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试卷代号:118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一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 公共政策概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 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 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2.公共政策体制是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同时也 是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C 3.B 4.B 5.C 6.A 7.C 8.D 9.A 10.A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D 2.AC 3.BCDE 4.ABCD 5.CD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2分) (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 的法案;(3分) (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 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3分) (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2分)》 2.政策执行者如何对待上级政策,实际中有三种态度: 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4分) 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上下一般粗”。(3分) 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3分) 3.无为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但这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无为其实是一种有 为。 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 的做法。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原因就在于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 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更多的时候要“止,而后能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 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 1086试卷代号 :118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 公共政策概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 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10分) 1.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 。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 ,对公共 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 究的深化,改进公 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 2.公共政策体制是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 的权力格局,同时也 是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 ,共 10分) 1. C 6.A 2. C 7. C 3.B 8. D 4. B 9.A 5. C 10. A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 l. ABCD 2. AC 3. I3CDE 4. ABCD 5. CD 四、简答题(每小题 10分,共 30分) l. (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2分) (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 的法案 ;(3分) <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 策 ,为 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3分) (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2分) 2.政策执行者如何对待上级政策 ,实际中有三种态度 : 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4分) 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_上下一般粗”。(3分) 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 自以为是,各行其是。(3分) 3.无为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但这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无为其实是一种有 为 。 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 的做法。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原因就在于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 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更多的时候要“止,而后能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 策范围和决策对象 ,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 ;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 108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