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运用教材中的文体写作知识,对下面这份工作计划进行分析(20分) 8.提示:(1)分析应主要着眼于文章的般写法,要对文章的总体结构和各构成要素作简 要的说明、分析。 (2)既要注意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又要注意结合原文。 (3)分析要有条理。 XX市国税局2010年工作计划 2009年我市国税局工作进展的十分顺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继续坚持下去,做 好我们的财税工作。国税局税款直接上缴国库,由国家财政部统一规划使用,即使是中央与地 方共享的税款也是由国税局征收先上缴国库后返还的。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工作的好坏和国 家的财政收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一定要将2010年的工作做到最好! 今年全市国税工作总体目标:宏观税负、商业税收及税负等税收指标与全市平均水平差距 进一步缩小;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税收执法更加规范,税收政策执行更加到位, 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水平不断提升,税收服务更加优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干部的综合素质和 工作能力明显提升,平安和谐的税收工作环境逐步形成。 按照这个目标,2010年我局工作的基本计划是: 一、推进依法治税,规范税收执法 (一)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深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提高稽查质量和效率。不断加大 税务稽查工作力度,结合我局实际,全面开展税收专项检查,突出检查质量,整治税收环境。 2010年将重点对房地产行业、废旧物资回收及用废企业、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生产加工 企业、商业增值税及产品总经销总代理企业及机构、服装纺织制造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开展 检查,完善案件主办制,保证稽查责任落实到人。按季召开案例分析会,各检查小组将所查处 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偷漏税案件的新动向和趋势,查找管理漏洞,以查促管。加强税收 专项检查。 (二)落实和加强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我市《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针对 性地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对民政福利、资源综合利用等减免退税企业、商贸企业、废旧物 资、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等管征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监督。对发现的问题着力整改,跟踪落实。加 大对稽查案件的抽查、复查力度。 二、科学组织税收收入,提升税收收入质量,确保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一)加强免抵退税管理。按计划进度完成免抵调库和退税指标。 (二)继续完善计划管理体系,加强重点指标考核。及时将今年税收收人任务,在考虑税源 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抓好分配落实工作。定期对税收收人增幅、宏观税负、弹性系数、商业增值 1544四、运用教材中的文体写作知识,对节面这份工作计划进行分析 0分} 8. .(1 )分析应主要着眼于文章的.- -般写法,要对文章的总体结构和各构成要素作简 要的说明、分析。 (2) 既要 (3) 析要有 xx 工作 2009 年我市 分顺 我 们 继 续 好我们的财税工作。国税局税款直接上缴国库,由国家财政部统一规划使用,即使是中央与地 方共享的税款也是由国税局征收先上缴国库后返还的。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工作的好坏和国 家的财政收入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一定要将 0年的工作做到最好! 今年全市国税工作总体目标:宏观税负、商业税收及税负等税收指标与全市平均水平差距 进一步缩小;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税收执法更加规范,税收政策执行更加到位, 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水平不断提升,税收服务更加优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干部的综合素质和 工作能力明显提升,平安和谐的税收工作环境逐步形成。 按照这个目标, 2 0 0年我局工作的基本计划是: 一、推进依法治税,规范税收执法 (一)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深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提高稽查质量和效率。不断加大 税务槽查工作力度,结合我局实际,全面开展税收专项检查.突出检查质量,整治税收环境。 2010 重点 地产行业 物 资 收及 企业 为 主 的 生 企业、商业增值税及产品总经销总代理企业及机构、服装纺织制造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开展 检查 J完善案件主办制,保证稽查责任落实到人。按季召开案例分析会,各检查小组将所查处 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偷漏税案件的革开动向和趋势,查找管理漏洞,以查促管。加强税收 专项检查。 (二)落实和加强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我市《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扎针对 性地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对民政福利、资源综合利用等减免退税企业、商贸企业、废旧物 资、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等管征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监督。对发现的问题着力整改,跟踪落实。加 大对稽查案件的抽查、复查力度。 二、科学组织税收收入,提升税收收入质量,确保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一〉加强免抵退税管理。按计划进度完成免抵调库和退税指标。 (二)继续完善计划管理体系,加强重点指标考核。及时将今年税收收入任务,在考虑税源 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抓好分配落实工作。定期对税收收入增幅、宏观税负、弹性系数、商业增值 154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