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村延伸,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继续推进。 六、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中央财政 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34亿元。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对”零 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505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004年我们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历史上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 题,这项工作基本完成,各地已偿还拖欠工程款1834亿元,占历史拖欠的98.6%,其中 清付农民工工资330亿元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东北三省试点的基础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做实个人账 户试点范围又扩大了8个省份。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 险并轨基本完成。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社会 保险基金收入不断增加,社保基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得到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 立,慈善事业不断发展。中央财政用于城市低保的补助资金136亿元,比上年增加24亿 元,各地不同程度提高了城市低保补助水平 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33个县(市、区)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1509万农民享受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农村"五保"从农民集体互助共济向 财政供养为主的转变。加强了孤儿救助和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幅度提高各类优抚对象 的抚恤补助标准,全年中央财政抚恤事业费支出11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完善大中型 水库征地补偿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扶持对象达2288万人,这个长期遗留的问题正在逐步 解决 七、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政府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 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反垄断法草案、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 和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等7件法律议案,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29 个行政法规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监 察、审计监督工作力度加大。司法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信访工作得到加强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平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集中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 题取得明显成效。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严肃查处 了一批涉及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大案要案,依法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 民族、宗教、港澳、对台和侨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外交工作成绩显著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 一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投 资消费关系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状况没有改变,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増收难度加大。 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 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 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 积极进展。200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前三年分别上升49%、5.5 、0.2%,转为下降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増幅减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 排放量由上年分别增长56%和13.1%,减为增长1.2%和18%。但是,全国没有实现 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 不少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 和标准,有关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需要一个过程。"十一五"规划提出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村延伸,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继续推进。 六、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中央财政 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 234 亿元。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对“零 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505 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004 年我们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历史上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 题,这项工作基本完成,各地已偿还拖欠工程款 1834 亿元,占历史拖欠的 98.6%,其中 清付农民工工资 330 亿元。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东北三省试点的基础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做实个人账 户试点范围又扩大了 8 个省份。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 险并轨基本完成。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社会 保险基金收入不断增加,社保基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得到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 立,慈善事业不断发展。中央财政用于城市低保的补助资金 136 亿元,比上年增加 24 亿 元,各地不同程度提高了城市低保补助水平。 已有 2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33 个县(市、区)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1509 万农民享受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农村"五保"从农民集体互助共济向 财政供养为主的转变。加强了孤儿救助和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幅度提高各类优抚对象 的抚恤补助标准,全年中央财政抚恤事业费支出 112 亿元,比上年增长 47%。完善大中型 水库征地补偿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扶持对象达 2288 万人,这个长期遗留的问题正在逐步 解决。 七、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政府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 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反垄断法草案、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 和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等 7 件法律议案,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 29 个行政法规。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监 察、审计监督工作力度加大。司法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信访工作得到加强。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平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集中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 题取得明显成效。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严肃查处 了一批涉及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大案要案,依法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 民族、宗教、港澳、对台和侨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外交工作成绩显著。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 一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投 资消费关系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状况没有改变,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 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 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 积极进展。2006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前三年分别上升 4.9%、5.5 %、0.2%,转为下降 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 排放量由上年分别增长 5.6%和 13.1%,减为增长 1.2%和 1.8%。但是,全国没有实现 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2%的目标。 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 不少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 和标准,有关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需要一个过程。"十一五"规划提出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