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 分)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一一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 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 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 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 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乙】句号B.【甲】句号【乙】分号 C.【甲】冒号【乙】句号 D.【甲】冒号【乙】分号 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 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右 殊方共享 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 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 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 Exhibition of Treasures from National Museun 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 (1分) 5.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 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 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束埔寨国家博 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 不胜举。 【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 度和深度 【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 交汇碰撞之中 【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 度和深度 6.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 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题。(共6分) (1)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 碑林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2019 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语文试卷(word 版,含答案解析) 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 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 分)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 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 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 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 21 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 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 【乙】句号 B.【甲】句号 【乙】分号 C.【甲】冒号 【乙】句号 D.【甲】冒号 【乙】分号 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 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右 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 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 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 是 。(1 分) 5.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 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 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束埔寨国家博 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 不胜举。 。 【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 度和深度 【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 交汇碰撞之中 【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 度和深度 6.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 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题。(共 6 分) (1)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 碑林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 ...的一项是( )(2 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