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考试周刊2013年第6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 枝头花更美 景 中词更鲜 一以语篇为载体,提升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王金娣 (绍兴一中分校,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我们要表达的 著名语言学家D.A Wilkins曾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思想概念的载体。词汇直接影响并制约学生英语听、说、读、写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能力的发展。高中英语课程词汇量加大,词汇成了学生学习英 课标中明确要求普通高中毕业达到的八级词汇目标为:(1)运 语的最大障碍。本文指在分析词汇教学中的误区,提出充分利 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2)运用词汇描 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以语篇为载体将词汇教学和阅读有机 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3)学会使用 结合,切实降低学生词汇学习难度,提高河汇教学的有效性。 3000个单词和400一5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由此可见高 关键词:语篇词汇有效性 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词汇量和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密切相关。要达 一、引言 到新课标的要求本来就非易事,2011年对高考词汇量要求比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英国 去年增加了100个单词,使英语词汇教学的难度更大了,这些 换使用的情形,柏畸(2007)指出,在表达思考活动(「考之 即中上级日语学习者在误用类型【,Ⅲ,V上的误用非常显著 石)、调查.研究.教育活动(「調ベ石)、认知活动(「知石)、 在误用类型Ⅱ和误用类型V上的误用率都很低,受汉语译文 感情·感觉(「心配寸弓J)等动词中,不仅可以使用复合助词 “对“和“…来说”的有无的影响很大,另一个是不同的误用特 「仁)工」,还可以使用格助词「交J。 点,即中上级日语学习者在误用类型Ⅱ和误用类型V上的误用 山下等(1994)指出,像(16)这样的格助词「交」和复合助 率都很低,但是比起上级学习者,中级学习者的误用率较高。 词「仁对L℃」可以互换使用的例句,在就汉语介词“对”和日 此外,从语言间的要因和语言内的要因两个视角考查了 语复合助词「仁对L℃」进行调查的时候,确实存在。 中上级日语学习者在误用类型【、Ⅲ,Ⅳ上的误用非常显著的 横田(2007)认为,在「X仁对LTY」J中,在X表达态度·感 原因和受汉语译文“对”和“.…来说”的有无的影响很大的原 情的对象的情况下,复合助词「仁O(」和「仁对L℃」意思 因。除了先行研究中指出的母语迁移之外,其实还存在母语迁 相同,可以互换使用。上面的(17)就是如此。 移以外的要素,像中日翻译习惯上的影响、“中日二语言的二 综上可知,日语格助词「花」和复合助词「仁O℃」.「仁 重关系“等。今后,还将通过纵向调查的方式进一步探讨中国 对L℃」三者之间存在可以互换使用的情形。本文把这种可以 日语学习者的误用特点和误用原因。 互换使用的情形称之为“语言内的置换关系”。 其实,不光有“语言内的置换关系”,上述三者与汉语介词“对” 注释: 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本文把这种关系称之为“语言间的 ①中上级的划分主要是以取得国际日语能力考试的资格 对应关系”。那么,这种“语言间的对应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证书为准。通过二级考试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为中级,通过一级 马(2003)曾对汉语介词“对”与日语复合助词「仁对LT」 考试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为上级。 之间的对应关系做过详细的论述。马(2003)认为,虽然汉语介 ②指的是除了复合助词「仁对LT」误用以外的其他所有 词“对"的功能范围比日语复合助词「仁对L文J的功能范围更 误用,比如像「花→仁」和「OT→仁上T」等的误用。 广,但是汉语介词“对”和日语复合助词「仁对L(」之间还是 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从上述例句(15)和(15)',(16)和(16)',(17)和(17)'中可 [1][日]金仙姬.現代日本語仁书计石「仁2TJ「仁阅 以看出,汉语介词“对”与日与格助词「查」、复合助词「仁2 L℃「仁对L℃J用法上)差異仁2T-質,1990. 工」「仁对L℃」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换句话说,在某些情况 [2]間紙調查花中心仁一[J].国語学研究(30).束北大学 下,日语的格助词交」、复合助词「仁O℃「仁对L℃」在翻 P:49-56. 译成汉语的时候是可以译为“对”的。 [3][日]張麟声.日本語教育)妙)誤用分析一中国語 正是上述“二重关系”的存在才使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出现 話者の母語干涉20例一[M].大刂一工一ネy卜7一夕,2001. 汉语译文“对“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误用现象。具体说来,格助 [4][日]小野純-「仁℃「仁上℃「仁对L℃Jの 词「花」和复合助词「仁O:℃「仁对L℃这三者在日语语言 指尊一中国語上)比较交通L℃一[J].中京国文学(24).中京 内可以互换使用,而且与汉语介词“对“存在对应关系。中国日 大学国文学会,2005:1-10. 语学习者正是受到这种“二重关系”的影响,从而忽略了他们 [5][日]横田滓子.「仁对L℃J)意味上用法[J].来京外 之间不可互换的情形(像(11)和(13),出现了误用。 国語大学留学生日本語教有七夕一論集(32).束京外国語 在共同误用特点③中,还有一点就是汉语译文“对…来说” 大学,2006:19-31. 中“…来说“的有无对日语学习者误用的影响很大。关于这一点 [6][日]来京外国語大学留学生日本語教有七夕一·夕 的原因主要是基于汉语的“对…来说”、“对”与日语的「仁上了℃」、 儿一7 KANAME编著代表铃木智美.2007.複合助詞二机℃ 「仁对L℃之间的对应关系。关于这种对应关系请参照321。 D石[M].少)北卷房. 5.结语 [7][日]沈卫杰.中国語話者)作文仁出现L大「仁对L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明确了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复合 ℃J)誤用分析[J].一椅大学留学生七夕一纪要(12).一橋 ?199村c区r上仑深用特点ga个是恭同的误用特点mgHo太学,2p9:4m37 eserved.htp:/小www.cnki.net 85周刊 2013年第6期 换 使 用 的 情 形 ,柏 崎 (2007)指 出 ,在 表 达 思 考 活 动 (「考 え る 」)、调查·研究·教育活动(「調べる 」)、认知活动(「知る 」)、 感 情·感 觉(「心 配する 」)等 动 词 中,不仅可以使用复合助词 「について」,还可以使用格助词「を」。 山下等(1994)指出,像(16)这样的格助词「を 」和复 合 助 词「に対して 」可以互换使用的例句,在就汉语介词“对”和日 语复合助词「に対して」进行调查的时候,确实存在。 横田(2007)认为,在「Xに対してY」中,在X表达态度·感 情的对象的情况下,复合助词「について 」和「に対して 」意思 相同,可以互换使用。 上面的(17)就是如此。 综上可知,日语格助词「を 」和复合助词「について 」、「に 対して」三者之间存在可以互换使用的情形。 本文把这种可以 互换使用的情形称之为“语言内的置换关系”。 其实,不光有“语言内的置换关系”,上述三者与汉语介词“对” 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本文把这种关系称之为“语言间的 对应关系”。 那么,这种“语言间的对应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马(2003)曾对汉语介词“对”与日语复合助词「に対して」 之间的对应关系做过详细的论述。 马(2003)认为,虽然汉语介 词“对”的功能范围比日语复合助词「に対して」的功能范围更 广,但是汉语介词“对”和日语复合助词「に対して 」之间还是 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从上述例句(15)和(15)′,(16)和(16)′,(17)和(17)′中可 以看出,汉语介词“对”与日与格助词「を 」、复合助词「につい て」「に対して」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 换句话说,在某些情况 下,日语的格助词「を」、复合助词「について」「に対して」在翻 译成汉语的时候是可以译为“对”的。 正是上述“二重关系”的存在才使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出现 汉语译文“对”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误用现象。 具体说来,格助 词「を」和复合助词「について」「に対して」这三者在日语语言 内可以互换使用,而且与汉语介词“对”存在对应关系。 中国日 语学习者正是受到这种“二重关系”的影响,从而忽略了他们 之间不可互换的情形(像(11)和(13)),出现了误用。 在共同误用特点③中,还有一点就是汉语译文“对……来说” 中“……来说”的有无对日语学习者误用的影响很大。 关于这一点 的原因主要是基于汉语的“对…来说”、“对”与日语的「にとって」、 「に対して」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于这种对应关系请参照3.2.1。 5.结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明确了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复合 助词「に対して」上的两个误用特点。 一个是共同的误用特点, 即中上级日语学习者在误用类型Ⅰ、Ⅲ、Ⅳ上的误用非常显著, 在误用类型Ⅱ和误用类型Ⅴ上的误用率都很低, 受汉语译文 “对”和“……来说”的有无的影响很大,另一个是不同的误用特 点,即中上级日语学习者在误用类型Ⅱ和误用类型Ⅴ上的误用 率都很低,但是比起上级学习者,中级学习者的误用率较高。 此外, 从语言间的要因和语言内的要因两个视角考查了 中上级日语学习者在误用类型Ⅰ、Ⅲ、Ⅳ上的误用非常显著的 原因和受汉语译文“对”和“……来说”的有无的影响很大的原 因。 除了先行研究中指出的母语迁移之外,其实还存在母语迁 移以外的要素, 像中日翻译习惯上的影响、“中日二语言的二 重关系”等。 今后,还将通过纵向调查的方式进一步探讨中国 日语学习者的误用特点和误用原因。 注释: ①中上级的划分主要是以取得国际日语能力考试的资格 证书为准。 通过二级考试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为中级,通过一级 考试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为上级。 ②指的是除了复合助词「に対して」误用以外的其他所有 误用,比如像「を→に」和「について→にとって」等的误用。 参考文献: [1][日]金仙姫.現代日本 語における 「について 」「に関 して」「に対して」の用法上の差異について―質,1990. [2]問紙調査を中心に―[J].国語学研究(30).東北大学. p:49-56. [3][日]張麟声.日本語教育のための誤用分析―中国語 話者の母語干渉20例―[M].スリーエ ーネットワーク,2001. [4][日] 小野純一.「について」「にとって」「に対して」の 指導―中国語との比較を通してー[J].中京国文学(24).中京 大学国文学会,2005:1-10. [5][日]横田淳子.「に対して 」の意味と用 法[J].東 京 外 国語大学留学生日本語教育センター 論 集(32).東 京 外 国 語 大学,2006:19-31. [6][日]東京外国語大学留学生日本語教育センター·グ ループKANAME編著 代表 鈴木智美.2007.複合助詞がこれで わかる[M].ひつじ書房. [7][日]沈卫杰.中 国 語 話 者の作 文に出 現した 「に対し て 」の誤用分析[J].一橋大学留学生センター 紀 要(12).一 橋 大学,2009:41-57. 摘 要: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我们要表达的 思想概念的载体。 词汇直接影响并制约学生英语听、说、读、写 能力的发展。 高中英语课程词汇量加大,词汇成了学生学习英 语的最大障碍。 本文指在分析词汇教学中的误区,提出充分利 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以语篇为载体将词汇教学和阅读有机 结合,切实降低学生词汇学习难度,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语篇 词汇 有效性 一、引言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英国 著 名 语 言 学 家D.A Wilkins曾 说 : “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新 课标中明确要求普通高中毕业达到的八级词汇目标为:(1)运 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2)运用词汇描 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 说明概念等;(3) 学会使用 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由此可见高 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词汇量和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密切相关。 要达 到新课标的要求本来就非易事,2011年对高考词汇量要求比 去年增加了100个单词,使英语词汇教学的难度更大了,这些 (绍兴一中分校,浙江 绍兴 312000) 王金娣 ——以语篇为载体,提升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枝 头 花 更 美 景 中 词 更 鲜 ○ 外语教学与研究 85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