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蛹:黄白色,羽化前全身变黑,蛹外被有薄茧,长约蛹长的一倍。 三、生活史及习性 麦茎蜂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小麦根茬中造薄茧越冬。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进入盛期,5月中旬开始 化羽,下旬为盛期(洋槐盛花期、羽化期长约20天),成虫飞翔能力差,无趋光性。晴天上午10-2时,成虫最活跃,飞 翔、交尾或产卵,此时最易用网扑。产卵量50-60粒。成虫喜在组织幼嫩茎壁较薄的小麦杆内产卵。产卵部位多在小麦穗 下第一节至第三节茎节附近。卵经6-7天孵化。幼虫三龄后进入暴食期。小麦进入蜡熟期时,整个茎杆被食空,老熟幼虫 便钻入小麦根茬部,从接近地表处将茎杆咬断,断面整齐。从而形成白穗,此时用手捏主白穗轻轻往上提,植株便在近 地面处断掉。幼虫则在根茎中造白色透明的薄茧越冬。 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麦茎蜂的发生与温湿度及越冬的埋藏深度有关系。化蛹的最适地温为14-19摄氏度越冬幼虫如满足其温度要求, 可提前化蛹。秋冬不浇水的干燥环境化蛹较早,但不能正常羽化而干缩死亡。成虫羽化的气温为13-22摄氏度,地温为 16-22摄氏度,如遇降雨天气,湿度过大,成虫停止羽化。 2.幼虫越冬的深度直接影响成虫出士的早晚,随着深度的增加,出土期相应推迟,出土率也相应降低,15厘米以上 深度越冬的,成虫羽化后多在田间地表过程中死亡。 五、防治方法 1.麦收后进行深翻,抑制成虫出土。 2.有条件地区,实行轮作倒茬,或收集麦茬烧毁。 3.选育杆壁厚的抗虫高产小麦品种。 4.药剂防治:麦茎蜂的防治适期在5月下旬成虫发生高峰期之前。 (1)撒施毒土(见小麦吸浆虫防治法) (2)喷施农药:50%1605EC1000x,50%DDVEC800x等 小 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小麦害虫,要求学生掌握: 1.几种麦蚜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习性。 2.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特征,两种吸浆虫的形态区别、发生规律、习性及综合防治措施。 3.小麦茎蜂的特征及发生规律。 复习题:1.四种麦蚜的形态特征。 2.两种吸浆成虫的主要区别特征。 3.举例说明“隔年羽化现象”。 4.麦茎蜂的为害特征是什么? 5.根据小麦吸浆虫的主要习性和发生规律,制定其综合防治方案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