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试卷代号:1295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社会心理学(本)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 (供参考) 2016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D 2.A 3.D 4.B 5.D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6.一般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 7.规定性 开放性 8.理想的自我 应该的自我 9.品质 行为 10.接近 相似 互补 11.工具性 敌对性 12.社会促进 社会抑制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3.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遁应这种新 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14.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 性的过程。 15.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 现象 16.攻击行为: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 状况及破环其他目标的行为。 17.偏见: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 指向。 1023试卷代号 :1295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5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社会心理学(本)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 (供参考) 201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10 分) l. D 2. A 3. D 4. B 5. D 二、填空(每空 分,共 15 分} 6. 一般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 7. 规定性 开放性 8. 理想的自我 应该的自我 9. 品质 行为 10. 接近 相似 互补 1.工具性 敌对性 12. 社会促进 社会抑制 三、名词解释(每题 分,共 25 分} 13. 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 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14.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 性的过程。 15. 社会影响 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 现象。 16. 攻击行为: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 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 17. 偏见: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 指向。 102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