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112 计算 机 学报 2012年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缺乏安全可控的服务性 跳数,提高数据传输容量 能是互联网面临的另一个根本性问题,设计面向服 P4P方案有助于消除P2P覆盖网络与实际网 务的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支持服务资源和物理网 络拓扑之间的失配,它的核心原则是在现有网络体 络的相互感知,构建面向服务和数据的安全与可信 系结构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设备,基于用户数据请求 架构,从源头上限制网络攻击行为的发生,构建服务 特征,实现数据感知与资源调度,并且依赖于运营商 性能与网络服务能力、用户需求的定量模型,以服务 与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协助.正是由于上述问题,人们 性能最大化为目标决定网络提供服务的方式,将为 期望从体系结构本身来解决流量增加问题, 未来互联网中安全可控性问题提供根本的解决 CCNC10]/NDNC1](Content Centric Network/Named 方案 Data Networking)是目前解决流量扩展性问题的革 综上所述,现有TCP/IP体系结构无法解决互 命性体系结构. 联网面临的可扩展性、动态性和安全可控性等根本 CCN/NDN旨在通过新体系结构的设计,实现 性问题,需要设计新的互联网体系结构并研究相关 以地址、位置为中心的网络向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关键机理.对未来互联网的研究思路可以分为两种: 的转变,拟解决地址空间爆炸、动态性、地址可扩展 演进式或增量式(Incremental)和变革式(clean- 等问题,同时借助存储优化流量,避免拥塞,提升网 slate).演进式路线通过“打补丁”的方式对TCP/IP 络吞吐量.如图1(a)所示,CCN/NDN在体系结构 互联网进行修改和补充,其核心仍然是TCP/IP体 中引入命名数据作为协议栈的细腰,不再采用基于 系结构,并未从根本上解决TCP/IP体系结构面临 P地址的方式,允许应用按照需要独立选择命名方 的问题,不能或者不能很好地适应互联网接入方式 案;基于命名数据的设计可直接满足应用需求,无需 和数据交换的巨大变化.最近几年,国际上开始以变 中间件实现从P地址到所需内容的映射,简化网络 革式路线研究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即“从零开始”, 架构设计;通过在中间路径上路由器中缓存命名数 不受现有互联网体系结构的约束,研究新的体系结 据,便于后续请求就近获取数据,达到避免拥塞、优 构,这种变革式思路已经成为设计未来互联网体系 化流量的目的.如图1(b)所示,CCN/NDN采用基 结构的共识.尽管如此,为推动新的互联网体系结构 于名字的路由和转发,通过定义标准接口将路由和 的部署和实施,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考虑与现有互 转发分离,有助于两者平行研究,特别是可在转发 联网的互通,支持现有互联网向新型互联网的演进 不变的前提下研究路由优化.CCN/NDN使得内容 式部署 分发变得更加自主,用户可自由选择最优链路 CCN/NDN模型与现有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兼容 3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FIA)研究进展 性,可以运行于任何层次之上,同样任何层也可以运 行于CCN/NDN之上,对内容分发具有优势,并能 针对现有TCP/IP体系结构存在的可扩展性、 很好地支持流量的可扩展性, 动态性、安全可控性等问题,本节综合分析了现有解 CCN/NDN以数据为中心的思想能够很好地 决上述问题的研究进展 减少网络中传统数据密集型应用(如在线视频、文件 3.1面向可扩展性的体系结构 下载等)的流量.然而在未来互联网中,业务类型将 互联网可扩展性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流量可扩 更加多样化,许多新型应用如实时应用、交互式应用 展和路由可扩展.德国Ipoque的统计数据表明,目 等将日益流行,为了保持这些动态数据的连接, 前网络带宽“消费大户”是P2P文件共享,在北美和 CCN/NDN要求周期性地广播探测包从而带来大 东欧地区分别占据了43%和70%的网络带宽①.造 量的信令开销.此外,在未来互联网云计算模式下, 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P2P的数据传输机制,P2P CCN/NDN仅仅缓存数据,而对数据的处理仍然需 过于强调“对等”,每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完全是 要到远端的云计算平台上进行,这也一定程度上限 无序的,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 制了该架构对网络流量优化的作用.从上述分析可 提出了P4P方案1),与P2P随机挑选伙伴节点不 以看出,未来互联网仅仅以数据为中心是不够的,数 同,P4P方案充分利用网络运营商掌握的网络拓扑、 收费策略等控制信息,通过智能运算选择地域临近 D Schulze H.Mochalski K.Internet study 2008/2009.http: //www.ipoque.com/resources/internet-studies/internet- 的网络来进行数据交换,最大程度降低数据传输的 study-2008_2009,2011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缺乏安全可控的服务性 能是互联网面临的另一个根本性问题.设计面向服 务的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支持服务资源和物理网 络的相互感知,构建面向服务和数据的安全与可信 架构,从源头上限制网络攻击行为的发生,构建服务 性能与网络服务能力、用户需求的定量模型,以服务 性能最大化为目标决定网络提供服务的方式,将为 未来互联网中安全可控性问题提供根本的解决 方案.综上所述,现有TCP/IP体系结构无法解决互 联网面临的可扩展性、动态性和安全可控性等根本 性问题,需要设计新的互联网体系结构并研究相关 关键机理.对未来互联网的研究思路可以分为两种: 演进式或增量式(Incremental)和变革式(clean slate).演进式路线通过“打补丁”的方式对TCP/IP 互联网进行修改和补充,其核心仍然是TCP/IP体 系结构,并未从根本上解决TCP/IP体系结构面临 的问题,不能或者不能很好地适应互联网接入方式 和数据交换的巨大变化.最近几年,国际上开始以变 革式路线研究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即“从零开始”, 不受现有互联网体系结构的约束,研究新的体系结 构,这种变革式思路已经成为设计未来互联网体系 结构的共识.尽管如此,为推动新的互联网体系结构 的部署和实施,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考虑与现有互 联网的互通,支持现有互联网向新型互联网的演进 式部署. 3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犉犐犃)研究进展 针对现有TCP/IP体系结构存在的可扩展性、 动态性、安全可控性等问题,本节综合分析了现有解 决上述问题的研究进展. 3.1面向可扩展性的体系结构 互联网可扩展性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流量可扩 展和路由可扩展.德国Ipoque的统计数据表明,目 前网络带宽“消费大户”是P2P文件共享,在北美和 东欧地区分别占据了43%和70%的网络带宽①.造 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P2P的数据传输机制,P2P 过于强调“对等”,每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完全是 无序的,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 提出了P4P方案[13].与P2P随机挑选伙伴节点不 同,P4P方案充分利用网络运营商掌握的网络拓扑、 收费策略等控制信息,通过智能运算选择地域临近 的网络来进行数据交换,最大程度降低数据传输的 跳数,提高数据传输容量. P4P方案有助于消除P2P覆盖网络与实际网 络拓扑之间的失配,它的核心原则是在现有网络体 系结构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设备,基于用户数据请求 特征,实现数据感知与资源调度,并且依赖于运营商 与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协助.正是由于上述问题,人们 期望从体系结构本身来解决流量增加问题, CCN[10]/NDN[11](ContentCentricNetwork/Named DataNetworking)是目前解决流量扩展性问题的革 命性体系结构. CCN/NDN旨在通过新体系结构的设计,实现 以地址、位置为中心的网络向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的转变,拟解决地址空间爆炸、动态性、地址可扩展 等问题,同时借助存储优化流量,避免拥塞,提升网 络吞吐量.如图1(a)所示,CCN/NDN在体系结构 中引入命名数据作为协议栈的细腰,不再采用基于 IP地址的方式,允许应用按照需要独立选择命名方 案;基于命名数据的设计可直接满足应用需求,无需 中间件实现从IP地址到所需内容的映射,简化网络 架构设计;通过在中间路径上路由器中缓存命名数 据,便于后续请求就近获取数据,达到避免拥塞、优 化流量的目的.如图1(b)所示,CCN/NDN采用基 于名字的路由和转发,通过定义标准接口将路由和 转发分离,有助于两者平行研究,特别是可在转发 不变的前提下研究路由优化.CCN/NDN使得内容 分发变得更加自主,用户可自由选择最优链路. CCN/NDN模型与现有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兼容 性,可以运行于任何层次之上,同样任何层也可以运 行于CCN/NDN之上,对内容分发具有优势,并能 很好地支持流量的可扩展性. CCN/NDN以数据为中心的思想能够很好地 减少网络中传统数据密集型应用(如在线视频、文件 下载等)的流量.然而在未来互联网中,业务类型将 更加多样化,许多新型应用如实时应用、交互式应用 等将日益流行,为了保持这些动态数据的连接, CCN/NDN要求周期性地广播探测包从而带来大 量的信令开销.此外,在未来互联网云计算模式下, CCN/NDN仅仅缓存数据,而对数据的处理仍然需 要到远端的云计算平台上进行,这也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该架构对网络流量优化的作用.从上述分析可 以看出,未来互联网仅仅以数据为中心是不够的,数 1112 计 算 机 学 报 2012年 ①SchulzeH,MochalskiK.Internetstudy2008/2009.http: //www.ipoque.com/resources/internetstudies/internet study2008_2009,201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