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排卵 ovulation 卵泡成熟并突出于卵巢表面,达到15~20mm直径,发生卵泡膜和卵巢包膜的溶解 和破裂,卵泡液流出,卵母细胞及其周围卵丘,包括透明带、放射冠被缓缓挤出,称为 排卵。排卵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一般为两侧轮流排卵 a)黄体形成 corpus luteum 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内血管破裂,形成血体。破口修复,颗粒细胞在LH作 用下积聚类脂质颗粒成为颗粒黄体细胞。同时,卵泡周围的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 和淋巴管増生,并伸入黄体形成间隔,内泡膜细胞随之进入形成泡膜黄体细胞。黄 体分泌大量雌、孕激素,在排卵后7~8天(M21~M22)发育达高峰,直径1~2cm 突出于卵巢表面,色黄。 b)黄体萎缩 如未受精,排卵后-10天黄体开始萎缩,血管减少,黄色减退,细胞变性,性激 素分泌↓,最后成为结缔组织疤痕,称为白体。 (二)卵巢分泌性激素变化 卵巢主要合成和分泌雌激素、孕激素,也有少量雄激素。除卵巢外肾上腺皮质也分泌 雄激素和少量雌、孕激素一一称周围组织转化。 1、合成部位 卵巢内各种细胞根据各自所具酶系统的差别决定其合成哪种激素 排卵前:卵泡内膜细胞合成分泌雌激素 排卵后:黄体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2、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正常妇女卵巢激素的分泌随卵巢周期而变化 (1)雌激素有二个峰:第一峰:排卵前 第二峰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较第一峰平坦 (2)孕激素有一个峰:排卵后78天 四、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及生殖器官的周期性改变 (一)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生殖器官\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增加靶器官中雌激素受体,促进孕抑制雌激素受体合成,抑制组织对 酮受体合成,为孕激素发挥生理作雌激素的反应 用创造条件 促卵泡发育 子宫平滑肌 促使平滑肌本增生肥大,提示其对抑制平滑肌收缩 催产素的敏感性 子宫内膜 「功能层上皮细胞和腺体増生,基底经E作用的增生期内膜变成分泌期 层无明显变化 反应 宫颈腺体 上皮增生,粘液分泌增加抑制分泌 输卵管 促进肌层节律性收缩,内膜上皮细抑制收缩频率、内膜分泌和纤毛生 胞分泌↑,纤毛生长 阴道上皮 增生、成熟;富含糖原→(阴道杆∏促使脱落 菌)→乳酸↑→保持酸度 乳房 乳腺管增生,与P、PRL协同促使|同左 乳腺细胞增生、乳腺发育和使脂肪 沉积 促进骨中钙质沉着、水钠潴留促使蛋白分解及BUN的排出 垂体和下丘脑负反馈 负反馈2、 排卵 ovulation 卵泡成熟并突出于卵巢表面,达到 15~20mm 直径,发生卵泡膜和卵巢包膜的溶解 和破裂,卵泡液流出,卵母细胞及其周围卵丘,包括透明带、放射冠被缓缓挤出,称为 排卵。排卵发生在下次月经前 14 天左右,一般为两侧轮流排卵。 a) 黄体形成 corpus luteum 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内血管破裂,形成血体。破口修复,颗粒细胞在 LH 作 用下积聚类脂质颗粒成为颗粒黄体细胞。同时,卵泡周围的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 和淋巴管增生,并伸入黄体形成间隔,内泡膜细胞随之进入形成泡膜黄体细胞。黄 体分泌大量雌、孕激素,在排卵后 7~8 天(M21~M22)发育达高峰,直径 1~2cm, 突出于卵巢表面,色黄。 b) 黄体萎缩 如未受精,排卵后 9~10 天黄体开始萎缩,血管减少,黄色减退,细胞变性,性激 素分泌↓,最后成为结缔组织疤痕,称为白体。 (二)卵巢分泌性激素变化 卵巢主要合成和分泌雌激素、孕激素,也有少量雄激素。除卵巢外肾上腺皮质也分泌 雄激素和少量雌、孕激素——称周围组织转化。 1、合成部位: 卵巢内各种细胞根据各自所具酶系统的差别决定其合成哪种激素. 排卵前: 卵泡内膜细胞合成分泌雌激素 排卵后: 黄体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2、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正常妇女卵巢激素的分泌随卵巢周期而变化 (1)雌激素有二个峰: 第一峰:排卵前 第二峰:排卵后 7-8 天,黄体成熟时,较第一峰平坦. (2)孕激素有一个峰: 排卵后 7-8 天. 四、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及生殖器官的周期性改变 (一)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生殖器官 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增加靶器官中雌激素受体,促进孕 酮受体合成,为孕激素发挥生理作 用创造条件 抑制雌激素受体合成,抑制组织对 雌激素的反应 卵巢 促卵泡发育 子宫平滑肌 促使平滑肌本增生肥大,提示其对 催产素的敏感性 抑制平滑肌收缩 子宫内膜 功能层上皮细胞和腺体增生,基底 层无明显变化 经 E 作用的增生期内膜变成分泌期 反应 宫颈腺体 上皮增生,粘液分泌增加 抑制分泌 输卵管 促进肌层节律性收缩,内膜上皮细 胞分泌↑,纤毛生长 抑制收缩频率、内膜分泌和纤毛生 长 阴道上皮 增生、成熟;富含糖原→(阴道杆 菌)→乳酸↑→保持酸度 促使脱落 乳房 乳腺管增生,与 P、PRL 协同促使 乳腺细胞增生、乳腺发育和使脂肪 沉积 同左 代谢 促进骨中钙质沉着、水钠潴留 促使蛋白分解及 BUN 的排出 垂体和下丘脑 负反馈; 负反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