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7年第6期 果非要从这些矛盾中找出一种关键或根本因素的话,那么这无疑应是两国主要领袖(毛泽东与 赫鲁晓夫)个人之间的矛盾或利害冲突导致了那种恶果,可这却又是中国许多外交家和学者所 历来忌讳的或不愿意承认的。骆晓会强调,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关键因素是两国领袖个人之间 的各种矛盾、差异与利害冲突。而这种矛盾、差异和冲突,表现最突出的是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各自国内斗争的利益需要完全是相互背离的。而且,这种背离促使他们既不顾整个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的大局,也不去考虑什么国家利益,从而造成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关系破裂并导致整个社 会主义阵营的瓦解。[13】 蒲国良认为,毛泽东与赫鲁晓夫是中苏大论战对立双方的主角,中苏大论战带有他们明显 的个性化印记。探讨中苏大论战的发生与发展不能不涉及两个人的性格冲突。如果说苏联和中 国的领导人或者任何一方从一开始就希望把双方的关系彻底搞坏,那显然有悖于史实。事实 上,双方领导人都曾为相互关系的日益恶化而感到焦虑不安,并为阻止这一趋势进行过艰苦努 力。但大多数时候,努力的结果却往往相反。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有当时客观的因素作用之 外,两人鲜明的个性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14] 王鑫强调,在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对 两国、两党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之间不同的经历和性格造成了两 人间沟通交流的困难,使两人都无法正确理解对方发出的信息,同时也激发了两人性格间的冲 突,而这种最高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又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影响和决定了两国关系的走向。 王鑫认为,毛泽东在性格上是一个很易于激动和情绪化的人,在处理中苏关系中往往依靠自己 的经验和主观臆断而不是客观分析。而赫鲁晓夫也缺乏化解矛盾的能力,只能用简单粗暴的方 式来解决问题,结果加深了双方的矛盾。如果双方都能少些偏见,多些宽容,中苏关系就不会 恶化到后来的地步。15] (五)“范式”说及其他 近年来,随着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中苏同盟的 内在逻辑、中苏双方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分歧以及苏联模式等角度对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进行探 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沈志华指出,从逻辑上讲,分歧并不一定会导致同盟分裂。但问题的实质在于当时社会主 义阵营同盟关系中某些固有的结构性弊病,或者说是这种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政治范式先天存 在不足:一是国际主义理念与民族主义追求的矛盾,以意识形态的同一性替代或掩盖国家利益 的差异;二是同盟内部领导与被领导的组织原则与各国享有平等权利的准则之间的矛盾,把党 际关系等同或混滑于国家关系。在中苏关系的变化过程中,除了存在上述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 普遍性矛盾外,还有其特殊性,即隐含着争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权以及为此而产生的证明 其意识形态正统地位的斗争。他认为,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苏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 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对于世界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不同认知开始显露,他 们所制定的发展路线和方针也出现了分歧。这种分歧直接影响到如何建设杜会主义以及如何领 导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世界斗争的问题。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权的重要体现是意识形 态的正统地位,因为在共产党的理念中,只有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大旗,即拥有意识形态正统 地位的党,才具备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资格。于是中苏之间在具体对内对外政策上的分歧 就逐步上升为思想政治路线的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沈志华强调,单纯的利益之争可以 让步,因为还有最大的利益和根本利益;但领导权之争不在于实力大小、利益多少,而在于思 ·38·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i©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第 期 果非要从 这些 矛盾 中找 出一 种关键或根本 因素的话 , 那么这无 疑应是两 国主要领袖 毛泽东与 赫鲁 晓夫 个人之 间的矛盾或利害 冲突导致 了那种 恶果 , 可这却又 是中国许多外交家和学者所 历来忌讳 的或不 愿意承认 的 。 骆 晓会 强 调 , 导致 中苏关 系恶化 的关键 因素是两 国领袖个人之 间 的各种矛盾 、 差 异与利 害冲突 。 而这种 矛盾 、 差异 和 冲突 , 表现最 突 出的是 毛泽东与赫鲁 晓夫 各 自国 内斗争的利益需要 完全是相 互 背离的 。 而且 , 这 种背离促使他们既不顾整个 国际共产主 义运 动 的大局 , 也不 去考虑什么 国家利益 , 从 而造成两个社会 主义 大国关 系破裂并导致 整个社 会 主义阵营的瓦解 。 〔’ 〕 蒲 国 良认 为 , 毛泽 东与赫鲁 晓夫是 中苏大论 战对立 双方 的主角 , 中苏大论战带有他们明显 的个性化 印记 。 探讨 中苏大论 战 的发生 与发展 不 能不涉及两个人 的性格 冲突 。 如果说苏联和 中 国的领 导人或 者任何一 方 从 一 开 始就希望 把 双 方 的关 系彻 底 搞 坏 , 那 显 然有悖 于 史 实 。 事 实 上 , 双方领导人都 曾为相 互关 系的 日益恶化 而感到焦虑不安 , 并为阻止这 一趋势进行过艰苦努 力 。 但大多数 时候 , 努力 的结果却往往相 反 。 这种情况 的出现 , 除 了有 当时客 观 的因素作用之 外 , 两 人鲜明 的个性 因素也是 不能忽视 的 。 ’ 〕 王 鑫强调 , 在 世纪 年代 中苏两 国高度集 中的政治体制下 , 两 国领导 人之 间 的矛盾对 两 国 、 两 党关 系 的发 展产生 了重要 的影 响 。 毛泽 东和赫鲁 晓夫之 间不 同的经历和性格造成 了两 人 间沟通 交 流 的 困难 , 使两人都无法正确理解对方发 出的信息 , 同时也激 发 了两 人性格 间的冲 突 , 而这 种最 高领 导人之 间的矛盾 又在 当时特殊 的历史 条件下 影 响和决定 了两 国关 系的走 向 。 王 鑫认为 , 毛泽东在性 格上是 一个很 易于激动 和情绪化 的人 , 在处理 中苏关系 中往 往依靠 自己 的经验 和 主观臆 断而不是客观分析 。 而赫鲁晓夫也缺乏 化解矛盾 的能力 , 只能用 简单粗 暴的方 式来解决 问题 , 结果加深 了双方 的矛盾 。 如果双方都能少些偏见 , 多些 宽容 , 中苏关 系就不 会 恶 化 到后 来 的地 步 。 ’ 五 “ 范 式 ” 说及 其他 近 年来 , 随着 中苏关 系史研究 的深人 , 许 多学者在 以往研究成 果 的基 础上 , 从 中苏 同盟 的 内在逻辑 、 中苏双方 对社会 主义认识的分歧 以及苏联模式等角度对 中苏关 系破裂 的原 因进行探 讨并提 出 了 自己 的看法 。 沈 志华指 出 , 从逻辑上讲 , 分歧并不一定会导致 同盟分裂 。 但问题 的实质在于 当时社会 主 义阵营同盟 关 系 中某些 固有 的结构性 弊病 , 或者说是这 种社会 主义 国家关 系的政 治范式先天存 在不 足 一 是 国际主义理念与 民族 主义追求 的矛盾 , 以 意识形 态 的 同一性 替代或掩 盖 国家利益 的差异 二是 同盟 内部领导与被 领 导 的组 织原则 与各 国享有平 等权 利 的准则之 间 的矛盾 , 把 党 际关系等 同或混淆于 国家关系 。 在 中苏关 系的变化过程 中 , 除 了存在 上述社会 主义 国家关系 的 普遍性 矛盾外 , 还有其特殊性 , 即隐含着争夺 国际共产 主义运 动领 导权 以及 为此而产 生 的证 明 其意识形 态正统地位 的斗争 。 他认 为 , 到 世纪 年代 中期 以后 , 中苏在社会 主义 阵营 中的 地位逐渐发生 了变 化 。 毛泽 东与赫鲁晓夫对 于世界形 势及其发展趋势 的不 同认 知开 始显露 , 他 们所 制定 的发 展路线 和 方针 也 出现 了分歧 。 这种分歧直接影 响 到如何建设社会 主义 以 及如何领 导社 会 主义 阵营与资本 主义 世界 斗争 的问题 。 而 国际共产 主义 运动领导权 的重要体现是 意识形 态 的正统地 位 , 因为在共产党 的理念 中 , 只有高举马 克思 列 宁 主义大旗 , 即拥 有意识形 态正统 地位的党 , 才具备领导 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 的资格 。 于是 中苏之 间在具体对 内对外政策上 的分歧 就逐 步上 升为思 想政治路线 的斗争 、 意识形 态领域 的斗争 。 沈志华强 调 , 单纯 的利益之争 可 以 让 步 , 因 为还有 最大 的利益 和 根本利益 但领 导权之争不 在于实力大小 、 利益 多少 , 而在 于思 ·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