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二部分,曲作者以川川江号子的音调作为基本素材,以船工号子一领众合的音乐结构, 恰当地运用此起彼伏相互呼应的对位式合唱,生动地刻画了一幅紧张渡河的热烈场面。 整个作品的音乐既充满了坚毅雄伟的战士气质,又洋溢着质朴浓郁的生活气息。 50年代中期郑律成写的混声合唱<江上的歌)(放平词)也是以川江号子作为基本素 材的作品。但是,曲作者没有用合唱的形式去再现民间号子、去描绘船工劳动的形象, 而主要以这些来自民间的、悠扬而富于意境的音调和劳动呼声,来抒发劳动人民对生活 充满信心的开阔胸怀。著名合唱指挥严良塑曾指出:“这种运用合唱的形式、写意的方 法,描述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的音乐作品,在当时是少有的、非常大胆的创新。”(引自 《郑律成歌曲选》的“序”)陈田鹤写的混声合唱《森林啊,绿色的海洋》(金帆词)是 诃曲作者深入东北林区建设工地后所触发的、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喜悦和希望的心灵流 露。在这首作品中曲作者完全摈弃了以音乐作任何状物的描绘,自始至终以明朗深情的 笔调去抒发这一祖国新貌在人们内心所激起的层层情潮。这首合唱曲旋律优美流畅,结 构严谨完整,多声写作技法熟练自然,合唱配置丰富而有效,充分表现了曲作者技术水 平的精到成熟,也可以从中看出曲作者出色地继承了黄自的合唱风格。 除了上述作品外,建国后30年间还有刘炽的《相国颂》(乔羽词)、刘敦南的《密 林深处的歌声》(任森词)、沈亚威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乔羽词)及周巍峙 作曲、罗忠溶改编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乔羽、陈泽人词)等也都是值得注意的合唱曲。 8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和专业的合唱事业曾面临一定的困 难:此类合唱曲的创作数量有明显的减少,这些合唱音乐作品获得演出、广播、出版的 机会更是困难重重。但是,10年来经过作曲家及有关方面的努力:仍产生了一些值得重 视的新作。如李遇秋的《八一军旗高高飘扬》(石祥词)是这阶段能较好地表现我国人民 解放军英雄形象和部队气质的一首合唱曲;施光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词)是一 首生动表现新时代中国青年朝气勃勃投身“四化”建设的、富于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 合唱曲;瞿希贤的《当代中国之歌》(李幼容词)、陆在易的《雨后彩虹》(于之词)和王 世光的《长江之歌》(胡宏伟词)则是三首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新时代中国青年对生,活 充满希望和激情的、具有串富和声色彩变化的合唱作品。从这些合唱新作中也反映了我 国合唱音乐在创作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以民族音调为基础或为素材,反映人民生活和风俗题材的合唱曲或改编性合唱 曲。 这类合唱曲的题材内容比上一类合唱要宽广多样,因而音乐艺术的处理也有很大的 灵活性,是我国作曲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合唱音乐的理想实验室。这类合唱曲也因其10 的第二部分,曲作者以川江号子的音调作为基本素材,以船工号子一领众合的音乐结构, 恰当地运用此起彼伏相互呼应的对位式合唱,生动地刻画了一幅紧张渡河的热烈场面。 整个作品的音乐既充满了坚毅雄伟的战士气质,又洋溢着质朴浓郁的生活气息。 50 年代中期郑律成写的混声合唱<江上的歌)(放平词)也是以川江号子作为基本素 材的作品。但是,曲作者没有用合唱的形式去再现民间号子、去描绘船工劳动的形象, 而主要以这些来自民间的、悠扬而富于意境的音调和劳动呼声,来抒发劳动人民对生活 充满信心的开阔胸怀。著名合唱指挥严良塑曾指出:“这种运用合唱的形式、写意的方 法,描述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的音乐作品,在当时是少有的、非常大胆的创新。”(引自 《郑律成歌曲选》的“序”)陈田鹤写的混声合唱《森林啊,绿色的海洋》(金帆词)是 词曲作者深入东北林区建设工地后所触发的、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喜悦和希望的心灵流 露。在这首作品中曲作者完全摈弃了以音乐作任何状物的描绘,自始至终以明朗深情的 笔调去抒发这一祖国新貌在人们内心所激起的层层情潮。这首合唱曲旋律优美流畅,结 构严谨完整,多声写作技法熟练自然,合唱配置丰富而有效,充分表现了曲作者技术水 平的精到成熟,也可以从中看出曲作者出色地继承了黄自的合唱风格。 除了上述作品外,建国后 30 年间还有刘炽的《祖国颂》(乔羽词)、刘敦南的《密 林深处的歌声》(王森词)、沈亚威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乔羽词)及周巍峙 作曲、罗忠镕改编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乔羽、陈泽人词)等也都是值得注意的合唱曲。 80 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和专业的合唱事业曾面临一定的困 难;此类合唱曲的创作数量有明显的减少,这些合唱音乐作品获得演出、广播、出版的 机会更是困难重重。但是,10 年来经过作曲家及有关方面的努力;仍产生了一些值得重 视的新作。如李遇秋的《八一军旗高高飘扬》(石祥词)是这阶段能较好地表现我国人民 解放军英雄形象和部队气质的一首合唱曲;施光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词)是一 首生动表现新时代中国青年朝气勃勃投身“四化”建设的、富于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 合唱曲;瞿希贤的《当代中国之歌》(李幼容词)、陆在易的《雨后彩虹》(于之词)和王 世光的《长江之歌》(胡宏伟词)则是三首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新时代中国青年对生,活 充满希望和激情的、具有串富和声色彩变化的合唱作品。从这些合唱新作中也反映了我 国合唱音乐在创作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以民族音调为基础或为素材,反映人民生活和风俗题材的合唱曲或改编性合唱 曲。 这类合唱曲的题材内容比上一类合唱要宽广多样,因而音乐艺术的处理也有很大的 灵活性,是我国作曲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合唱音乐的理想实验室。这类合唱曲也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