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第一节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一、基本方针 1.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全面规划、合 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 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进一步制定出我国环境管理的大政方针 ■一是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从而确立了环 境保护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是制定出我国环保事业的战略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 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即同步发展方针; ■三是确定把强化环境管理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 3.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结束后,199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 大对策》: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2;“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 皮书》,确定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目标、政策框架和实施方案。中国环境与发展十 大对策内容: (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健全环境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10)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阅读材料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001年修正) 总体层係系统层状态层 夜量层 素层 人均耕地 地资源指数 耕地变化率 耕地质量 耕地占全国份额 中国可 持续发上存支生存资源禀赋 人均水资源 展总体|持系统 资源指数 水资源密度 力 亩均水资源 水土资源匹配指数 水资源占全国份额 国土资源占全国份额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一、基本方针 1. 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全面规划、合 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 2.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进一步制定出我国环境管理的大政方针: ◼ 一是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从而确立了环 境保护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二是制定出我国环保事业的战略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 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即同步发展方针; ◼ 三是确定把强化环境管理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 3. 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结束后,199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 大对策》;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ª¡ª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 皮书》,确定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目标、政策框架和实施方案。中国环境与发展十 大对策内容: (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健全环境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10)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阅读材料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001年修正) 总体层 系统层 状态层 变量层 要素层 中国可 持续发 展总体 能力 生存支 持系统 生存资源禀赋 土地资源指数 人均耕地 耕地变化率 耕地质量 耕地占全国份额 水资源指数 人均水资源 水资源密度 亩均水资源 水土资源匹配指数 水资源占全国份额 国土资源占全国份额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