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根据计算结果,碳酸根更容易进入LDHs层间将阻锈剂释放出来,一方面,该论文中 并没有设计专门实验,验证上述作用。另一方面,上述计算结果意味着混凝土碳化就会引起 阻锈剂的有效释放,而氯离子引起的腐蚀才是更为严重的腐蚀破坏,这意味着亚硝酸根可能 由于碳化而过早释放。 答:已补充控释实验(修改稿第)。 作者前期研究过单一氯离子环境中LDH-NO2的缓蚀性能,证明LDH-NO2比NaNO2具有 更好的长效性,相关内容发表在Materials Letters,.2019,236:517刀。前期也研究过碳化和氯 离子对LDH-NO2释放、缓蚀行为的协同作用,表明碳化环境对LDH NO的刺激比氯离子环 境更有效,相关内容发表在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0,40(03),122]。/因此作者认为氯离子环 境、碳化环境、协同环境中LDNO:均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入 诚如审稿人所言,氯离子环境是最严苛的腐蚀环境, 碳化会导致LDH-NO,过早释放阻 锈剂,影响其应用效率。对此,作者正在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犬量计算不同的层板-层间体系, 目前设计的层板包括Mg-A、Zm-A1以及不同原子比层间包括NO,、PO六BTA、PAB, 以离子交换能为主要指标筛选最优体系,但此项刚刚开展, 尚未取得阶段性成果。 7.在释放实验中,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是否有变化。 答:已补充实际控释实验,在本文的测试范围内溶液氯离子浓度略微下降,但变化不明显 (见下图),这可能和氯高子选择电极的精度低有关。 Immersion in 0.5 M NaHCO. ·-Released NO, 录用稿 。-Absorbed Cl 10 0.5- 0.0 0.0 1.015202530 Time/h 8.本文中电化学测试的龄期为1h,建议补充更长龄期的电化学实验结果。 答:经过实际测试,在本文所用的混凝土模拟液中LDH-NO2中的NO2在半小时内释放完毕, 结合开路电位的稳定性(开路电位变化率小于5mV/10min),因此,选择1h后测电化学曲 线。6. 根据计算结果,碳酸根更容易进入 LDHs 层间将阻锈剂释放出来,一方面,该论文中 并没有设计专门实验,验证上述作用。另一方面,上述计算结果意味着混凝土碳化就会引起 阻锈剂的有效释放,而氯离子引起的腐蚀才是更为严重的腐蚀破坏,这意味着亚硝酸根可能 由于碳化而过早释放。 答:已补充控释实验(修改稿第)。 作者前期研究过单一氯离子环境中 LDH-NO2的缓蚀性能,证明 LDH-NO2比 NaNO2具有 更好的长效性,相关内容发表在[Materials Letters, 2019, 236: 517]。前期也研究过碳化和氯 离子对 LDH-NO2释放、缓蚀行为的协同作用,表明碳化环境对 LDH-NO2的刺激比氯离子环 境更有效,相关内容发表在[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0, 40(03), 122]。因此,作者认为氯离子环 境、碳化环境、协同环境中 LDH-NO2均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 诚如审稿人所言,氯离子环境是最严苛的腐蚀环境,碳化会导致 LDH-NO2过早释放阻 锈剂,影响其应用效率。对此,作者正在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大量计算不同的层板-层间体系, 目前设计的层板包括 Mg-Al、Zn-Al 以及不同原子比,层间包括 NO2 -、PO4 3-、BTA、pAB, 以离子交换能为主要指标筛选最优体系,但此项工作刚刚开展,尚未取得阶段性成果。 7. 在释放实验中,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是否有变化。 答:已补充实际控释实验,在本文的测试范围内溶液氯离子浓度略微下降,但变化不明显 (见下图),这可能和氯离子选择电极的精度低有关。 8. 本文中电化学测试的龄期为 1h,建议补充更长龄期的电化学实验结果。 答:经过实际测试,在本文所用的混凝土模拟液中 LDH-NO2中的 NO2 -在半小时内释放完毕, 结合开路电位的稳定性(开路电位变化率小于 5 mV/10min),因此,选择 1h 后测电化学曲 线。 录用稿件,非最终出版稿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