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边读边参阅课文中的注解,试着串讲。教师巡回倾听,发现难点。 2.指名试讲。(要求把每句诗的大致意思说清楚 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深入体会 1.读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会在什么地方?他当时有什么感受?(想象诗 在农家做客,受到农家热情款待) 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 这时诗人是在哪里?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景象? 诗人可能正走在山间小道上,眼见前面被大山挡住了,怀疑无路可走 行至山前,忽见柳荫深深,鲜花簇簇,惊喜地发现又是一个村庄。 品味对偶的表现手法 1.有节奏地朗读后两个诗句。 2.引导发现两行诗句中相对应的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3.美读,读出节奏、音律美。 体会名句的引用 提供下列句子,供学生阅读 1.我们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 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去了。 因此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 克了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村 3.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 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 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读后教育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能恰当地引用这些语句,使自己的作 文变得更精彩。1.边读边参阅课文中的注解,试着串讲。教师巡回倾听,发现难点。 2.指名试讲。(要求把每句诗的大致意思说清楚) 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深入体会 1.读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会在什么地方?他当时有什么感受?(想象诗 人在农家做客,受到农家热情款待) 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 这时诗人是在哪里?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景象? 诗人可能正走在山间小道上,眼见前面被大山挡住了,怀疑无路可走; 行至山前,忽见柳荫深深,鲜花簇簇,惊喜地发现又是一个村庄。 品味对偶的表现手法 1.有节奏地朗读后两个诗句。 2.引导发现两行诗句中相对应的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3.美读,读出节奏、音律美。 体会名句的引用 提供下列句子,供学生阅读。 1.我们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一 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去了。 因此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 克了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 3.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 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 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读后教育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能恰当地引用这些语句,使自己的作 文变得更精彩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