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8期 左君等:响应曲面法优化超细氧化亚铜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 .1049. 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化不大,时间60min即可达到 铜投加量(g),表3是响应曲面二次模型的ANOVA 理想水平.因此响应曲面法实验光照时长均取 分析. 60mn 表2相应曲面法设计与实验结果 100 Table 2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and test mesults 实验 因素 响应值,Y 绝对 相对 80 号 C真实值预测值 误差误差% 交0 1-1-1067.8766.861.01 1.49 2 1-1 081.76 79.41 2.35 2.87 3-1 021.34 23.69-2.35 -11.01 20 4 1 1 057.3 58.31 -1.01 -1.76 5-1 0 -156.33 55.66 0.67 1.19 80120 160200 6 -1 81.34 82.02-0.68 -0.84 时间in -1 58.13 57.45 0.68 1.17 图7光照时间对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的影响 8 77.59 78.26 -0.67 -0.86 Fig 7 Effect of irrad iation tie on photodegradation of pnitrophenol 9 81.27 82.94 -1.67 -2.05 2.2响应曲面设计分析 b 0 49.05 47.36 1.69 3.44 2.2.1响应曲面设计 11 0 76.83 78.52 -1.69 -2.20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对三因素及其水平进行 12 0 51.49 49.82 1.67 3.24 设计.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采用Box一Behnken 13 0 0 68.31 68.37 -0.06 -0.08 设计方案,设计响应曲面,对光催化效果进行优化, 14 0 0 67.28 68.37 -1.09 -1.62 确定最优工艺,以脱色率为响应值,自变量为:H202 公 0 0 067.59 68.37 -0.78 -1.15 滴加量(mL)、溶液H值和氧化亚铜投加量(g) 16 0 0 070.33 68.37 1.96 2.79 17 0 0068.3368.37-0.04-0.06 表1为因子编码和自变量水平,实验条件为:对硝 基苯酚溶液200mL初始质量浓度为30mgL、预 注:绝对误差一真实值一预测值:相对误差一绝对误差慎实值 搅拌时间90min.光照时间60min 在ANOVA分析中F值是组间均方与组内均方 表1实验因素水平编码 的比例,本模型的F值为89.84说明模型是显著的, Table 1 Coding of test factors and levels 即拟合良好,同时失拟项的F值为6.18也说明该模 水平 型是合理的,P值指相应F值下的概率值,当P值 因素 -1 0 小于0.05时,说明模型项是显著的,由表3可以看 A VHzo2 /mL. 0.05 0.2 0.35 出,AB、AB、A、B和C是显著模型项.模型的相关 BH值 3.50 5.0 6.50 系数为0.9914说明该模型能解释99.14%响应值 Cm氧化亚铜g 0.10 0.2 0.30 的变化,即该模型与实际实验拟合良好,实验误 差小 2.2.2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结果 图8是模型预测值与实验真实值的对比,表3 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中 和图8都充分说明,该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与光催 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方差分析)进行分析. 化降解过程拟合良好 实验结果列于表2 2.2.4相应曲面分析 2.2.3建立模型方程及显著性检验 从图9~图11可以看出,H202滴加量和溶液初 应用Design一Expert软件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多 始pH对60min脱色率的影响较大,在氧化亚铜质 元回归拟合,得到光催化二元多项式回归方程: 量为0.1g以上时,光催化效果较好,且随着氧化亚 Y=68.37+11.79A-16.07B-0.49C+ 铜量的改变没有很大变化,这说明添加少量该种氧 5.52AB-1.39AC+1.72BC-3.81A2- 化亚铜即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通过等高线分 7.49B2+3.79C2 (12) 析,使脱色率达到78%以上,pH值应为3.5~4.5 式中,Y为预测响应,脱色率(%):AB和C分别为 H202滴加量为0.27~0.35mL氧化亚铜投加量为 HzO2滴加量(mL)、对硝基苯酚溶液H值和氧化亚 0.10.15g第 8期 左 君等: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细氧化亚铜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 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化不大‚时间 60min即可达到 理想水平.因此响应曲面法实验光照时长均取 60min. 图 7 光照时间对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的影响 Fig.7 Effectofirradiationtimeonphotodegradationofp-nitrophenol 2∙2 响应曲面设计分析 2∙2∙1 响应曲面设计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对三因素及其水平进行 设计.利用 DesignExpert软件‚采用 Box--Behnken 设计方案‚设计响应曲面‚对光催化效果进行优化‚ 确定最优工艺.以脱色率为响应值‚自变量为:H2O2 滴加量 (mL)、溶液 pH值和氧化亚铜投加量 (g). 表 1为因子编码和自变量水平.实验条件为:对硝 基苯酚溶液 200mL、初始质量浓度为 30mg·L -1、预 搅拌时间 90min、光照时间 60min. 表 1 实验因素水平编码 Table1 Codingoftestfactorsandlevels 因素 水平 -1 0 1 A‚VH2O2/mL 0∙05 0∙2 0∙35 B‚pH值 3∙50 5∙0 6∙50 C‚m氧化亚铜 /g 0∙10 0∙2 0∙30 2∙2∙2 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结果 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利用 DesignExpert软件中 ANOVA(analysisofvariance‚方差分析 )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列于表 2. 2∙2∙3 建立模型方程及显著性检验 应用 Design--Expert软件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多 元回归拟合‚得到光催化二元多项式回归方程: Y=68∙37+11∙79A-16∙07B-0∙49C+ 5∙52AB-1∙39AC+1∙72BC-3∙81A 2- 7∙49B 2+3∙79C 2 (12) 式中‚Y为预测响应‚脱色率 (% );A、B和 C分别为 H2O2滴加量 (mL)、对硝基苯酚溶液 pH值和氧化亚 铜投加量 (g).表 3是响应曲面二次模型的 ANOVA 分析. 表 2 相应曲面法设计与实验结果 Table2 Responsesurfacedesignandtestresults 实验 号 因素 响应值‚Y A B C 真实值 预测值 绝对 误差 相对 误差/% 1 -1 -1 0 67∙87 66∙86 1∙01 1∙49 2 1 -1 0 81∙76 79∙41 2∙35 2∙87 3 -1 1 0 21∙34 23∙69 -2∙35 -11∙01 4 1 1 0 57∙3 58∙31 -1∙01 -1∙76 5 -1 0 -1 56∙33 55∙66 0∙67 1∙19 6 1 0 -1 81∙34 82∙02 -0∙68 -0∙84 7 -1 0 1 58∙13 57∙45 0∙68 1∙17 8 1 0 1 77∙59 78∙26 -0∙67 -0∙86 9 0 -1 -1 81∙27 82∙94 -1∙67 -2∙05 10 0 1 -1 49∙05 47∙36 1∙69 3∙44 11 0 -1 1 76∙83 78∙52 -1∙69 -2∙20 12 0 1 1 51∙49 49∙82 1∙67 3∙24 13 0 0 0 68∙31 68∙37 -0∙06 -0∙08 14 0 0 0 67∙28 68∙37 -1∙09 -1∙62 15 0 0 0 67∙59 68∙37 -0∙78 -1∙15 16 0 0 0 70∙33 68∙37 1∙96 2∙79 17 0 0 0 68∙33 68∙37 -0∙04 -0∙06 注:绝对误差 =真实值 -预测值;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真实值. 在 ANOVA分析中 F值是组间均方与组内均方 的比例‚本模型的 F值为89∙84说明模型是显著的‚ 即拟合良好‚同时失拟项的 F值为6∙18也说明该模 型是合理的.P值指相应 F值下的概率值‚当 P值 小于 0∙05时‚说明模型项是显著的.由表 3可以看 出‚A、B、AB、A 2、B 2和 C 2是显著模型项.模型的相关 系数为 0∙9914‚说明该模型能解释 99∙14%响应值 的变化‚即该模型与实际实验拟合良好‚实验误 差小. 图 8是模型预测值与实验真实值的对比.表 3 和图 8都充分说明‚该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与光催 化降解过程拟合良好. 2∙2∙4 相应曲面分析 从图 9~图 11可以看出‚H2O2滴加量和溶液初 始 pH对 60min脱色率的影响较大‚在氧化亚铜质 量为 0∙1g以上时‚光催化效果较好‚且随着氧化亚 铜量的改变没有很大变化‚这说明添加少量该种氧 化亚铜即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通过等高线分 析‚使脱色率达到 78%以上‚pH值应为 3∙5~4∙5‚ H2O2滴加量为 0∙27~0∙35mL‚氧化亚铜投加量为 0∙1~0∙15g. ·104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