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学会副主席,在生物学界名声显赫。但作为一个女人,她只能在密苏里做一名助理教授,这 还有赖于朋友的帮助 院长一年后就对自己的决定追悔莫及。他听说麦克林托克已被提名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就劝 说她回来并承诺为其升职。但为时已晚,麦克林托克去了冷泉港实验室。那里被视为生命科 学的圣地,她已经在那里种了一块玉米地。 传言在不久就变成了现实。1944年,麦克林托克不仅成为院士,还当选遗传学会的主席。 而她那身打扮,几乎不曾改变一—宽松的衬衫和裤子一一这身男人一样的打扮只是为了方便 在地里观察玉米。 “我从来不能理解人们为什么要结婚,我根本就感觉不到自己有这种需求。”晚年,她曾回 忆道 这个短发女人的全部需求,就是从事遗传研究。1927年,25岁的麦克林托克在康奈尔大学 获得博士学位后,便留校进行玉米的遗传研究。 女儿“奇怪的”选择和行为,一度令父母非常犯愁。几年后,忧愁的父母前往欧洲度假,在 船上结识了英国遗传学家克鲁。他们这才知道小女儿从康奈尔的玉米地里,收获了令人瞩目 的成就 在此之后的10多年里,她更是成为遗传学界的中坚人物。在女人被歧视的年代里,这可以 给麦克林托克带来赞扬和尊敬,却不能带来一份稳定的工作。 只有在冷泉港的玉米地里,她还可以安静地做研究 偶尔她会和实验室的人打网球。一次与她打球的人叫谈家桢。她当时发现了玉米的“跳跃基 因”,这个中国年轻人则发现了瓢虫色斑镶嵌显性现象。据说麦克林托克对谈家桢的发现极 感兴趣,还向他提出了可供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假说方案 然而,在1951年冷泉港的夏季学术讨论会上,麦克林托克与人分享她的发现时,发现精心 准备的演讲被台下听众漠视。很多人根本不懂她在说什么,有人窃窃私语,有人高声抱怨: “这个女人在忙些什么呢? 这些后来被人评价为“表达准确而优雅”的论文,当时被一些遗传学家视为“发疯”之作 这个遗传学界最耀眼的女人,开始被学界主流所不解和抛弃。 只有她自己在坚持。“我知道我是对的。”麦克林托克后来回忆说。也正因为如此,在5年后 的讨论会上,她又将自己的发现作了一次介绍。 这一次,换来的是比5年前更多的蔑视。委婉一点的同行称她“走到时代的前头去了”, 位著名的遗传学家则直接称她为“冷泉港闲置了多年的旧手提包”。 这也是麦克林托克一生中最孤立的时刻。有人甚至怀疑,她是否还具有对科学的洞察力。麦 克林托克在此时保持了克制和沉默,不再谈论自己的发现,也很少发表文章。 而她对玉米的研究,一刻也不曾停止。直到几年后,法国科学家在细菌中也发现“跳跃基因” 并获得1965年诺贝尔奖。固执的麦克林托克才再次赢来人们的赞扬 18年后,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决定将当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81岁的麦克林托克。评委会 评价她“在不被同时代的人所理解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完成了研究工作 个人坚持战斗的老人,此时不再觉得孤立,而是感觉“一下子被关注得太多了”。坐在一 屋子记者面前,她感到“非常不自在”,抱怨说,“我一点也不喜欢出名,只想躲进实验室的 个僻静角落里”。 (选自《视 野》)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麦克林托克作为一位遗传学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她的特立独行和自以为是 让院长和同事难以接受,他的父母也不理解她学会副主席,在生物学界名声显赫。但作为一个女人,她只能在密苏里做一名助理教授,这 还有赖于朋友的帮助。 院长一年后就对自己的决定追悔莫及。他听说麦克林托克已被提名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就劝 说她回来并承诺为其升职。但为时已晚,麦克林托克去了冷泉港实验室。那里被视为生命科 学的圣地,她已经在那里种了一块玉米地。 传言在不久就变成了现实。1944 年,麦克林托克不仅成为院士,还当选遗传学会的主席。 而她那身打扮,几乎不曾改变——宽松的衬衫和裤子——这身男人一样的打扮只是为了方便 在地里观察玉米。 “我从来不能理解人们为什么要结婚,我根本就感觉不到自己有这种需求。”晚年,她曾回 忆道。 这个短发女人的全部需求,就是从事遗传研究。1927 年,25 岁的麦克林托克在康奈尔大学 获得博士学位后,便留校进行玉米的遗传研究。 女儿“奇怪的”选择和行为,一度令父母非常犯愁。几年后,忧愁的父母前往欧洲度假,在 船上结识了英国遗传学家克鲁。他们这才知道小女儿从康奈尔的玉米地里,收获了令人瞩目 的成就。 在此之后的 10 多年里,她更是成为遗传学界的中坚人物。在女人被歧视的年代里,这可以 给麦克林托克带来赞扬和尊敬,却不能带来一份稳定的工作。 只有在冷泉港的玉米地里,她还可以安静地做研究。 偶尔她会和实验室的人打网球。一次与她打球的人叫谈家桢。她当时发现了玉米的“跳跃基 因”,这个中国年轻人则发现了瓢虫色斑镶嵌显性现象。据说麦克林托克对谈家桢的发现极 感兴趣,还向他提出了可供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假说方案。 然而,在 1951 年冷泉港的夏季学术讨论会上,麦克林托克与人分享她的发现时,发现精心 准备的演讲被台下听众漠视。很多人根本不懂她在说什么,有人窃窃私语,有人高声抱怨: “这个女人在忙些什么呢?” 这些后来被人评价为“表达准确而优雅”的论文,当时被一些遗传学家视为“发疯”之作。 这个遗传学界最耀眼的女人,开始被学界主流所不解和抛弃。 只有她自己在坚持。“我知道我是对的。”麦克林托克后来回忆说。也正因为如此,在 5 年后 的讨论会上,她又将自己的发现作了一次介绍。 这一次,换来的是比 5 年前更多的蔑视。委婉一点的同行称她“走到时代的前头去了”,一 位著名的遗传学家则直接称她为“冷泉港闲置了多年的旧手提包”。 这也是麦克林托克一生中最孤立的时刻。有人甚至怀疑,她是否还具有对科学的洞察力。麦 克林托克在此时保持了克制和沉默,不再谈论自己的发现,也很少发表文章。 而她对玉米的研究,一刻也不曾停止。直到几年后,法国科学家在细菌中也发现“跳跃基因” 并获得 1965 年诺贝尔奖。固执的麦克林托克才再次赢来人们的赞扬。 18 年后,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决定将当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 81 岁的麦克林托克。评委会 评价她“在不被同时代的人所理解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完成了研究工作”。 一个人坚持战斗的老人,此时不再觉得孤立,而是感觉“一下子被关注得太多了”。坐在一 屋子记者面前,她感到“非常不自在”,抱怨说,“我一点也不喜欢出名,只想躲进实验室的 一个僻静角落里”。 (选自《视 野》)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麦克林托克作为一位遗传学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她的特立独行和自以为是 让院长和同事难以接受,他的父母也不理解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