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一以苏州、西安与洛阳为例 高百宁《人民论坛》( 【摘要】选取与洛阳相比处于优势的苏州以及与洛阳经济发展状况相似的西安做经济发 展模式的比较,以期得到有益启示。洛阳作为重工业基地,应该更多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和科 技资源创新能力的释放。内涵式发展尤为重要,合理选择主干产业,开发好自身资源是经济 快速健康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洛 苏州 西安 为了对洛阳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有- 个基本的判断,笔者选择苏州市、西安市来进行横向 对比。连续几年,洛阳市生产总值约为西安市的90%、苏州市的30%弱,整体发展速度低 于苏州市、略高于西安市。苏州市总体发展比较先进,而西安与洛阳的规模与工业基础相当, 选择两个层次的城市来做比较,得到的结论更为客观。 苏州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苏州与洛阳的共同点,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都有一定的传统工业基 础,洛阳的机加工产业,苏州的丝绸业、针织业、箱包加工产业都曾在一段时期内取得不俗 的业绩:在行政区划上都是副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相近。苏州有洛阳所不具备的区位优势, 地处苏南,距上海仅80公里,这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更使苏州人紧跟时代 发展的脉搏。截至2006年年底,苏州以占全国0.09%的国士面积和046%的人口,创造 全国2.3%的国内生产总值、2.3%的 财政收入和9.9%的进出口总额 所辖的5个县级 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10位,其中昆山名列榜首。 从“苏南模式”到外向型经济。从改革开放伊始,苏州便倡导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乡镇 企业高速发展,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撰写的《小城镇再探索》,将之称作“苏南模式”。 苏州真正突飞猛进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国际产业与资本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渐成 趋势,苏州人敏锐地觉察到这点,开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年。与新 加坡政府合作 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之后,苏州高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 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四个国家级开发区相继落成,为苏州经济腾 飞提供了强劲动力。到本世纪初,外向型经济己占苏州经济总量的70%(见图表)。 从“投资服动”到“创新服动”,实现“三足鼎立”。2003年,以外向型经济为基本特 征的苏州模式再度变,确定了以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为 主体的“三足鼎立 的方针。原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 苏州经济社会 在现有较高平台上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必须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 变:要继续走在中国的前列,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把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 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使自主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正是在这个指导思想的引领 ,最两年 州市长亲自率领民营企业四处出击, 市利 技局“科技招商”的足迹路遍了全国,飞赴海外招揽人才的展台前排起了长龙:2006年苏 州首次设立了1亿元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1.5%以上: 2007年苏州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达到8.3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48.8%:苏州工业园区、苏 州高新区、昆山市等地科技经费都超过1亿元。2006年,苏州省部立项的科技项目达358 项,获部、省科技经费3.06亿元,是“十五”期间争取经费的总和 观念的创新结出了累累项果。2006 苏州市专利申请数达12874件,是河南省的3 多,更是洛阳市的20倍,是苏州市2000年水平(2021件)的6倍。其它经济发展指标也 得到大幅攀升,苏州迎来了新的飞跃。 从“外资为主”到“内外并重”,实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从2004年下半年起,依靠外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以苏州、西安与洛阳为例 高百宁 《 人民论坛 》() 【摘要】选取与洛阳相比处于优势的苏州以及与洛阳经济发展状况相似的西安做经济发 展模式的比较,以期得到有益启示。洛阳作为重工业基地,应该更多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和科 技资源创新能力的释放。内涵式发展尤为重要,合理选择主干产业,开发好自身资源是经济 快速健康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 洛阳 苏州 西安 为了对洛阳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笔者选择苏州市、西安市来进行横向 对比。连续几年,洛阳市生产总值约为西安市的 90%、苏州市的 30%弱,整体发展速度低 于苏州市、略高于西安市。苏州市总体发展比较先进,而西安与洛阳的规模与工业基础相当, 选择两个层次的城市来做比较,得到的结论更为客观。 苏州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苏州与洛阳的共同点,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都有一定的传统工业基 础,洛阳的机加工产业,苏州的丝绸业、针织业、箱包加工产业都曾在一段时期内取得不俗 的业绩;在行政区划上都是副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相近。苏州有洛阳所不具备的区位优势, 地处苏南,距上海仅 80 公里,这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更使苏州人紧跟时代 发展的脉搏。截至 2006 年年底,苏州以占全国 0.09%的国土面积和 0.46%的人口,创造了 全国 2.3%的国内生产总值、2.3%的财政收入和 9.9%的进出口总额。所辖的 5 个县级市全部 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 10 位,其中昆山名列榜首。 从“苏南模式”到外向型经济。从改革开放伊始,苏州便倡导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乡镇 企业高速发展,费孝通先生在 1983 年撰写的《小城镇再探索》,将之称作“苏南模式”。 苏州真正突飞猛进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当时国际产业与资本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渐成 趋势,苏州人敏锐地觉察到这点,开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1994 年,与新加坡政府合作 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之后,苏州高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 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四个国家级开发区相继落成,为苏州经济腾 飞提供了强劲动力。到本世纪初,外向型经济已占苏州经济总量的 70%(见图表)。 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实现“三足鼎立”。2003 年,以外向型经济为基本特 征的苏州模式再度嬗变,确定了以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为 主体的“三足鼎立”的方针。原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苏州经济社会要 在现有较高平台上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必须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 变;要继续走在中国的前列,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把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 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使自主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正是在这个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最近两年,苏州市长亲自率领民营企业四处出击,市科 技局“科技招商”的足迹踏遍了全国,飞赴海外招揽人才的展台前排起了长龙;2006 年苏 州首次设立了 1 亿元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提高到 1.5%以上; 2007 年苏州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达到 8.36 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 48.8%;苏州工业园区、苏 州高新区、昆山市等地科技经费都超过 1 亿元。2006 年,苏州省部立项的科技项目达 358 项,获部、省科技经费 3.06 亿元,是“十五”期间争取经费的总和。 观念的创新结出了累累硕果。2006 年苏州市专利申请数达 12874 件,是河南省的 3 倍 多,更是洛阳市的 20 倍,是苏州市 2000 年水平(2021 件)的 6 倍。其它经济发展指标也 得到大幅攀升,苏州迎来了新的飞跃。 从“外资为主”到“内外并重”,实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从 2004 年下半年起,依靠外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