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友,得其友,及观其诗与文,无不合也。又尝操此以称诗与文,诵其诗与文,及验其人 其品,无不合也。信乎诗文一道,根乎性而发为言,本诸内者表乎外,不可以矫饰,而 工与拙亦因之见矣 作家人品不同,形成不同的创作个性,从而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风格与人品相 致,这是“恒理,原因在于文学作品根乎性”,文学作品以人的天性生命为根本,人的天 性生命总要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从而显露出独特的风格特征。不但文学作品的风 格与人的天性生命、品格精神相一致,甚至是书信题咏及平常应用文字,也显露着作者 的心性特征,如陆游《上辛给事书》云:“甚至于邮传之题咏,亲戚之书牍,军旅官府仓 卒之间符檄书判类,皆可以洞见其人之心术才能,与夫平生穷达寿天υ。 气质性格。 气质性格是影响作品风格的重要因素。气质性格不同的作家在语言运用、表达方式 题材选择、体裁运用等方面都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而使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气质 性格对文学风格的影响是古代文论家较早关注的问题之一。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 凊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之论,他所说的“气就是指作家的气质。这种或清或浊的气质 与生俱来,“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气质不同者,虽演奏曲度相同的音乐,其演奏效 果也不一样。对于作家,更是如此。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对作家气质个性与文学 风格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云 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各师成心,在异如面。…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 华,莫非情性 这是说,作家的精神气质充实浸透于他的思想情感、审美情志之中,思想情感、审美情 志决定作品的语言特色,作品所流露的风彩才华,都是作家的情志本性。作品风格的或 刚或柔,总是与他的精神气质相一致的,作家按照自己的情性迸行创作,作品风格显现 出不同的特点,这就如作家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样。刘勰列举了众多的作家作论证:“是以 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子政 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坚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仲宣躁 锐,故颖岀而才果;公τ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嗣宗淑傥,故响逸而调远;叔夜俊侠, 故兴高而采烈;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由此,刘勰得岀 这样的结论:“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资,才气之大略哉!"作品的外在文辞与 作家的内在气质是相合一致的。唐代以后,很多文论家都论述到作家气质个性与作品风 格的关系。如元代范德机《木天禁语》云 储咏曰:性情褊隘者其辞躁;宽裕者其词平;端靖者其词雅;疏旷者其词逸;雄伟者 其词壮;蕴藉者其词婉 褊隘、宽裕、端靖、疏旷等不同的气质个性而形成作品的词躁、词平、词雅、词逸等风 格特色。清代薛雪《一瓢诗话》云: 畅快人诗必潇洒,敦厚人诗必庄重,倜傥人诗必飘逸,疏爽人诗必流丽,寒涩人诗必枯 瘠,丰腴人诗必华赡,拂郁人诗必凄怨,磊落人诗必悲壮,豪迈人诗必不羁,清修人诗 必峻洁,谨敕人诗必严整,猥鄙人诗必委靡。此天之所赋,气之所禀,非学之所至也。 薛雪认为,诗人性格与诗歌风格有-种必然的对应关系,这是“天之所赋,气之所禀",气 质性格不同的诗人,必然创造出风格不同的诗作。将作家气质个性同作品风格联系起 来,实际是受《周易》的思想影响 心态情感 作家的心态情感对作品风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心态情感不同,作品内容不同,其风格 特点也各各不同。旧日传白居易《金针诗格》云 喜而得之其辞丽:“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怒而得之其辞愤:“颠狂柳絮 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哀而得之其辞伤:“沮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乐而得之其 辞逸:“谁家绿酒饮连夜,何处红妆睡到明?友,得其友,及观其诗与文,无不合也。又尝操此以称诗与文,诵其诗与文,及验其人 其品,无不合也。信乎诗文一道,根乎性而发为言,本诸内者表乎外,不可以矫饰,而 工与拙亦因之见矣。 作家人品不同,形成不同的创作个性,从而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风格与人品相一 致,这是“恒理”,原因在于文学作品“根乎性”,文学作品以人的天性生命为根本,人的天 性生命总要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从而显露出独特的风格特征。不但文学作品的风 格与人的天性生命、品格精神相一致,甚至是书信题咏及平常应用文字,也显露着作者 的心性特征,如陆游《上辛给事书》云:“甚至于邮传之题咏,亲戚之书牍,军旅官府仓 卒之间符檄书判类,皆可以洞见其人之心术才能,与夫平生穷达寿夭”。 气质性格。 气质性格是影响作品风格的重要因素。气质性格不同的作家在语言运用、表达方式、 题材选择、体裁运用等方面都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而使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气质 性格对文学风格的影响是古代文论家较早关注的问题之一。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 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之论,他所说的“气”就是指作家的气质。这种或清或浊的气质 与生俱来,“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气质不同者,虽演奏曲度相同的音乐,其演奏效 果也不一样。对于作家,更是如此。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对作家气质个性与文学 风格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云: 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各师成心,在异如面。……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 华,莫非情性。 这是说,作家的精神气质充实浸透于他的思想情感、审美情志之中,思想情感、审美情 志决定作品的语言特色,作品所流露的风彩才华,都是作家的情志本性。作品风格的或 刚或柔,总是与他的精神气质相一致的,作家按照自己的情性进行创作,作品风格显现 出不同的特点,这就如作家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样。刘勰列举了众多的作家作论证:“是以 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子政 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坚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仲宣躁 锐,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嗣宗淑傥,故响逸而调远;叔夜俊侠, 故兴高而采烈;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由此,刘勰得出 这样的结论:“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资,才气之大略哉!”作品的外在文辞与 作家的内在气质是相合一致的。唐代以后,很多文论家都论述到作家气质个性与作品风 格的关系。如元代范德机《木天禁语》云: 储咏曰:性情褊隘者其辞躁;宽裕者其词平;端靖者其词雅;疏旷者其词逸;雄伟者 其词壮;蕴藉者其词婉。 褊隘、宽裕、端靖、疏旷等不同的气质个性而形成作品的词躁、词平、词雅、词逸等风 格特色。清代薛雪《一瓢诗话》云: 畅快人诗必潇洒,敦厚人诗必庄重,倜傥人诗必飘逸,疏爽人诗必流丽,寒涩人诗必枯 瘠,丰腴人诗必华赡,拂郁人诗必凄怨,磊落人诗必悲壮,豪迈人诗必不羁,清修人诗 必峻洁,谨敕人诗必严整,猥鄙人诗必委靡。此天之所赋,气之所禀,非学之所至也。 薛雪认为,诗人性格与诗歌风格有一种必然的对应关系,这是“天之所赋,气之所禀”,气 质性格不同的诗人,必然创造出风格不同的诗作。将作家气质个性同作品风格联系起 来,实际是受《周易》的思想影响。 心态情感。 作家的心态情感对作品风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心态情感不同,作品内容不同,其风格 特点也各各不同。旧传白居易《金针诗格》云: 喜而得之其辞丽:“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怒而得之其辞愤:“颠狂柳絮 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哀而 得之其辞伤:“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乐而得之其 辞逸:“谁家绿酒饮连夜,何处红妆睡到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