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水资源管理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12.19 浅析太湖治理行动网络的构建 周申蓓,莫卫笑,张双安,杜阿敏 (河海大学商学院,210098,南京 摘要:太湖污染治理涉及很多不确定的科学问题,同时涉及流域社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如何使不同的利益相 关者形成恰当的水污染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模弌,是解决太湖水污染问题的管理基础。本硏究从太湖治理的鉏 织模式出发,将太湖水污染治理历程分为单顼目治理、蓝藻大规模暴发前项目群治理以及蓝藻大規模暴发后项 目群治理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行动者网络关系进行分析。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重构了近期 和未来太湖治理的行动者网络结构,并提出构建新型太湖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太湖;流域綜合管理;集体行动模式;行动者网络 Restructuring of treatment action network in Taihu Lake//Zhou Shenbei, Mo Weiyan, Zhang Shuang an, Du Amin Abstract: The pollution treatment in the Taihu Lake involves in many uncertain scientific questions and all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river basin. It is the management foundation of the water pollution treatment in Taihu Lake that making different stakeholder parties set up a reasonable collective action mode. The study starts from the organization model of the Taihu Lake pollution treatment, divides the period into three sections (project govemance, projects governance before and after e algae outbreak )and analyses the actor network in each stage. Combining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e experiences, it reconstructs the existing and future actor network of the Taihu Lake pollution treatment and gives out the advices how to build a new mode of integrated catchment management (IRBM )for Taihu Lake Key words: Taihu Lake; integrated catchment management; collective action mode: actor-network 中图分类号:TV88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123(2012)19-003404 从1991年起至今,在历经了“零 太湖水污染治理中各特点是果取某个方面的集中治理项 点达标”行动、“十五”、“十一五”等水 环境综合治理等治理过程后,太湖治 阶段行动者网络关系分析 目,期望借助政府投资或采取行政命 令的方式达到太湖环境整治效果。实 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流域 从环境治理组织形式的角度出践表明,运动式环境治理项目短期见 的水质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十五”发,太湖水污染治理大体分为三个阶效快,但治理效果无法长期有效维持 “十一五”规划中均指出,太湖通过水段,包括单项目治理阶段、蓝藻暴发 在这个阶段的前期,太湖水污染 污染治理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前项目群治理阶段以及蓝藻暴发后治理从属于太湖洪涝灾害的治理,主 但是边污染、边治理的态势未得到根项日群治理阶段。不同阶段面临的治要治理目标是借助“零点行动”的环 本性扭转。2012年5月,太湖水质和营理问题不同,行动者网络关系也因治保执法,关停并转一批污染企业,从 养状况部分实测指标仍然超过设定的理形势变化而改变 源头上控污减排,实现在2000年太 治理目标,个别指标甚至超过了2005 L单项目治理阶段网络关系分析湖水变清目标 年的水平。治太21年的经验揭示,构 单项目治理阶段,从1991-2000 该阶段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三 建多利益主体共同参与、跨行政、跨学 1991年开始提出太湖水环境治类:第一类是环太湖的中央政府和地 科广泛合作的太湖治理行动网络,建理,1998年太湖环境治理计划和“ 方政府。中央及环太湖地方政府开始 立适用于复杂太湖污染问题的流域综点达标”行动,2000年太湖水质变清注意逐步凸显的水 题,但地区 合治理模式,是太湖治理的基础。 目标未能达成。这个阶段治理的主要经济发展仍然是政府关注的要点。第 收稿日期:2012-05-26 作者简介:周申蓓,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资源管理和战略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项目(编号:08SHC01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2cGL068) 水 919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水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12.19 收稿日期:2012-05-26 作者简介:周申蓓,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资源管理和战略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项目(编号:08SHC01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2CGL068)。 摘 要:太湖污染治理涉及很多不确定的科学问题,同时涉及流域社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 如何使不同的利益相 关者形成恰当的水污染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模式,是解决太湖水污染问题的管理基础。 本研究从太湖治理的组 织模式出发,将太湖水污染治理历程分为单项目治理、蓝藻大规模暴发前项目群治理以及蓝藻大规模暴发后项 目群治理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行动者网络关系进行分析。 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重构了近期 和未来太湖治理的行动者网络结构,并提出构建新型太湖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太湖;流域综合管理;集体行动模式;行动者网络 Restructuring of treatment action network in Taihu Lake//Zhou Shenbei, Mo Weiyan, Zhang Shuang’an, Du Amin Abstract: The pollution treatment in the Taihu Lake involves in many uncertain scientific questions and all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river basin. It is the management foundation of the water pollution treatment in Taihu Lake that making different stakeholder parties set up a reasonable collective action mode. The study starts from the organization model of the Taihu Lake pollution treatment, divides the period into three sections(project governance, projects govern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algae outbreak)and analyses the actor network in each stage. Combining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e experiences, it reconstructs the existing and future actor network of the Taihu Lake pollution treatment and gives out the advices how to build a new mode of integrated catchment management(IRBM)for Taihu Lake. Key words: Taihu Lake; integrated catchment management; collective action mode; actor-network 中图分类号:TV88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123(2012)19-0034-04 从 1991 年起至今,在历经了“零 点达标”行动、“十五”、“十一五”等水 环境综合治理等治理过程后,太湖治 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流域 的水质状况仍然不容乐 观。 “十 五” “十一五”规划中均指出,太湖通过水 污染治理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边污染、 边治理的态势未得到根 本性扭转。2012 年 5 月,太湖水质和营 养状况部分实测指标仍然超过设定的 治理目标, 个别指标甚至超过了 2005 年的水平。 治太 21 年的经验揭示,构 建多利益主体共同参与、跨行政、跨学 科广泛合作的太湖治理行动网络,建 立适用于复杂太湖污染问题的流域综 合治理模式,是太湖治理的基础。 一、太湖水污染治理中各 阶段行动者网络关系分析 从环境治理组织形式的角度 出 发,太湖水污染治理大体分为三个阶 段,包括单项目治理阶段、蓝 藻 暴 发 前项目群治理阶段以及蓝藻暴发后 项目群治理阶段。 不同阶段面临的治 理问题不同,行动者网络关系也因治 理形势变化而改变。 1.单项目治理阶段网络关系分析 单项目治理阶段,从 1991—2000 年。 1991 年开始提出太湖水环境治 理,1998 年太湖环境治理计划和 “零 点达标” 行动,2000 年太湖水质变清 目标未能达成。 这个阶段治理的主要 特点是采取某个方面的集中治理项 目, 期望借助政府投资或采取行政命 令的方式达到太湖环境整治效果。 实 践表明, 运动式环境治理项目短期见 效快,但治理效果无法长期有效维持。 在这个阶段的前期,太湖水污染 治理从属于太湖洪涝灾害的治理,主 要 治 理 目 标 是 借 助“零 点 行 动”的 环 保执法, 关停并转一批污染企业,从 源头上控污减排, 实现在 2000 年太 湖水变清目标。 该阶段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 三 类:第一类是环太湖的中央政府和地 方政府。 中央及环太湖地方政府开始 注意逐步凸显的水污染问题,但地区 经济发展仍然是政府关注的要点。 第 浅析太湖治理行动网络的构建 周申蓓,莫卫䶮,张双安,杜阿敏 (河海大学商学院,210098,南京) 水资源管理 34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