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2期 吴守从等:应用遥测技术探讨台湾花莲地区土砂灾害集水区崩塌地的变迁 ,1507 均最高可达58.93%;上述结果与本研究的VRR有 600 20 一平均暴量 所差异,很明显是因为本研究区位于直接面临台风 金崩塌面积 16 灾害的路径上,在崩塌地植生恢复能力与暴雨、台风 400净 等因素息息相关下],长期处于高度扰动状态,致 300 0 使植生恢复受到重复崩塌影响,导致VRR较低, 200 140 。寿丰溪集水区(VRR)◇寿丰溪集水区ICR) 120口秀姑密溪集水区 合秀姑峦溪集水区 2 (VRR) (ICR) 100 80 60 日期 40 图4寿丰溪集水区各期崩塌面积与平均暴雨量变化 20 Fig.4 Change of collapse area and mean precipitation in the Hsou fong river basin 1996-20022002-20052005-2007 时期 700 6 图6两集水区VRR及ICR变化 600 ■平均暴用量 Fig-6 Change of VRR and ICR in two river basins 金,塌面积 500 4 3.3崩塌地重心位移向量分析 为了解崩塌地的变迁状况,计算两集水区各期 300 间崩塌地区块重心向量的平均移动距离及方向,其 200 结果示于图7.寿丰溪集水区三时期的崩塌地移动 100 距离分别为23.53m、28.64m与19.83m,其中 2002一2005年的崩塌强度较大,此时期的ICR较高 (图6),而至2005一2007年崩塌则趋减缓(ICR下 日期 降);秀姑峦溪集水区三时期的崩塌地移动距离则分 图5秀姑峦溪集水区各年度崩塌面积与平均暴雨量变化 别为31.80m、43.48m与25.18m,此变化趋势与寿 Fig-5 Change of collapse area and mean precipitation in the Siougu- 丰溪集水区大致相同,但移动距离明显较高,显示其 luan river basin 崩塌地变动较大,此点由其新增崩塌及植生回复的 情形可以得到验证(图6) 3.2集水区植生回复率及新增崩塌率分析 北 为探讨两集水区植生回复与崩塌新增情形,分 别计算其各期VRR与ICR(图6),其结果显示,寿 (2002一2005) 丰溪集水区的VRR与ICR较低但稳定,而秀姑峦 溪集水区则较高但变化大,其中寿丰溪集水区的 -<(2005—2007 VRR及ICR呈彼此消长现象,且2005-2007年 西 一东 VRR高于ICR,显示寿丰溪集水区的植生正在稳定 入 的恢复中,但由其较低的VRR与各期崩塌地空间 (1996一2002) (时期一 分布状况可知,原有的大型崩塌仍长期持续,致使植 一一一寿丰溪集水区 一·秀姑峦溪集水区 生恢复不易;而秀姑峦溪集水区在1996-2005年, 0510 VRR及ICR持续增长,表示原有崩塌地植生虽快 南 m 速恢复,但新增崩塌亦大量发生,至2005一2007年, 图7各期间集水区崩塌地重心移动向量变化 崩塌情形趋于减缓,故VRR及ICR都急剧下降. Fig.7 Change of centroid displacement vector of landslide area in Lin等]分析台湾南投县九九峰地区经九·二 two river basins 集集大地震后植生恢复情形,指出灾害发生的裸 崩塌地重心的方向变化方面,图7显示两集水 露两年内没有受到人为干扰,其植生覆盖回复率平 区各期移动方向相当一致,可见其应具有相同的影图4 寿丰溪集水区各期崩塌面积与平均暴雨量变化 Fig.4 Change of collapse area and mean precipitation in the Hsou￾fong river basin 图5 秀姑峦溪集水区各年度崩塌面积与平均暴雨量变化 Fig.5 Change of collapse area and mean precipitation in the Siougu￾luan river basin 3∙2 集水区植生回复率及新增崩塌率分析 为探讨两集水区植生回复与崩塌新增情形‚分 别计算其各期 VRR 与 ICR(图6).其结果显示‚寿 丰溪集水区的 VRR 与 ICR 较低但稳定‚而秀姑峦 溪集水区则较高但变化大.其中寿丰溪集水区的 VRR 及 ICR 呈彼此消长现象‚且2005—2007年 VRR 高于 ICR‚显示寿丰溪集水区的植生正在稳定 的恢复中‚但由其较低的 VRR 与各期崩塌地空间 分布状况可知‚原有的大型崩塌仍长期持续‚致使植 生恢复不易;而秀姑峦溪集水区在1996—2005年‚ VRR 及 ICR 持续增长‚表示原有崩塌地植生虽快 速恢复‚但新增崩塌亦大量发生‚至2005—2007年‚ 崩塌情形趋于减缓‚故 VRR 及 ICR 都急剧下降. Lin 等[3] 分析台湾南投县九九峰地区经九·二 一集集大地震后植生恢复情形‚指出灾害发生的裸 露两年内没有受到人为干扰‚其植生覆盖回复率平 均最高可达58∙93%;上述结果与本研究的 VRR 有 所差异‚很明显是因为本研究区位于直接面临台风 灾害的路径上‚在崩塌地植生恢复能力与暴雨、台风 等因素息息相关下[3]‚长期处于高度扰动状态‚致 使植生恢复受到重复崩塌影响‚导致 VRR 较低. 图6 两集水区 VRR 及 ICR 变化 Fig.6 Change of VRR and ICR in two river basins 3∙3 崩塌地重心位移向量分析 为了解崩塌地的变迁状况‚计算两集水区各期 间崩塌地区块重心向量的平均移动距离及方向‚其 结果示于图7.寿丰溪集水区三时期的崩塌地移动 距离分别为 23∙53m、28∙64m 与 19∙83m‚其中 2002—2005年的崩塌强度较大‚此时期的 ICR 较高 (图6)‚而至2005—2007年崩塌则趋减缓(ICR 下 降);秀姑峦溪集水区三时期的崩塌地移动距离则分 别为31∙80m、43∙48m 与25∙18m‚此变化趋势与寿 丰溪集水区大致相同‚但移动距离明显较高‚显示其 崩塌地变动较大‚此点由其新增崩塌及植生回复的 情形可以得到验证(图6). 图7 各期间集水区崩塌地重心移动向量变化 Fig.7 Change of centroid displacement vector of landslide area in two river basins 崩塌地重心的方向变化方面‚图7显示两集水 区各期移动方向相当一致‚可见其应具有相同的影 第12期 吴守从等: 应用遥测技术探讨台湾花莲地区土砂灾害集水区崩塌地的变迁 ·150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