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团队成员及个体各自的角色和责任,与其他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合作共事的能力。通过答辩环节,培养学生 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的能力。 3、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2: 问题分析 个人团队 毕业要求10:沟通 终身学习 课程目标1 0.4 0.2 0.2 0.2 课程目标2 0.4 0.2 0.2 0.2 课程目标3 0.4 0.2 0.2 0.2 课程目标4 0.4 0.2 0.2 0.2 课程目标5 0.4 0.4 0.2 注:表中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可根据支撑程度用0.1-1间数字表示。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阶段熟悉题目 采用多媒体授课,以典型机械的运动方案为例讲解课程设计的过程,下达任务书。同学根据任务书查阅 资料、熟悉题目的具体内容。 第二阶段方案分析比较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是机械产品设计的重要阶段,也是机械设计工作的基础。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好坏, 对机械能否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工作质量的优劣以及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 一运动功能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要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同时,同一方案可以由不同的机构组成。运动 方案设计的创造性基于突破和创新,主要包括原动机、传动系统、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内容的设计。 第三阶段平面机构尺度及运动分析 分解执行机构的工艺动作,确定了运动规律,就要根据各基本动作或功能选择或创造合适的机构型式。 执行机构的型式设计或机构的型综合,需要综合考虑机构的功能、结构、尺寸、动力特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分析比较。执行机构型式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机械的工作质量、使用效果和结构的繁简。 第四阶段平面动态静力分析 机械中许多绕固定轴线旋转的回转件由于其结构形状不对称、制造安装不准确或材质不均匀等原因,产 生离心惯性力和附加应力,在运动副中引起附加的动压力和摩擦力及周期振动,导致机械的工作精度、可靠 性、效率和使用寿命下降。对机构进行受力分析、调节机构的动平衡或整机速度波动,可以消除惯性力的不 良影响,把速度波动控制在许可范围内。 第五阶段绘制图纸并整理设计说明书 图纸包括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图和机械运动循环图,主要机构的运动分析。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包括:设计题目及参数和要求: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拟定:机械系统运动循环 图:机构运动简图:方案比较与评价:动力机机选择:用数据和线图表达的计算结果:收获与建议及参考资团队成员及个体各自的角色和责任,与其他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合作共事的能力。通过答辩环节,培养学生 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的能力。 3、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2: 问题分析 毕业要求 9: 个人团队 毕业要求 10:沟通 毕业要求 12: 终身学习 课程目标 1 0.4 0.2 0.2 0.2 课程目标 2 0.4 0.2 0.2 0.2 课程目标 3 0.4 0.2 0.2 0.2 课程目标 4 0.4 0.2 0.2 0.2 课程目标 5 0.4 0.4 0.2 注:表中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可根据支撑程度用 0.1-1 间数字表示。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阶段 熟悉题目 采用多媒体授课,以典型机械的运动方案为例讲解课程设计的过程,下达任务书。同学根据任务书查阅 资料、熟悉题目的具体内容。 第二阶段 方案分析比较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是机械产品设计的重要阶段,也是机械设计工作的基础。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好坏, 对机械能否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工作质量的优劣以及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 一运动功能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要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同时,同一方案可以由不同的机构组成。运动 方案设计的创造性基于突破和创新,主要包括原动机、传动系统、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内容的设计。 第三阶段 平面机构尺度及运动分析 分解执行机构的工艺动作,确定了运动规律,就要根据各基本动作或功能选择或创造合适的机构型式。 执行机构的型式设计或机构的型综合,需要综合考虑机构的功能、结构、尺寸、动力特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分析比较。执行机构型式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机械的工作质量、使用效果和结构的繁简。 第四阶段 平面动态静力分析 机械中许多绕固定轴线旋转的回转件由于其结构形状不对称、制造安装不准确或材质不均匀等原因,产 生离心惯性力和附加应力,在运动副中引起附加的动压力和摩擦力及周期振动,导致机械的工作精度、可靠 性、效率和使用寿命下降。对机构进行受力分析、调节机构的动平衡或整机速度波动,可以消除惯性力的不 良影响,把速度波动控制在许可范围内。 第五阶段 绘制图纸并整理设计说明书 图纸包括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图和机械运动循环图,主要机构的运动分析。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包括:设计题目及参数和要求;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拟定;机械系统运动循环 图;机构运动简图;方案比较与评价;动力机机选择;用数据和线图表达的计算结果;收获与建议及参考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