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一)滤泡 滤泡(follicle)大小不等,直径0.02~0.9mm,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滤泡由单层 立方的滤泡上皮细胞(follicular epithelial cell)围成,滤泡腔内充满透明的胶质(colloid)。 滤泡上皮细胞因功能状态而有形态变化。在功能活跃时,细胞增高呈低柱状,腔内胶质减少; 反之,细胞变矮呈扁平状,腔内胶质增多。胶质是滤泡上皮细胞的分泌物,在切片上呈均质 状,嗜酸性,它是一种糖蛋白,称甲状腺球蛋白。胶质的边缘常存在不着色的空泡,有人认为 是滤泡上皮细胞吞饮胶质滴所致(图11~1)。 电镜下,滤泡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胞质内有较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较多的线粒体 溶酶体散在于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位于核上区。细胞顶部胞质内有电子密度中等、体积较小 的分泌颗粒(直径150~200nm),还有从滤泡摄入的低电子密度的胶质小泡(直径约 1μm)。滤泡上皮基底面有完整的基板,邻近的结缔组织内富含有孔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图11-2) 甲状浪球所白的染化夜质 甲状虑球置东育吸数 降钙东氨 图11-2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Fc)和滤泡旁细胞(P©)超微结构及激素合成与分泌模式 G分泌颗粒Cv胶质小泡Ly溶酶体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甲状腺激素的形成经过 合成、贮存、碘化、重吸收、分解和释放等过程。滤泡上皮细胞从血中摄取氨基酸,在粗面内 质网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前体,继而在高尔基复合体加糖并浓缩形成分泌颗粒,再以胞吐方式 排放到滤泡腔内贮存。滤泡上皮细胞能从血中摄取I·,它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活化,再进入 泡腔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滤泡上皮细胞在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的作用下,以胞吞方式将滤泡腔内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再吸收入胞质,成为胶质小泡。胶质小 泡与溶酶体融合,小泡内的甲状腺球蛋白被水解酶分解形成大量四碘甲腺原氨酸(T4,即甲状 腺素thyroxine)和少量三碘甲腺原氨酸(T3)。T3和T4经细胞基底部释放入毛细血管内(图 11-2)。在滤泡上皮细胞附近可见肾上腺素能神经未梢,故细胞的分泌活动也受神经调节。(一)滤泡 滤泡(follicle)大小不等,直径0.02~0.9mm,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滤泡由单层 立方的滤泡上皮细胞(follicular epithelial cell)围成,滤泡腔内充满透明的胶质(colloid)。 滤泡上皮细胞因功能状态而有形态变化。在功能活跃时,细胞增高呈低柱状,腔内胶质减少; 反之,细胞变矮呈扁平状,腔内胶质增多。胶质是滤泡上皮细胞的分泌物,在切片上呈均质 状,嗜酸性,它是一种糖蛋白,称甲状腺球蛋白。胶质的边缘常存在不着色的空泡,有人认为 是滤泡上皮细胞吞饮胶质滴所致(图11-1)。 电镜下,滤泡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胞质内有较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较多的线粒体, 溶酶体散在于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位于核上区。细胞顶部胞质内有电子密度中等、体积较小 的 分 泌 颗 粒 ( 直 径 150 ~ 200nm ) , 还 有 从 滤 泡 摄 入 的 低 电 子 密 度 的 胶 质 小 泡 ( 直 径 约 1μm)。滤泡上皮基底面有完整的基板,邻近的结缔组织内富含有孔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图11-2) 图11-2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Fc)和滤泡旁细胞(Pc)超微结构及激素合成与分泌模式 图 G 分泌颗粒Cv胶质小泡 Ly溶酶体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甲状腺激素的形成经过 合成、贮存、碘化、重吸收、分解和释放等过程。滤泡上皮细胞从血中摄取氨基酸,在粗面内 质网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前体,继而在高尔基复合体加糖并浓缩形成分泌颗粒,再以胞吐方式 排放到滤泡腔内贮存。滤泡上皮细胞能从血中摄取I-,它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活化,再进入 泡腔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滤泡上皮细胞在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的作用下,以胞吞方式将滤泡腔内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再吸收入胞质,成为胶质小泡。胶质小 泡与溶酶体融合,小泡内的甲状腺球蛋白被水解酶分解形成大量四碘甲腺原氨酸(T4,即甲状 腺素thyroxine)和少量三碘甲腺原氨酸(T3)。T3和T4经细胞基底部释放入毛细血管内(图 11-2)。在滤泡上皮细胞附近可见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故细胞的分泌活动也受神经调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