合,使纵的线可以窥先后演变之迹,横的面可以明各个问题之实质。而附录的调剂补充 也就在这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1 这些看似简单材料罗列的工作,实际正反映了选家的才胆识力,因为能从浩茫的古代历史文献中识别出具有理论价 值的批评材料本身就是披沙拣金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从这些批评材料中看出它们的渊源所自以及 所属理论范畴,并将其归类收集,这需要选家对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脉络和理论体系了然于胸,并在选辑时 作全盘的考虑,方可做到条理清晰,各得其所。而这样对文论资料进行类列,可以使读者清晰地看出整个中国文学 批评史的历史发展线索,认识到批评史不再是个别文论的点的罗列,而是渊源有自、脉脉相承、环环相扣的线的汇 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文论选的编辑,实在带有明确的史的意味 郭绍虞先生特别强调,注解和阐释古代文论,不要生搬硬套时下流行用语,而应该发掘民族文论中独特的思想与用 语,加以继承和发扬,他说: 我国古代文学,有它自己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民族内容与形式,文学理论中许多用语,都是前人从创作实践经验中 概括出来的,也是我们今天所应该继承发扬的东西;同时运用现代的专门术语加以比附,很难完全确切,并且容易 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因此,我们在注释和说明中,一方面力求把问题说得具体;另一方面,对现代词语的运用,采 取审慎的态度,尽量避免生搬硬套 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卷本和四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 当然,阐释古代,完全避免用现代词语是不太可能的,但是郭先生对于古今阐释之间的冲突能保持谨慎、清醒的态 度,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这部著作的一个闪光点。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以西释中"现 象非常普遍。其实以西释中与其说是在阐释中国文论,不如说是以西方文论消解中国文论的民族独特性。郭绍虞 在这里保持着警觉,是因为前面有过许多的教训。 1979年,《中国历代文论选》作了较大的修订增补,主要是增加了小说、戏剧、民歌等方面的理论和近代部分的 文学理论,这大大补充了原书范围、结构上的不足,原先的三卷本也因此扩为四卷本。另外,为了便于教学,还精 选出一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新时期之初的这两种《文论选》,在高校文科教学中广为普及,产生了重要的影编选自然会有编选者的思想意图寄寓其中,多少表现出编选者的识力、态度。这部三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的编 撰也有着明确的目的,这在《例言》中说得很明白: 我国文学理论遗产极为丰富,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专书,有见于各种书籍中的单篇诗、文和笔记。这大 量的资料,庞杂而又分散,过去还没有做过系统的整理工作。为了继承并发扬传统,从中吸取其有用的东西,从而 建立新的我们自己的文学理论体系,本书配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教学,选辑了有关这方面的作品若干篇, 供大学中文系教学及一般文学理论干部自学之用。 “建立新的我们自己的文学理论体系”,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文学理论建设的中心任务,这部《中国历代文论 选》,也是围绕这个中心任务而满足当前文论教学的需要。 正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本书的编选,特别强调理论性建设。《例言》开宗明义说: 本书所选,以理论性的作品为限,形式方面,不拘一格。入选各篇,取其能够阐明某一种文学思想和主张,在文学 理论的发展历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其摭拾前言,陈陈相因,无真知灼见,或评述某一作家,诠次某一作品, 偏重于知识介绍,或漫谈欣赏,无关宏旨,概不选录。另有一种情况,如徐陵的《玉台新咏》、欧阳炯的《花间集 序》,从选集本身来看,都鲜明地表达了选者的文学主张,然而这类的序言却以絺章绘句为工,并未阐明任何理 论,凡此之类,也不入选。 每篇正文大都是反映某一时期或某一流派的文学思想和主张,或者从理论上提出了新的问题,或者较全面地总结了 前人的意见。 可以看出,本书的编选标准,是以文章的理论性为标准的,入选的是真正代表时代理论高度、有所建树的文论著 作。 郭绍虞先生主编这套《中国历代文论选》,不是仅把它当作批评史资料长编,而是有着明确的史的意识,是通过材 料的取舍,对前人文论思想的阐释,来勾勒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面貌。从他解释编选历代文论选与文学批评史的关系 的一段话中,可窥见其通过史料编选来构架批评史框架的良苦用心: 讲到选材,历代文论选是文学批评史的姊妹篇,适当相互配合,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应当注意到不必机械地配 合的一面。文论选是有关文学理论文章的选集,而文学批评史则是文学理论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二者之间是有同也 有异的。就它同的方面讲,则这种理论都是从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可以受以前或当时创作实践的影 响,也可以影响到当时或以后的创作实践。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文论选和文学批评史都要注意这一点,所 以是可以配合的。就异的方面讲,理论和理论史虽同一内容,而一横一纵,所注意的问题毕竟不同,有些在文学批 评史上属次要的问题,在文论选方面却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问题,这些也是经常遇到的。因此,我们选文以配合批 评史为主,而不求机械地配合,使纵的线可以窥先后演变之迹,横的面可以明各个问题之实质。而附录的调剂补充 也就在这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4] 这些看似简单材料罗列的工作,实际正反映了选家的才胆识力,因为能从浩茫的古代历史文献中识别出具有理论价 值的批评材料本身就是披沙拣金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从这些批评材料中看出它们的渊源所自以及 所属理论范畴,并将其归类收集,这需要选家对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脉络和理论体系了然于胸,并在选辑时 作全盘的考虑,方可做到条理清晰,各得其所。而这样对文论资料进行类列,可以使读者清晰地看出整个中国文学 批评史的历史发展线索,认识到批评史不再是个别文论的点的罗列,而是渊源有自、脉脉相承、环环相扣的线的汇 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文论选的编辑,实在带有明确的史的意味。 郭绍虞先生特别强调,注解和阐释古代文论,不要生搬硬套时下流行用语,而应该发掘民族文论中独特的思想与用 语,加以继承和发扬,他说: 我国古代文学,有它自己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民族内容与形式,文学理论中许多用语,都是前人从创作实践经验中 概括出来的,也是我们今天所应该继承发扬的东西;同时运用现代的专门术语加以比附,很难完全确切,并且容易 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因此,我们在注释和说明中,一方面力求把问题说得具体;另一方面,对现代词语的运用,采 取审慎的态度,尽量避免生搬硬套。 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卷本和四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 当然,阐释古代,完全避免用现代词语是不太可能的,但是郭先生对于古今阐释之间的冲突能保持谨慎、清醒的态 度,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这部著作的一个闪光点。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以西释中”现 象非常普遍。其实“以西释中”与其说是在阐释中国文论,不如说是以西方文论消解中国文论的民族独特性。郭绍虞 在这里保持着警觉,是因为前面有过许多的教训。 1979年,《中国历代文论选》作了较大的修订增补,主要是增加了小说、戏剧、民歌等方面的理论和近代部分的 文学理论,这大大补充了原书范围、结构上的不足,原先的三卷本也因此扩为四卷本。另外,为了便于教学,还精 选出一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新时期之初的这两种《文论选》,在高校文科教学中广为普及,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