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20年9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 2020 第57卷第5期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 57 Na 5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论研究:聚焦深度学习 安富海 (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121)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数字化学习存在的弊端以及当前浅层学习暴露出的问题,急需教学论 研究聚焦深度学习,促进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化,实现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每一种学习形态都有其特定的发生机 制,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要突破强调重要性和论述基本特征的局限,从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环境等 方面厘清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引导教师科学调适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论研究;深度学习;发生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20)05-011908 [DO10.16783/ cnki nanus.2020.05.013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识别、机知、学习、思考和工作[2。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 器学习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疾步进入智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 能化阶段,并开始以其强大的智能优势介入人类生重要推动力。 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人工智能进行不同的 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在社会需求与国家政策的双重分类。以智能化的强弱为标准,人工智能可以分为 驱动下,人类社会也逐渐迈向人工智能时代。教学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认为有可能 论作为一门以动态的教学整体为研究对象,探索教制造出有知觉的、有自我意识的,能推理和解决问 学一般规律的学科,[1(P26)其研究理应体现时题的智能机器。强人工智能又可分为类人的人工智 代要求、回应时代问题。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时代能(能像人一样思考和推理的人工智能)和非类人 对教与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的人工智能(产生和人完全不一样的知觉和意识, 与学面临的重要话题。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论研究使用和人完全不一样的推理方式的人工智能)。弱 应该聚焦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认为不可能研究和开发出像人一样推理和 人工智能的内涵及时代特征 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当然更不会有自主意识和反 思能力。以智能化层次为标准,人工智能可以分为 (一)人工智能的内涵及类型 计算智能(能存会算)、感知智能(能听会说,能 人工智能是一个研究和开发模拟、延伸和扩展看会认)和认知智能(能理解会思考)三个层次 人的智能的综合性领域,主要包括语言识别、图像在计算层面,计算机在存储、记忆等方面已经远远 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和专家系统等几个方超过人类。在感知层面,计算机在语音识别、图像 面。其目标是通过模仿人脑使机器能够像人一样认识别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让计算机真正能 [收稿日期]2020-07-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 径与机制研究”(BMA180042) [作者简介]安富海(1981一),男,甘肃庆阳人,教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研 (c)1994-202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2020年9月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Sep.2020 第57卷第5期 Journalof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 Vol.57No.5 [收稿日期]2020-07-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 径与机制研究”(BMA180042) [作者简介]安富海 (1981—),男,甘肃庆阳人,教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 论、教 师 教 育 研 究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论研究:聚焦深度学习 安富海 (杭州师范大学 教师发展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1121)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数字化学习存在的弊端以及当前浅层学习暴露出的问题,急 需 教 学 论 研究聚焦深度学习,促进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化,实现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每一种学习形态都有其特定的发生机 制,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要突破强调重要性和论述基本特征的局限,从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环境等 方面厘清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引导教师科学调适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论研究;深度学习;发生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20)05-0119-08 [DOI]10.16783/j.cnki.nwnus.2020.05.013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识别、机 器学习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疾步进入智 能化阶段,并开始以其强大的智能优势介入人类生 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 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在社会需求与国家政策的双重 驱动下,人类社会也逐渐迈向人工智能时代。教学 论作为一门以动态的教学整体为研究对象,探索教 学一般规律的学 科,[1] (P26)其研究理应体现时 代要求、回应时代问题。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时代 对教与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 与学面临的重要话题。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论研究 应该聚焦深度学习。 一、人工智能的内涵及时代特征 (一)人工智能的内涵及类型 人工智能是一个研究和开发模拟、延伸和扩展 人的智能的综合性领域,主要包括语言识别、图像 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和专家系统等几个方 面。其目标是通过模仿人脑使机器能够像人一样认 知、学习、思考和 工 作[2]。人 工 智 能 作 为 引 领 未 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 重要推动力。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人工智能进行不同的 分类。以智能化的强弱为标准,人工智能可以分为 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认为有可能 制造出有知觉的、有自我意识的,能推理和解决问 题的智能机器。强人工智能又可分为类人的人工智 能 (能像人一样思考和推理的人工智能)和非类人 的人工智能 (产生和人完全不一样的知觉和意识, 使用和人完全不一样的推理方式的人工智能)。弱 人工智能认为不可能研究和开发出像人一样推理和 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当然更不会有自主意识和反 思能力。以智能化层次为标准,人工智能可以分为 计算智能 (能存 会 算)、感 知 智 能 (能 听 会 说,能 看会认)和认知智能 (能 理 解 会 思 考)三 个 层 次。 在计算层面,计算机在存储、记忆等方面已经远远 超过人类。在感知层面,计算机在语音识别、图像 识别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让计算机真正能 91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