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因际经济学 (下) 5.需求相似理论:重叠性市场分割 林德提出了颇具新意的国际贸易理论—一—林德模型,即要素禀赋差异可以解释自然资源 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但不能解释制造业产品的贸易 基本假设:一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种类取决于国内需求,一种产品成为潜在出口产品之前, 必须先在国内消费、投资。制造业产品的比较优势是以前期的国内市场生产为基础。企业不 可能满足国内市场根本不存在的需求。 如果两国具有相同的需求结构,则两国的消费者和投资者需要具有相同质量和精密程度 的相同产品。因此,两国间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偏好越一致,其进行贸易的潜在机会越多。 当各国具有相同市场等级时,进行制造业产品的贸易机会较多。由于两国需求范围有部分是 重叠的,它们之间存在进行贸易的基础。初级品情况不同。初级品是土地密集型,相对要素 比例是决定相对价格的主要因素 对需求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收入水平高的国家需要高质量、奢侈消费 品和高精密度投资品,收入低的国家需求低质量、生活必需消费品和精密程度较低的投资品 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构成了潜在贸易障碍。在先进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富国会发现,它的 最大出口市场是对该类产品有需求的其他富国,而不是需求较小的穷国。同理,穷国制造业 产品的最好出口市场是需求结构与本国接近的其他穷国。由于各国在质量和精密上的需求不 同,强化了收入水平同的国家市场间的分割 林德模型与制造业的实际贸易格局吻合,与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研究及产品生产周期模 型一致。制造业企业确立国内市场地位后进入出口市场,通常在其他收入、偏好和需求模式 最相近的国家找到最好的出口市场。在所有单个经济因素中,企业家在估计海外市场销售前 景时最重视的是人均收入指标及其相关指标 6.同质产品行业内贸易 两个具有相同要素禀赋、生产和消费相同类型产品的国家要进行国际贸易,有些行业内 贸易是非差别性产品贸易,如原料、简单制造业产品。可以用运销成本、供给季节性(周期 性)变动、转口贸易解释 象A国某些企业地理位置比B国生产同质产品企业更接近B国市场:B国某些企业地理 位置比A国企业更接近A国市场。A国向B国出口水泥,同时又从B国进口水泥。 由于储存成本高于运输成本,不同气候带国家可能就同种农产品进行贸易,A国某季节 向B国出口,B国在另一季节向A国出口。 转口贸易国家,如新加坡、香港,集中同质产品,经过分类、包装再向其他国家出口。 小结: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许多新倾向,表现:同类产品之间 贸易量大大增加,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这些 现象用传统的赫一俄模型都无法解释。 当代贸易理论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来解释资源储备相似国家之间和同类工 业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这种双向贸易的基础是由企业生产规模不同而产生的成本差 异。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保罗·克鲁格曼、坎姆等。 參弗农用产品生产技术的周期变化来解释各国比较优势的变化。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不同 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逐渐从技术发达国家转移到劳动 力充裕的国家。 象贸易的基础也可以是需求的不同。对同一产品的不同需求会造成价格的差别从而产生贸 易。林德从收入和需要的变化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发展 第5页共5页国际经济学 第三章(下) 第 5 页 共 5 页 5.需求相似理论:重叠性市场分割。 林德提出了颇具新意的国际贸易理论——林德模型,即要素禀赋差异可以解释自然资源 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但不能解释制造业产品的贸易。 基本假设:一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种类取决于国内需求,一种产品成为潜在出口产品之前, 必须先在国内消费、投资。制造业产品的比较优势是以前期的国内市场生产为基础。企业不 可能满足国内市场根本不存在的需求。 如果两国具有相同的需求结构,则两国的消费者和投资者需要具有相同质量和精密程度 的相同产品。因此,两国间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偏好越一致,其进行贸易的潜在机会越多。 当各国具有相同市场等级时,进行制造业产品的贸易机会较多。由于两国需求范围有部分是 重叠的,它们之间存在进行贸易的基础。初级品情况不同。初级品是土地密集型,相对要素 比例是决定相对价格的主要因素。 对需求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收入水平高的国家需要高质量、奢侈消费 品和高精密度投资品,收入低的国家需求低质量、生活必需消费品和精密程度较低的投资品。 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构成了潜在贸易障碍。在先进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富国会发现,它的 最大出口市场是对该类产品有需求的其他富国,而不是需求较小的穷国。同理,穷国制造业 产品的最好出口市场是需求结构与本国接近的其他穷国。由于各国在质量和精密上的需求不 同,强化了收入水平同的国家市场间的分割。 林德模型与制造业的实际贸易格局吻合,与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研究及产品生产周期模 型一致。制造业企业确立国内市场地位后进入出口市场,通常在其他收入、偏好和需求模式 最相近的国家找到最好的出口市场。在所有单个经济因素中,企业家在估计海外市场销售前 景时最重视的是人均收入指标及其相关指标。 6.同质产品行业内贸易 两个具有相同要素禀赋、生产和消费相同类型产品的国家要进行国际贸易,有些行业内 贸易是非差别性产品贸易,如原料、简单制造业产品。可以用运销成本、供给季节性(周期 性)变动、转口贸易解释。  A 国某些企业地理位置比 B 国生产同质产品企业更接近 B 国市场;B 国某些企业地理 位置比 A 国企业更接近 A 国市场。A 国向 B 国出口水泥,同时又从 B 国进口水泥。  由于储存成本高于运输成本,不同气候带国家可能就同种农产品进行贸易,A 国某季节 向 B 国出口,B 国在另一季节向 A 国出口。  转口贸易国家,如新加坡、香港,集中同质产品,经过分类、包装再向其他国家出口。 小结:  二战后,特别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许多新倾向,表现:同类产品之间 贸易量大大增加,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这些 现象用传统的赫-俄模型都无法解释。  当代贸易理论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来解释资源储备相似国家之间和同类工 业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这种双向贸易的基础是由企业生产规模不同而产生的成本差 异。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保罗·克鲁格曼、坎姆等。  弗农用产品生产技术的周期变化来解释各国比较优势的变化。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不同 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逐渐从技术发达国家转移到劳动 力充裕的国家。  贸易的基础也可以是需求的不同。对同一产品的不同需求会造成价格的差别从而产生贸 易。林德从收入和需要的变化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发展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