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教学案例2:自身腐败与内讧太平天国迅速失败的悲刷 【案例呈现】 内江 从1851年“金田起义”起,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大清军,不久就攻占武汉三镇 随后沿江挥师东下,在1853年3月攻克有虎据龙盘之称的南京,并在此定都,改称“天京” 定都天京之后,虽然太平军的北伐失利,但其他军事行动却胜仗连连,尤其是1856年春夏,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辉婢胜利。在江西,太平军控制了全省52个州府:在湖北 西征将士保卫武汉,打退清军 次次围攻:更重要的是在天京外围,太平军先后击溃长期直 接威胁天京的敌 工北 两个大营,天京终于解围。但就在 这时,天王洪秀全 东王杨秀清的权力之争终于爆发,发展到血洗天京的地步。“天京内江”使太平天国由盛转 衰,成为它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洪杨矛盾由来己久,与太平天国“政教合一”的体制有极大关系。洪秀全早年自视极高 抱负极大,但偏偏屡试不果,在失意、彷徨、痛苦和憎恨中于1843年与冯云山等创立“拜 帝会”。洪秀全从 基督教 小册 到启示 认为只有创造万物 二切的上帝是 独一真神,其他一切人们所崇拜的对象教都是“邪魔”,必须斩尽杀绝。他宜称自己是上帝 的次子、天兄耶稣之弟,受上帝之命下凡“斩邪留正”。不久,他与冯云山来到偏廨的广西 山区传教,信者甚众,准备发动起义。但就在紧张准备起义之时,冯云山却在1848年初被 捕,洪秀全急忙奔走营救,拜上帝会一时群龙无首,发生湿乱,面临分裂瓦解。这时,以终 炎为业的杨秀清急中生智,利用当地流行的代鬼传话习俗,忽然口哑耳聋,不吃不睡,假托 天父上帝 下凡附体,怒责动摇分子,要广大会众遵守天父之命跟“万国之主”洪秀全 妖杀魔。杨秀清的“代天父传言”以天威神力稳定了众心,对维系拜上帝会组织起了重要作 用。 洪秀全营救冯云山归来后,背定了杨秀清在关键时刻挽救拜上产会的功绩,承认“代天 父传言”的合法性,承认他受天父特差下凡的地位。这样,太平天国就出现了“一朝二主” 的现象。在政治」 洪秀全是天王 尽、 一国之主,位极人臣, 称“万岁 杨秀清是东王 位于洪下,称“九千岁”,洪、杨是君臣关系。但在宗教神权上,洪只是皇上帝次子,而杨 却是皇上帝(天父)的代言人,杨的地位反高于洪秀全,实际剥夺了洪秀全是上帝在人间唯 一代表的资格,由于太平天国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体制,所以这实际上成为对洪秀全在 现世权力来源(合法性)的潜在挑战。因此,这种政治上的君(洪)臣(杨)关系和宗教上 的父(杨)子(洪)间的 子后,使洪、杨关系一直十分微 为以后的分裂埋下伏笔 由于杨秀清有卓越的组织、指挥才能,在永安建制封王时杨秀清被封为东王,而且“所 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地位高于其他各王,仅在洪下。不过,由于在神权上杨高于洪,在 战斗中杨曾屡次以“天父下凡”鼓舞士气确有实效,所以杨秀清常以“天父下凡”的名义斤 责洪秀全,洪秀全虽知这是骗局,但也无可奈何,只能霞戏直做,因为神话一且被揭穿,连 自己也被否定。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闭在深宫,耽于享乐, 世,屡为无谓小事斥责、羞辱洪秀全,借以树立自己的权威。如1853年12月杨秀清曾以洪 秀全虑待宫内女官为由,赶到天王府以“天父下凡”当众怒斥洪秀全:“尔有过错,尔知么? 洪秀全立即下跪回答:“小子知错,求天父开恩赦宥。”杨继续怒喝:“尔知有错,即杖四十。” 众人一再替洪求情,杨仍下令杖责,直到洪秀全俯伏在地表示辱意受杖才算罢了:有时深夜 杨秀清突往天王府,因朝门紧闭数重,洪秀全迎候稍迟,杨秀清就以天父之名要怒杖洪秀全 洪只得跪求:“求天父恩敖小子迟延之罪 ”对天王尚且如此,杨秀清对其他诸王大小官员更 是任意打杀。久之,形成许多重大战略和政策都由杨秀清决定,一些典章制度也由他改定, 大权由杨总揽的局面。 1856年8月,天京外围敌人威胁解除不久,实权在握的东王杨秀清又假托天父下凡, 教学案例 2:自身腐败与内讧太平天国迅速失败的悲剧 【案例呈现】 内讧 从 1851 年“金田起义”起,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大败清军,不久就攻占武汉三镇, 随后沿江挥师东下,在 1853 年 3 月攻克有虎踞龙盘之称的南京,并在此定都,改称“天京”。 定都天京之后,虽然太平军的北伐失利,但其他军事行动却胜仗连连,尤其是 1856 年春夏,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在江西,太平军控制了全省 52 个州府;在湖北, 西征将士保卫武汉,打退清军一次次围攻;更重要的是在天京外围,太平军先后击溃长期直 接威胁天京的敌军“江北”、“江南”两个大营,天京终于解围。但就在这时,天王洪秀全和 东王杨秀清的权力之争终于爆发,发展到血洗天京的地步。“天京内讧”使太平天国由盛转 衰,成为它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洪杨矛盾由来已久,与太平天国“政教合一”的体制有极大关系。洪秀全早年自视极高、 抱负极大,但偏偏屡试不果,在失意、彷徨、痛苦和憎恨中于 1843 年与冯云山等创立“拜 上帝会”。洪秀全从一些基督教小册子中得到启示,认为只有创造万物、主宰一切的上帝是 独一真神,其他一切人们所崇拜的对象教都是“邪魔”,必须斩尽杀绝。他宣称自己是上帝 的次子、天兄耶稣之弟,受上帝之命下凡“斩邪留正”。不久,他与冯云山来到偏僻的广西 山区传教,信者甚众,准备发动起义。但就在紧张准备起义之时,冯云山却在 1848 年初被 捕,洪秀全急忙奔走营救,拜上帝会一时群龙无首,发生混乱,面临分裂瓦解。这时,以烧 炭为业的杨秀清急中生智,利用当地流行的代鬼传话习俗,忽然口哑耳聋,不吃不睡,假托 “天父上帝”下凡附体,怒责动摇分子,要广大会众遵守天父之命跟“万国之主”洪秀全斩 妖杀魔。杨秀清的“代天父传言”以天威神力稳定了众心,对维系拜上帝会组织起了重要作 用。 洪秀全营救冯云山归来后,肯定了杨秀清在关键时刻挽救拜上帝会的功绩,承认“代天 父传言”的合法性,承认他受天父特差下凡的地位。这样,太平天国就出现了“一朝二主” 的现象。在政治上,洪秀全是天王,是一国之主,位极人臣,称“万岁”,杨秀清是东王, 位于洪下,称“九千岁”,洪、杨是君臣关系。但在宗教神权上,洪只是皇上帝次子,而杨 却是皇上帝(天父)的代言人,杨的地位反高于洪秀全,实际剥夺了洪秀全是上帝在人间唯 一代表的资格,由于太平天国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体制,所以这实际上成为对洪秀全在 现世权力来源(合法性)的潜在挑战。因此,这种政治上的君(洪)臣(杨)关系和宗教上 的父(杨)子(洪)间的矛盾,使洪、杨关系一直十分微妙,为以后的分裂埋下伏笔。 由于杨秀清有卓越的组织、指挥才能,在永安建制封王时杨秀清被封为东王,而且“所 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地位高于其他各王,仅在洪下。不过,由于在神权上杨高于洪,在 战斗中杨曾屡次以“天父下凡”鼓舞士气确有实效,所以杨秀清常以“天父下凡”的名义斥 责洪秀全,洪秀全虽知这是骗局,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假戏真做,因为神话一旦被揭穿,连 自己也被否定。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闭在深宫,耽于享乐,荒于政事,杨秀清更是不可一 世,屡为无谓小事斥责、羞辱洪秀全,借以树立自己的权威。如 1853 年 12 月杨秀清曾以洪 秀全虐待宫内女官为由,赶到天王府以“天父下凡”当众怒斥洪秀全:“尔有过错,尔知么?” 洪秀全立即下跪回答:“小子知错,求天父开恩赦宥。”杨继续怒喝:“尔知有错,即杖四十。” 众人一再替洪求情,杨仍下令杖责,直到洪秀全俯伏在地表示愿意受杖才算罢了;有时深夜 杨秀清突往天王府,因朝门紧闭数重,洪秀全迎候稍迟,杨秀清就以天父之名要怒杖洪秀全, 洪只得跪求:“求天父恩赦小子迟延之罪!”对天王尚且如此,杨秀清对其他诸王大小官员更 是任意打杀。久之,形成许多重大战略和政策都由杨秀清决定,一些典章制度也由他改定, 大权由杨总揽的局面。 1856 年 8 月,天京外围敌人威胁解除不久,实权在握的东王杨秀清又假托天父下凡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