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回收工业炉烟气余热有很多方法,如利用换热器预热空气,利用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或热 水,都已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然而,对这些余热利用方法 还没有系统的分析,尤其是节能量的计算;对炉子技术经济性能如燃料利用率等的影响,还 缺乏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为此,本文首先分析并比较8种余热利用方法,然后就目前常见的 换热器预热空气进行详细研究。 1余热利用途径 利用工业炉余热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归纳为3类:工艺方式、能量方式和综合 方式1)。 工艺方式是在同一工艺过程中回收余热并被该工艺过程所利用,可分为两种形式:闭环 方式和开环方式。前者如利用换热器预热空气和煤气,利用某种装置预热进炉工件,这种方 式对炉子本身的技术经济性能有着良好的影响,因为回收的热量又返回到炉膛内,从而降低 了燃耗,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后者如对产品进行预热处理或加热处理,此时回收的热量并未 返回到炉内,而是为该工艺过程的其他工序所利用,因而对整个工艺来说是有益的。 能量方式是利用动力设备回收余热产生载能体(如热能、电能),常见的是利用余热锅 炉产生蒸汽或热水。这种方式对全厂是有益的,但对炉子本身则无影响。 综合方式是联合使用工艺方式和能量方式,常见的是联合利用换热器和余热锅炉,同时 产生热空气(热煤气)和蒸汽(热水),不仅减少了热损失,也提高了余热利用效果。 上述3种余热回收方式各有优缺点,在不同程度上回收了余热,节约了燃料。在确定采 用何种余热利用方案时,首先应对它们的热回收幸和节能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 估计基本投资、能耗、节能量、运行费等各方面的关系,从而作出最优设计和选择。 2节能量的计算 定义炉子的燃料利用率?为留在炉膛内的热量与供入燃料热量之比,则有下式成立: 7=(Qa-Qg)/Qa (1) 式中,Q:为燃料的低发热量(kJ/kg或kJ/Nm3),Q。为单位燃料产生的烟气带走的有效热量 (kJ/kg或kJ/Nm3)。 当空气预热时,燃料利用率变为7′: =(Q+Q:-Qg)/Q (2) 式中Q,为单位燃料所需空气预热时的有效物理热。 下面分别对3种余热利用方式的节能量进行讨论。 2.1工艺方式 (1)闭环方式 ①预热空气预热空气的节能量EA(kW)可由下式计算: 598回收工业炉烟气余热有很多方法 , 如利用换热器预热空气 , 利用余热锅护产生蒸汽或热 水 , 都已在生产 中发挥了 巨大的 作用 , 产生 了 明显的 经济效益 。 然而 , 对这些 余热利 用方法 还没 有系统 的分析 , 尤其是节能量的 计算 对护子技术经济性能如燃料利用 率等的影响 , 还 缺乏详细的分析和 讨论 。 为此 , 本文首 先分析并比较 种余热利用方法 , 然后就 目前常见的 换热器预热空气进 行详细研 究 。 余热利 用途径 利用工业炉余热的方法 , 从本质上来说 , 可以归纳为 类 工艺方式 、 能 量方式和 综合 方式 ‘ ” 。 工艺方式是在 同一工艺过程中回收余热并被该工艺过程所利用 , 可分为 两种形式 闭 环 方式和开环方式 。 前者如利用 换热 器预热空气和煤气 , 利用某种装置预热进护工件 , 这种方 式对炉子本身的 技术经济性能有着 良好的影响 , 因为回收的 热量 又返回到炉膛 内 , 从而降低 了燃耗 , 提高了燃料利用率 后者如对产品进行预热处理或加 热处理 , 此时 回收的热量并未 返回到炉内 , 而是为该工艺过程的 其他工序所利用 , 因而对整个工艺来说是有益 的 。 能量方式是利用动力设备 回收余热 产生载能体 如热能 、 电能 , 常见的是利用余热锅 炉 产生蒸汽或热水 。 这种方式对全厂是 有益的 , 但对炉子本身则无影响 。 综合方式是联合使用工艺方式和能量方式 , 常见的是联合利用 换热器和余热 锅护 , 同时 产生热空气 热煤气 和 蒸汽 热水 , 不仅减少了热损失 , 也提高了余热利用效果 。 上述 种余热回收方式各 有优缺点 , 在不 同程度上 回收 了余热 , 节约 了燃料 。 在确定采 用 何种余热 利用 方案时 , 首 先应对它 们 的热 回收率和节能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 在 此基础上 , 估计基本投资 、 能耗 、 节能量 、 运行费等各方面的关系 , 从而 作出最优设计和选择 。 节能量的计算 定义炉 子的燃料利用率 ,为 留在炉膛内的热量与供 入燃料热 量之 比 , 刀 一 则有下式成立 式中 , 为燃料的低发热量 或 ” , 。 为单位燃料产生的烟气带走的 有效热量 或 “ 。 当空气预热时 , 燃料利用率变为丫 习尹 一 ‘ 式中 为单位燃料所需空气预热时的有效物理热 。 下 面分 别对 种余热利用方式的节能量进行讨论 。 工艺方式 闭 环方式 ①预热 空气 预热 空气的 节能量 八 可 由下 式计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